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珍寶,但這不代表孩子可以肆意胡鬧、任性妄為,更不代表家長可以過度寵溺,任其“野蠻生長”。

我們始終堅信:理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有底線的父母才是優秀的父母。

這些日子以來,網上出現了很多駭人聽聞的消息——

小學生故意推到懷孕的嫂子,聲稱只是看看對方會不會流產,就像電視裡演的那樣……

“熊孩子”把鞭炮扔到路邊停放的麵包車裡,導致麵包車燒成灰燼……

雖然,孩子淘氣不聽話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的一些觸及底線的行為,我們絕不能容忍!沒有底線的教育,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孩子可能會成長為對社會有害,也對自己有害的“毒瘤”。無限包容孩子,不是愛孩子,而是親手把孩子推進深淵。

那麼,除了上面提到的這種直接傷害他人、造成危害的行為外,孩子還有哪些行為是觸及底線的呢?Professor歸納了3種值得大家注意的行為,咱們一起來看看。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習慣用武力解決問題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近幾年,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屢見不鮮,觸目驚心。

前幾天Professor在網頁上瀏覽,就看到了一個校園暴力的視頻。視頻裡,一群穿著青澀校服的男生圍毆一女生,女生趴在桌上,幾名男生對其頭部、身體拳打腳踹、用書本敲打併罵罵咧咧,旁邊還有女生說:“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Professor非常震驚,這個社會是怎麼了?是誰教會孩子用武力來解決問題的?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要搶,搶不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專家認為:孩子的暴力傾向在兒童期就有初步的顯現,一個小時候會推倒小朋友搶糖果吃的孩子,長大了自然也會和別人打架,去搶奪東西。

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時,必須要進行正確、及時的處理,才能避免孩子形成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思維。

一般而言,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必須要立即採取措施,首先要很嚴肅地讓孩子知道,用武力解決問題是一個很差勁的處理方式。

其次應當適當懲罰一下孩子,家長們要注意這裡的懲罰並不是虐待,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銘記他們犯的錯誤,讓他們知道下不為例。

可以考慮一下罰站悔過、抄寫課文、背誦詩歌等方式進行懲戒。家長們千萬要注意尺度!不然可能又會成為孩子暴力的模仿對象!

沒有物權概念,無意間成為小偷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孩子可以隨便拿東西嗎?小孩子隨便拿東西真的無所謂嗎?很多人覺得小孩子是最純粹、最乾淨的,根本不明白偷的含義,小孩子隨便拿東西更是一件小事,因為他們的本意是非惡的!

可是,家長們要明白啊,小時候偷針,長大了偷金。如果不嚴加管教,等孩子把隨便拿東西變成習慣,等他們翻過了那道年齡坎,等待這個孩子的很可能會是高牆裡的監獄。

因此,我們從小就要幫助孩子樹立好物權意識,要告訴孩子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比如孩子說:“爸爸,我想要那個姐姐的氣球,好好看啊。”

那麼,父母可以這樣回答:“你想要那個呀?那個是別人的東西,你不能去拿。如果你很想要,那就過去問問姐姐,如果她願意給你,你要謝謝姐姐;如果姐姐也很喜歡,你就不能強要,知道嗎?”

我們要告訴孩子,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要自己去爭取。同時讓孩子知道:沒有誰會無償給你東西,所以被拒絕了也很正常,被允許要知道感恩。無論拒絕或者允許,都需要道謝,這是對他人基本的尊重。

謊話連篇,撒謊成性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大家都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國王為了找一個接班人,給入選的每個人發一些種子,並宣佈: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誰就能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到了規定的日期,無數人捧著盛開的鮮花等待著國王的檢驗,只有一個年輕人端著空花盆無精打采的站在那裡。

國王把他叫到跟前,問他:”你為什麼端著一個空花盆呢?”年輕人難過的說出自己不管如何細心栽培,種子都不發芽的經過。

沒想到國王的臉上瞬間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並且高興地說:“孩子,我找的人就是你!”

“為什麼啊?”大家都不解地問國王。國王說:“因為我發下的種子全都是煮過的,根本就不能發芽開花。”

其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就是誠信的價值。在這個故事中,說謊,讓很多的人失去了國王的寶座。而誠實,卻給一個平凡的人帶來了幸福和財富。這就是二者的區別。

可是有的小孩子總是免不了喜歡撒謊。比如:Jerry媽媽經常抱怨:“我都愁死了,我家孩子老撒謊。讓他刷牙他說刷了,可他的牙膏用了一星期還是滿的;讓他洗手他說洗了,他一雙手永遠都是黏糊糊的;讓他收拾玩具,他說收拾好了,結果我在床底發現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玩具……”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個困擾,好好的孩子為什麼脫口而出的就是謊言呢?對待“撒謊成性”的孩子家長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研究發現:孩子撒謊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普遍行為,幾乎每個成年人小時候都有過撒謊經歷。

撒謊不等於壞孩子,一旦發現孩子撒謊,家長千萬不要暴跳如雷,硬逼著孩子坦白,更不要嚴厲批評或者懲罰,父母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看待。要正確看待孩子說謊的行為,不能因此羞辱孩子或給孩子貼“說謊的孩子”等負面標籤,讓孩子產生逆反或者自卑心理。

家長們發現孩子說謊以後,首先要明確地告訴孩子:撒謊是不道德的行為,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其次對於孩子說謊的行為,家長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孩子不同的性格,事件發生的不同原因,給予不同的處理方案。

比如,通過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來灌輸正確的思想給孩子,如《誠實的孩子》《狼來了》,讓孩子從中受到啟發,也可以舉一些優秀孩子的事例來教育孩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零容忍!孩子的這3種表現決不能姑息!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瑞思學科英語Professor說:

面對孩子的這些越線行為,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該出手時就出手,絕對做到零容忍。

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可塑性是極強的,這也決定了孩子容易走歪路、容易犯錯誤的特質,父母手裡應該有把尺子,幫助孩子做好標度,這樣孩子才能在人生路上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