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最容易犯的三個致命錯誤

01

總是不肯承認錯誤

犯錯需要付出代價,能承認錯誤並且承擔錯誤的後果,需要理性和智慧,這也是優秀的領導必備的素質。

然而現實中,大多見的都是“老闆生病,員工吃藥”。有些領導因為太過愛面子,不肯承認自己的缺點,出了問題總是從員工身上找原因。這既不利於激發團隊的士氣,也加大了決策失誤的幾率。

作為領導者,如果自己不正視自己的問題的話,將不會有下屬指出他的不足,這樣他將失去改進的機會,也容易影響團隊的氛圍,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領導是什麼狀態,員工就會是什麼狀態。

劉備曾向諸葛亮請教如何領導下屬。諸葛亮羽扇一搖,輕鬆地說:容易!我跟你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丞相夫人非常重視兒子的教育,她每天都不辭勞苦地叮囑兒子要努力讀書,出人頭地。

然而丞相則每天早上天未亮就出門上朝,晚上辦完公事回家便鑽進書房看書至夜深。

夫人不滿地問丞相,你怎麼只顧你的公事和看書呢?也不知道教教自己的兒子!

哪知丞相不緊不慢地說,我時刻都在教育兒子啊!言傳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

劉備恍然大悟,原來領導的榜樣作用是這麼有效,管束好自己,才能管束好下屬!

上行下效,領導者做到以身作則,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十分重要。

02

在該決定時總是猶豫

很多人認為,領導做決定時衝動莽撞,不顧後果是很嚴重的錯誤,但其實,如果遇到了一個在該決定時猶豫,該行動時拖拖拉拉的草包領導,也是很要命。

一個朋友曾向我抱怨自己的領導:每次需要領導做決策的時候,他多半會裝聾扮傻,一推二讓,管它是什麼事,總之不要讓他承擔責任就行了。

領導魄力,指的是領導者能夠有處理問題的睿智和決策的果敢,是領導才能的體現。如果一個領導沒有魄力,猶猶豫豫,將會錯過好的機會,又何談成功

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中,搖擺不定的人總是容易被堅定果敢的人擠到一邊。到頭來,整個團隊都失去了地位和話事權,既然不肯衝鋒陷陣,那團隊就只能幹些粗活雜務,撿別的團隊剩下的邊角料。“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於是,底下的員工紛紛心灰意冷,離他而去。

用哲學家懷特黑德的話說就是:“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03

總是控制不住情緒

一個人如果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任由負面情緒肆意灑潑,他在生活中和職場上的表現往往也是一團糟。尤其是在職場上,如果領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說明他也沒有能力控制自己和管好下屬。

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裡,作為一個部門的主管的陳可好不容易約了一位重要客戶,卻因為自己臨時的私事,不斷催促堵車的客戶。

等到客戶終於趕到了,她卻對客戶擺出一副臭臉,趾高氣揚地對客戶發脾氣:“對不起,你遲到了,我等了你兩個小時,我現在有事要走了,你和我的助理談吧!”

客戶見狀立刻也拉下臉來,不用多想,陳可因為自己的公私不分和情緒失控失去了這個客戶,同時也損失了上千萬的生意。就因為自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在職場上栽了一個大跟頭,實在不值。

具體到日常工作中,有不少管理者總是肆意撒潑自己的情緒。當他工作不順心時,他在會議上破口大罵;跟客戶合作談的不順暢,他當場翻臉;員工工作效率低,他在群裡人身攻擊員工;你跟他請示工作時,他也把氣撒在你身上。有時候他是因為你工作差強人意對你開火,有時候他是因為心情不爽......

總而言之,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是低水平的最直接的體現。水平越低的領導,脾氣越大。

羅伯·懷特也曾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去努力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高水平的領導者,他們不會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他們喜怒不形於色,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