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山東GDP「中考成績單」新鮮出爐,你的家鄉排第幾請看這裡

上半年山东GDP“中考成绩单”新鲜出炉,你的家乡排第几请看这里

下半年開啟月餘,山東各市上半年經濟大考“成績單”也塵埃落定。相關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上半年山東17城市生產總值(GDP)顯示,在17市中,有7市廣義增速高於全省水平。具體來看,青島以5985.43億元穩坐“頭把交椅”,煙臺、濟南兩市上半年GDP差距進一步縮至歷史最小差值,分列二三位。此外,濰坊上半年經濟總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菏澤GDP廣義增速衝至全省第一……

上半年山东GDP“中考成绩单”新鲜出炉,你的家乡排第几请看这里

伏天酷暑,不妨飲下這杯清涼,縱觀供給側改革主線下、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山東17城市經濟發展脈絡。

17市增速跑贏“省均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山東實現生產總值39658.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6%。山東財經報道統計發現,從廣義增速來看,山東7城市跑贏全省6.6%的水平。

上半年山东GDP“中考成绩单”新鲜出炉,你的家乡排第几请看这里

這7個城市按增速高低依次是菏澤(8.56%)、日照(7.94%)、青島(7.6%)、濟南(7.25%)、威海(7.25%)、臨沂(7.13%)、德州(6.9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菏澤GDP增速超過日照,位居省內第一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菏澤實現1541.55億元的經濟總量,增速達8.56%。在2017年中及年末全省增速都曾第一的日照市,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92.25億元,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若比較2017年高於全省GDP增速的8個城市(青島、濟南、臨沂、威海、聊城、菏澤、日照、萊蕪),今年上半年,聊城和萊蕪2市退出“跑贏軍團”,GDP增速分別為6.08%、6.19%。相比之下,德州憑藉6.99%的強勁增速“晉級”,超出全省0.39個百分點。

山東財經報道梳理發現,除聊城和萊蕪外,GDP增速超過5%,低於全省6.6%的還有煙臺(6.56%)、東營(6.05%)、泰安(6.02%)、濰坊(5.95%)、淄博(5.11%)。

GDP增速低於5%的則有3個城市,分別為濟寧市(4.95%)、棗莊市(4.37)和濱州(0.29%)。

2濰坊、東營、日照實現總量“進階”

山東財經報道注意到,縱觀今年上半年成績單中,省內不少城市亮點頻現。

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各市同期經濟總量相比,今年省內有3個城市實現千億級的“進階”。

數據顯示,

濰坊上半年經濟總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3186.75億元;

東營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關口,實現2080.06億元;

日照GDP總值也突破千億,達1092.25億元。

從排名來看,今年上半年排名與2017年全年排名無異。不過,從季度環比以及與2017年同期比較來看,有兩組城市正在焦灼“暗戰”

首先來看煙臺和濟南。雖然今年上半年以及去年全年GDP省內排名前三的依舊是青、煙、濟,但煙臺濟南差距正在急劇縮小,差值僅為13億元,要知道今年一季度二者還差距45億元。

季度差額說明,濟南第二季度經濟總量(2043億元)要比煙臺(2011億元)略高30多億元。可見,濟南正在發力,且第二單季度已實現反超。

再看另一組城市聊城和德州。去年同期數據顯示,聊城2017年上半年實現1558.74億元,位居全省11位,高於德州近47億元。

今年上半年,德州以高出全省0.39個百分點的增速實現全市1684.37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在全省排名11。這是德州繼去年底反超後,再次力壓聊城。雖然兩者差距僅有8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增速放緩的聊城對此差距不應掉以輕心。

3新舊動能轉換成果漸顯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能保持地區生產總值較快增速的省內城市,無一不在狠抓新舊動能轉換。而增速放緩的地區則正在經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陣痛”。

德州為例,其趕超聊城的背後是新興產業的起飛“提速”。據德州市統計局副局長田希東介紹,上半年,德州傳統行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六大戰略新興產業平穩發展,盈利能力較為突出,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發展較快,利潤分別同期增長131.9%和23.2%,領跑六大戰略新興產業。

再看第一梯隊的

青島,新興服務業以及新技術正在支撐這座城市繼續大步朝前。

青島統計局介紹,上半年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1%,比第二產業高5.9個百分點,其中新興服務業發力明顯。其中,高技術服務業中的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1.4%,互聯網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0%,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0%。

新舊動能轉換方面,今年上半年青島低碳化、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快速發展,新技術促進新產品增加。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08.9%、生物基化學纖維增長69.9%,石墨烯等新材料快速增長。從新產業看,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73.5億元,增長9.5%。高技術產業增加值256.7億元,增長8.6%。

相比之下,棗莊、濱州等市則表現出增速乏力之勢。其中,濱州則是山東省內典型的去產能、調結構“重地”。

濱州市日前召開的2018年上半年濱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披露,1-6月,濱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5.9%,與全年增長6.5%的目標有較大差距;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預計實現利潤總額95.54億元,下降24.54%;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0.0%。

“工業生產下行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下滑。”據濱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月林通報,“但從運行趨勢看,回升勢頭較為明顯。”

由此可見,在經歷折彎斷臂的果敢轉身後,期待以濱州為代表的去產能城市奮起直追。(記者王雅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