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微信公众号山东头条news

由中新社山东分社主办。解读焦点事件,反映深度民意。

微山湖边的滕州市,以前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注意。尽管每年多次隔着高铁的双层玻璃窗擦身而过,可是高铁站的那个平常的名字,无法勾起我太多的遐想,也无法想象它曾承载着厚重的千年历史。

一个偶然的机缘,结识了两位滕州名人:一位是人称“白眉学者”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王学典教授;另一位是航拍中国三十年的著名摄影家、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前任主席侯贺良大师。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王学典教授 秋歌 摄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航拍中国三十年的著名摄影家、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前任主席侯贺良大师。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两位名人中的一位,享誉中外的史学家王学典教授,在课堂和国际学术交流中,至今顽固地讲一口滕州话,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在今年春三月,他光荣当选全国政协常委,跻身大会主席台总书记身后第三排的头一个位置,面对全球媒体,他那滕州腔调依然洪亮。

我对滕州开始肃然起敬,是从2014年到台儿庄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的。

关于一九三八年三月那一场攸关台儿庄中日大战胜负的关键阻击战,滕县保卫战的图片展览和解说词,令我热血沸腾,泪流满面。中国抗日军队的一个川军师长,屹立腾县城头,用手将流出肚皮的肠子塞回去,端起机枪,在川军兄弟的血泊和尸体上,面对日军怒射,一直战到弹尽粮绝,壮烈牺牲。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国军队第一二二、第一二四、第一二七师三个师和第三六四旅旅部的万名将士,战到最后只剩17人……滕州古城,永远记住了一万将士和这个英雄将军:王铭章师长。

川军誓死保卫腾县,与当地军民鱼水情深,时过70余载,枣庄一带百姓至今每每说起这场壮烈的战斗,都饱含深情。令我感动的是,此次采访之后,我真正理解了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种当地习俗:齐鲁大地千万百姓并不喜好吃辣,可偏偏枣庄人爱吃辣子,枣庄的辣子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舌尖遗产。原来,当地人是用这种深情的方式祭奠为国捐躯的川军兄弟!

踏访滕州古县,微山湖畔,我感受到的另一种冲击,是其身后的历史积淀。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战国漫长岁月,先后存在过好几个诸侯国,在历史上最著名的要数小邾国、薛国和滕国。

小邾国这个名字,我是偶然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才听说的。2015年由孟子故里邹城市(古代邹国的故地)举办的一场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上,来自高考状元之乡湖北黄冈中学的一位校长,操着众人几乎无法听懂的黄冈地方口音,非常自豪地问大家:你们知道么,黄冈中学高考升学率为什么那么高?不是因为有多用功,而是来自孔孟圣地小邾国后裔的血统。他说,考古发现证明,当今的湖北黄冈一带居民,其先祖正是逃离战乱南迁长江南岸的小邾国后裔。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2015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孟子故里邹城市举办,海内外数十座历史文化名城代表与会。黄冈中学校长在发言中证实,教育发达的湖北黄冈与孔孟故里的小邾国有某种“血缘”关系。黄品璇 摄

滕州大地上出现过的古薛国,是一个在历史上非常辉煌的诸侯国。薛国的都城遗址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战国古城。据传薛侯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史学家说薛国真正始祖车正奚仲自夏朝已获封侯爵于此,历经夏、商、周三代1500多年,古薛国应该算得上这片土地上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了。

直到真正伫立于官桥镇薛国故城旁边,才意识到2000多年前那段流传千古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脚下。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东周末年战国时代,群雄并起,齐国薛侯孟尝君田文被誉为当时四大公子之首(另三位为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无忌)。孟尝君田文招贤纳士门客三千、善用鸡鸣狗盗达成大义之举的故事,就发生在笔者今天踏访的这片薛国故地山东滕州官桥镇。

需要说明的是,薛国前段由任姓家族统治,后段因被齐国兼并,改为齐王赐封的田氏后人。齐威王少子田婴被封于薛,谥靖郭君。田婴去世后,田文(号孟尝君)继封薛邑,孟尝君居薛后,发展商贾,重农桑,减赋税,使薛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书称,孟尝君招贤纳士数千人,诸侯国君主竞相求其辅佐,他曾先后被齐闵王,秦昭王和魏昭王封为相国。

不过,滕州历史上最辉煌的诸侯国,应该是滕国。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滕国故城 浪子 摄

自武王十四弟叔绣被武王封爵为伯,古滕国存在了也近700年,期间,滕国孕育了与孔孟齐名的墨子,还有被尊为工匠之圣的鲁班。

直到三千年后的今天,走在滕州大街小巷之间,还可时常见到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标语。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与孔孟齐名的墨子,生前著述不亚于孔孟,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些务实的论点,在今天学者看来,比提倡等级阶梯的孔孟儒家学说,更务实、和平、实用。当地近年来与山东大学联合组织了墨子研究会,研究墨子思想遗产取得了很多成果。笔者在前文中提到的王学典教授,眼下就担任研究会的副会长。

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由港星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墨攻》,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墨子运用科技手段帮助诸侯国打仗,采用类似精密运算之类的方法,最终制敌于死。但墨子不讲究等级内外区别的的兼爱观念,却被孟子强烈讽刺(见于《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下》)。尽管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曾经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墨子思想的光芒,一直不曾被孔孟遮挡。

说起科技才华,传说墨子的同时代老乡鲁班可谓滕州历史上一个不解之谜。鲁班的传说几乎囊括了中国民间关于科技发明的所有成果,鲁班锁,鲁班梯、鲁班井、鲁班车、鲁班炉、鲁班堤,连现代消防员高楼灭火的云梯,都来自于有凭有据的《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使用的木牛流马,也来自于鲁班的发明……尽管没有太多典籍记载,但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倾向于承认,历史上的确有个姓公输名班的山东人,是中国能工巧匠的最高成就和代言人。中科院的一个院士这样解释:鲁班和墨子,他们就像是一个村里长大的同窗好友,都是学工科的,都在搞发明,影响了中国三千年。

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乘火车经过兖州,接见当时的滕县县委书记王吉德,主席问王吉德:“孟子在滕小国的古迹还有没有?”“滕文公请孟子讲学,孟子馆于上宫嘛,上宫还有没有?”滕文公与孟子靠什么力量,令人民领袖如此牵肠挂肚?

在传统价值回归、儒学逐渐重回当代人视野的当今,笔者通过此次采访了解到,滕国之于孔孟思想,几可媲美延安之于共产主义理想对中国的意义。炎炎夏日,冒着40度的高温,笔者到滕州采访,顺带踏访了滕国古城文公台。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滕文公楼 浪子 摄

借助文公台管理员何锡涛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笔者在文公台的每一级台阶、每一座石碑,都感受到滕州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上无法替代的重量感。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文公台管理员何锡涛老师绘声绘色讲解 浪子 摄

是滕文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给了孔孟思想付诸实践并变成治国理政方针的机会。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滕文公,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可能在漫长的历史上,甚至可能直到今天,依然还停留在空想理论层面。没有滕文公的“善国实践”,随后2000多年的历代统治者可能根本没有理由相信可以尊孔尚儒,更别提独尊儒术了。

走过中国很多圣贤故里和名胜古迹,但很少遇到凝聚着如此厚重历史的遗迹。

雕栏玉砌已不在,岂止朱颜改!

缅怀过去,更需珍惜当下,借乡村采访机会,踏访小邾国、薛国和古滕国故地,笔者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贤后人奋发图强,在建设美丽新农村同时,重温孔孟和谐、善政、爱民思想,尊崇班墨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今的滕州,已经成为中国百强县市和鲁南强市,令人不禁心生崇高敬意。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滕州风光 浪子 摄

编排:赵晓

追寻圣贤访滕州,文公班墨今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