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清白」惠子孫

為官從政者,應當為子孫留下什麼?是鉅額財富,還是清白美名;是讓子孫坐享其成,還是靠自己立身成業,這不僅考驗著為人父母者的品性、素養和修為,更映照做人做官的智慧、遠見與自省。

南北朝時期,梁朝人徐勉官至尚書僕射,位高權重,但他不營私產,家無積蓄,將俸祿分贍親族之窮乏者,門人故舊見他如此好義,紛紛規勸他置業,以傳子孫,可徐勉回答說:“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以清白。子孫才也,則自致輜軿;如其不才,終為他有。”

隋朝名臣房彥謙為官清廉,所得俸祿大多賙濟了親友,以至於史書載其“家無餘財”。他告誡兒子房玄齡:“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正是在其言傳身教影響之下,兒孫們最終也都能以清白傳承家風。

徐勉、房彥謙等古代賢臣,能遺“清白”給子孫,以身示誡,立之以規,讓其子孫同具清廉之德,如此精神之傳承才最寶貴,也最久遠。相反,如果依靠放縱物慾、貪婪聚斂來獲得繁華興盛,往往有如曇花一現,最終帶給子孫的也只會是痛苦、悔恨與衰敗。西漢重臣霍光,因縱容家族奢侈不遜之風,而導致後來門庭破落、宗族夷滅的悲慘下場。北宋寇準兩度為相,家資鉅富,但生性豪奢,經常通宵歌舞筵宴,連馬棚、廁所也都點著昂貴的燈燭。在其死後,子孫效仿他的做法豪奢依舊,很快便陷入貧困。

眾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深知“留財富不如留清白”的道理,始終踐行傳承清廉的家風。陳雲經常教育子女要做普通人,不能以高幹子弟自居。陳雲的夫人說:“我們家的家風有一個特點,就是以普通勞動者自居,以普通的機關幹部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我們的兒女、孫子輩,在學校裡別人看不出他們是幹部子弟,他們比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還要樸素。”被人們稱為“布衣將軍”的潘振武,一生把方誌敏的《清貧》作為座右銘告誡自己、教育後人,對女兒們的要求十分嚴格。將軍去世後,他的夫人寫下:“常德振武,孝義光晉,育九女,教九婿,平生無憾事。慰英靈,清白家風人稱頌,載譽生前身後名。”

道理並不難理解,然而在現實中仍有少數黨員幹部為子女而汲汲於財富的追逐。無論是利用職權直接貪汙受賄攫取大量財產,還是利用影響力間接為子女經商辦企業牽線搭橋斂財,其結果都是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子女。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縱容女兒在房地產開發商趙某的公司長年“吃空餉”,並多次打招呼、拉關係、鋪路子,幫助女婿承攬工程牟利。東窗事發之後,王敏懺悔“是我把他們引向了錯誤的道路,這不是愛而是害……我作為家庭主心骨,這個上樑沒有擺正。”無獨有偶,重慶能源投資集團原董事長侯行知和兒子侯彧也是一對“受賄父子兵”。在雙雙被查後,侯行知坦言,原本想給兒子鋪一條“陽光大道”,沒想到卻把他送進監獄。

殷鑑不遠,務必警醒。“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的這番話在今天看來仍不過時,值得廣大黨員幹部深思!(餘足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