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風險持續暴露 多家農商行評級下調

信用风险持续暴露 多家农商行评级下调

中經金融:follow me!

7月底,又有兩家農商行評級及評級展望不樂觀。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1家銀行主體信用評級下調或評級展望調為負面,其中10家為農商行,分別是貴陽農商行、吉林蛟河農商行、山東廣饒農商行、山東五蓮農商行、山東鄒平農商行、山東威海農商行、貴州烏當農商行、景德鎮農商行、長春發展農商行以及山東壽光農商行。值得注意的是,僅今年7月,就有6家農商行主體評級下調或評級展望為負面。

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不良認定標準趨嚴、在信用環境偏緊的情況下,企業流動性風險產生連鎖反應導致銀行壞賬以及農商行“壘大戶”等歷史問題爆發,成為目前農商行資產質量下滑進而導致評級下降的原因。

記者多次致電山東壽光農商行,均無人接聽。長春發展農商行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近兩年由於宏觀經濟下行,尤其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本地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日益困難,該行支持的很多中小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現金流出現問題,導致貸款出現違約逾期,進而導致該行不良貸款率上升。

資產質量惡化

2018年7月,來自評級機構中誠信、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以及上海新世紀的報告顯示,主體信用評級下調或評級展望調為負面的銀行有6家,全部為農商行,分別為:山東威海農商行、山東鄒平農商行、貴州烏當農商行、景德鎮農商行、長春發展農商行以及山東壽光農商行。

截至目前,上述6家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以及評級展望分別為,山東壽光農商行的評級由AA-調整至A+,評級展望維持穩定;山東威海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整至A+,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山東鄒平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整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貴州烏當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由A+調整為A,評級展望為負面;而景德鎮農商行和長春發展農商行則均維持了AA-等級,但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根據聯合資信的解釋,其將商業銀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劃分為三等九級,符號表示為:AAA、AA、A、BBB、 BB、B、CCC、CC、C。除AAA級,CCC級(含)以下等級外,每一個信用等級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於本等級。

聯合資信分析師馬鳴嬌告訴記者:“因為企業有存續債項,我們每年都會對企業主體做一個跟蹤評級,評級是公開的,根據該行各方面的指標客觀地得出一個評級觀點,任何機構和個人都能看到。”

關於信用評級的影響,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表示,信用評級是一個市場公認的衡量企業的手段,是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重要通行證,另外,評級往往也是監管部門判斷企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記者梳理發現,這6家農商行評級變動主要是由於資產質量明顯下行,受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規模較大影響,盈利能力下降。同時,一些銀行產生了較大的貸款損失準備缺口,導致資本被大幅扣減,資本金承壓。

數據顯示,山東壽光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從2017年末的4.22%飆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7.94%。長春發展農商行近年來不良成“雙升”趨勢,2016年末、2017年末以及2018年3月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2.93億元、7.39億元以及7.61億元,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97%、4.23%以及4.30%。

由於不良的加速暴露,撥備覆蓋率也嚴重下滑,長春發展農商行的撥備覆蓋率已由2016年的301.5%下降到2018年3月末的146.98%;而2018年3月末,山東壽光農商行的撥備覆蓋率僅為53.99%。

根據今年2月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由150%調整為120%~150%,山東壽光農商行的指標嚴重低於監管要求,而長春發展農商行的指標仍在監管要求的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平均撥備覆蓋率為164.31%,截至2018年3月,我國商業銀行平均撥備覆蓋率為191.28%。

關於不良資產,長春發展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已經形成的不良貸款,我行正採取責任清收、訴訟清收、委託清收、債權轉讓、業務重組等各種措施清收化解,儘快實現不良規模和不良率的下降;對於新增貸款,將嚴把准入關和質量關,進一步加強貸後管理,發現風險苗頭及時防範化解。同時,提升信用風險防控水平,構建嚴密有效的風控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長春發展農商行的淨息差收窄明顯,業務規模大幅收縮,盈利能力下滑。2016年至2018年3月,長春發展農商行淨利潤分別為6.73億元、3.96億元以及0.82億元;2015年至2017年,該行的淨息差分別為4.08%、2.71%以及2.16%。與此同時,成本收入比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至2018年3月,分別為27.29%、31.65%、35.48%以及37.03%。

“2017年以來,我行應監管要求,大幅壓降了同業投資業務規模,收入水平相應下降,再加上利率市場化拉昇了存款成本等原因,導致了盈利能力下降。” 長春發展農商行相關負責人稱,“未來,我行將積極拓展中小企業信貸市場,通過做大做強中小企業信貸規模提升盈利水平,同時進一步創新拓展業務領域,大力營銷推廣個人金融業務和中間業務,以此拓展收入渠道,增加盈利來源。”

流動性承壓

除了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也是擺在商業銀行面前主要的風險。中小銀行特別是農商行在經歷同業、通道、非標等影子銀行業務擴張之後,不得不面對較大的流動性管理壓力。

中誠信評級報告顯示,2018 年以來長春發展農商行同業業務規模略有上升,截至2018年3月末,該行同業負債上升27.20%至60.47億元,同業資產下降2.78%至32.43 億元,同業債權/同業負債較年初下降12.75個百分點至53.63%,存在一定的短期流動性風險管控壓力。加之,該行非標投資期限較長且即時變現能力較弱,加大了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

對此,長春發展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該行不存在流動性風險。但今後會繼續加強對資金流動性的監測,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防控機制和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

同樣,山東鄒平農商行2015年至2017年流動性比例以及流動性覆蓋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流動性比例分別為88.95%、77.82%以及60.53%,而流動性覆蓋率分別為184.03%、163.66%以及157.25%。東方金誠認為該行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有所上升。

除此之外,中誠信認為,景德鎮農商行雖然存款穩定性較強,但同業業務存在一定的負缺口,資產負債期限存在錯配,短期流動性風險管控承壓。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和大型銀行相比,中小型銀行尤其是農商行和城商行的業務結構當中,同業業務等非核心負債業務以及表外業務佔比較高,對結構性存款、同業存單等主動負債的依賴程度較大,在這些業務受到監管規範的情況下,中小型銀行受影響更大。“在資金面整體偏緊的形勢下,同業負債規模擴張受到監管制約,銀行負債端資金緊張,需要一般存款與資產端對接,對一般存款爭奪激烈,而中小型商業銀行一般存款等核心負債基礎薄弱,在存款爭奪過程中也處於劣勢,所以總體來說資金緊張表現得更為明顯。” 趙亞蕊認為:“中小型銀行應當加強流動性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定期做好流動性壓力測試。同時,應當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提高一般性存款等核心負債佔比,降低資產負債期限錯配以及對同業融資的依賴。”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