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攝影師鏡頭下1985年的拉薩,西藏自治區的首府


拉薩,簡稱“拉”,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拉薩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攝影:馬克·呂布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拉薩境內蘊藏著豐富的各類資源,相對於全國和自治區其他地市,具有較明顯的資源優勢。攝影:馬克·呂布

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攝影:馬克·呂布

大約公元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經過多年的和戰,又集結成若干個部落聯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聯盟、阿里地區的象雄王國和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部落聯盟最為強大。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拉薩所在地則被人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攝影:馬克·呂布

約六世紀末七世紀韌,崛起于山南—帶的雅隆部落,勢力擴張到拉薩北部。松贊干布的父親囊日倫贊統治時,在娘、韋、嫩等家族的配合下,攻入赤邦松的堡寨,佔領了拉薩地區。此後不久,松贊干布繼位。松贊干布是西藏曆史上的著名人物,被稱作“驍勇多英略”,在拉薩城的歷史上亦很有地位。攝影:馬克·呂布


拉薩河是拉薩市的母親河,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裡彭措拉孔馬溝。流經那曲、當雄、林周、墨竹工卡、達孜、城關、堆龍德慶,至曲水縣,是雅魯藏布江中游一條較大的支流,全長495公里。海拔高度由源頭5500米到河口358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攝影:馬克·呂布

拉薩有許多古蹟遺址,布達拉宮、大昭寺和羅布林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旅遊景點有哲蚌寺、色拉寺、小昭寺、宗角祿康、藏王陵、楚布寺、拉薩清真寺、曲貢遺址、西藏博物館、藥王山、直貢噶舉派寺廟群等,主要商業區有八廓街、宇拓路步行街、拉薩百貨大樓等。周圍具有經濟價值和醫療作用的地熱溫泉遍地,堆龍德慶縣的曲桑溫泉、墨竹工卡縣的德中溫泉享譽整個藏區。攝影:馬克·呂布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達拉宮位於拉薩市的中心的紅山上,最高處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從山腳入口處到頂端,一共有900多級石階。布達拉宮由紅宮、白宮兩大部分組成,紅宮居中,白宮橫貫兩翼,紅白相間,群樓重疊,是集宮殿、城堡、陵塔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攝影:馬克·呂布


站在布達拉宮頂上俯瞰拉薩全城,整個拉薩市區到處是一片片掩映在綠樹中的新式樓房,唯八廓街一帶飄揚著經幡,盪漾著桑煙。在這裡,密佈著頗具民族風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著來自藏區各地的人們,他們中許多人仍然穿著本民族的傳統服裝,那彷彿從不離手的轉經筒和念珠顯然表明佛教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攝影:馬克·呂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