解放軍的縱隊是什麼編制,一個縱隊有多少人?

解放戰爭開始後,解放軍由抗日戰爭時期的小部隊運動戰和游擊戰轉向以縱隊作為基本戰役單位的大兵團作戰。那麼縱隊是什麼級別?不同時期的一個縱隊又有多少人呢?先來說一說縱隊的級別,縱隊相當於後來的軍,一般下轄2到4個師(旅),也有陳賡大將所屬中野四縱這樣的特殊縱隊,由於擔任總戰略預備隊任務而一度下轄5個旅,後來被改編成13和14兩個軍。由於處於戰爭時期,東北、華北、華東、中原、西北五大戰略區的編制難以統一,不同時期縱隊下轄的人數也各不相同,從七八千人到六七萬多人不等。

解放軍的縱隊是什麼編制,一個縱隊有多少人?

中野四縱首任司令陳賡大將

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共有野戰軍61萬人(計有22個縱隊及相當於縱隊之師、94個旅及相當於旅之師),平均每個縱隊一萬人露頭。開始階段,一個縱隊一般轄2到3個旅(師),以2個旅的居多,不過8000人。如晉綏軍區才不過7個旅編成三個縱隊2萬多人,像黃克誠大將率領的新四軍三師(東野2縱,後來的39軍)進軍東北時,擁有3旅9團3萬之眾的部隊是很少見的。

解放軍的縱隊是什麼編制,一個縱隊有多少人?

黃克誠大將

解放戰爭中期,各戰略區的縱隊人數差距進一步拉大。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前,每個主力縱隊人數接近3萬人,至於九縱(後來的空降15軍)這樣的地方部隊整編成的部隊,人數不過1萬兩三千人。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後,主力部隊損失極大,加之部分部隊地方化,主力縱隊大概只有3旅6團,平均不到1.5萬人。東北野戰軍的縱隊編制人數最多,人數都在3萬人以上,最艱難的3、4縱人數也超過2萬。西北野戰軍的作戰環境最為艱苦,縱隊編制也最小,每個縱隊仍然只有七八千人。

解放軍的縱隊是什麼編制,一個縱隊有多少人?

亮劍劇照

大決戰時期,各戰略區的縱隊人數相差更是懸殊。東野作為全軍最強大的野戰軍下轄12個縱隊,每個縱隊平均在5萬人左右,一般轄3師9團外加1炮團。東野入關前,將所轄的十幾個野戰獨立師的分編入各縱隊,一個主力縱隊轄4師12團,人數更是達到龐大的六七萬人,和西北野戰軍一個兵團人數差不多。華野主力縱隊參差不齊,9縱最多大概3.1萬多一些,其它主力縱隊多在2.3萬到2.8萬之間,大決戰後達到45000人。劉鄧的中野還是比較艱難,主力的1、2、3、6縱仍然沒有恢復實力,平均也就1.5萬,直到淮海戰役結束後得到補充,恢復三師九團制,才達到3萬多人。華北軍區部隊的縱隊編制和中野差不多。西北野戰軍下轄8個縱隊和2個騎兵旅,才15.5萬人,每個縱隊不到2萬人。之後,全軍各野戰軍分別整編一二三四和華北野戰軍,全軍的縱隊整編成軍,縱隊退出瞭解放軍的編制。

解放軍的縱隊是什麼編制,一個縱隊有多少人?

三野縱隊編制

可見,不同時期、不同戰略區由於發展的差異,縱隊的人數相差懸殊。東北野戰軍的縱隊編制人數一直最多,華東野戰軍次之,劉鄧大軍和聶榮臻的華北軍區差不多,西北野戰軍一直人數最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