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金融扶貧讓當地羣衆吃上政策「香餑餑」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枝支行黨建引領“金融+三變”扶貧側記

烏蒙新報訊(記者 胡興文 攝影報道)“現在,有了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收入翻幾番,腰包越來越鼓,太感謝政府了……”日前,家住六枝特區木崗鎮戛隴塘村五組村民何春德開心地說。

何春德還說,十年前,由於村裡沒有其他發展,自己家的15畝土地,均用於種植一些傳統的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一年下來,收入微薄,一家人生活拮据。“不忙的時候,就在木崗鎮的周邊做臨時工,還在家裡養豬羊牛,那時,再苦再累收入也很低下。”

然而,就在去年,何春德迎來了國家政策的“春風”一一中國人民銀行六枝支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枝支行等相關部門通過黨建+金融扶貧的優良政策,再通過“三變”的形式,將他的15畝土地進行入股,用來種植玫瑰花。

黨建+金融扶貧讓當地群眾吃上政策“香餑餑”

何春德正在玫瑰花基地鋤草。

何春德通過“三變”的形式,收入究竟如何?

對此,勤勞、機靈、聰明的何春德向記者算了一筆收入賬:他家的15畝土地肥沃,如果種植傳統的農作物,每畝只賺500至600元;如今,這15畝土地用來種植玫瑰花後,按照“三變”的有關政策,每畝每年能分紅800元,再加上玫瑰花基地還可以套種矮杆的大蒜、蔥、花生等農作物,一賬算下來,每年每畝土地的收入在4000元以上,再加上平時鋤草的錢,收入比以前翻了八、九番。

良好的政策,讓何春德吃上了“香餑餑”。“去年,我家的收入高達五萬元以上,還買了一頭大肥豬過年。如今,家裡的冰箱等家用電器樣樣俱全,日子越過越幸福,越來越紅火。”

像何春德這樣的故事,僅是木崗鎮戛隴塘村村民通過“三變”走上致富道路一個縮影。自去年以來,該村通過“三變”的形式,全村有480餘戶農戶入股,涉及土地2500畝。其中,該鎮的把仕等村涉及土地1000畝。

據悉,2017年以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枝支行以創建省級金融精準扶貧示範縣為契機,在六枝特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枝支行授信2450萬元農旅一體化“三變”扶貧貸款,用來支持木崗鎮戛隴塘等3個村種植玫瑰花3500畝,累計帶動貧困戶88戶,176人增收脫貧,成為六枝特區黨建+金融扶貧示範基地,同時又是集觀賞、銷售等為一體化的玫瑰種植示範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