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下跌,地塊流拍 房企爲何……頻頻減糧?

當前,全國土地市場分化嚴重,一線城市成交量進一步萎縮;二線城市呈現降溫趨勢;三線城市則量漲價跌。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2018 年 7 月 40 城土地市場報告》顯示: 7 月份,受監測的 40 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環比下跌,土地出讓均價連續四個月同比下跌。

地價下跌,地塊流拍 房企為何……頻頻減糧?

今年以來,土地成交溢價率保持低位,多項指標增幅有所收窄。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土地市場流拍消息也是在各地頻頻出現,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1~7 月,一線城市土地流標 13 宗;二線城市合計流標經營性土地 154 宗;三四線城市經營性土地合計流標達到了 629 宗。就連此前房企必爭之地的上海,也出現了土地流拍事件,讓人不得不自問,開發商為何 " 頻頻減糧 ",難道樓市下行要來麼?地價連續四個月下跌,下半年或將加速降溫當前,全國土地市場分化嚴重, 7 月份,受監測的 40 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環比下跌,土地出讓均價連續四個月同比下跌。

今年以來,土地成交溢價率保持低位,多項指標增幅有所收窄。從土地出讓面積來看,7 月份,易居方面監測的 40 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 3946.4 萬平方米,環比下跌 2.8%,同比增長 11.7%。40 城整體環比增幅由 6 月份的 44.4% 轉跌至 -2.8%。易居方面指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是,6 月份一二線城市環比跌幅較大,分別達到了 25.2% 和 11.6%。從土地出讓金收入來看,7 月份,40 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 2138.4 億元,環比上漲 19.3%,同比下跌 5%,土地出讓金連續 2 個月同比下跌。2018 年 1 月至 7 月,40 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累計收入 12591.3 億元,同比增長 10.5%。從價格來看,7 月份,40 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 4586 元 / 平方米,環比下跌 1.5%,同比下跌 13.5%。

地價下跌,地塊流拍 房企為何……頻頻減糧?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分析表示," 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在於,一是整個土地市場降溫明顯,甚至多個熱點城市出現土地流拍的現象;二是三線城市成交比重增加,成交結構的變化拉低了成交均價。"最後,在土地成交溢價率方面,7 月份,40 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 19.1%,與 6 月相比下降 1.3 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19.9 個百分點。從歷史數據看,土地成交溢價率可以反映市場的冷熱程度。

綜合以往數據,受監測城市的土地溢價率曾經在 2016 年 9 月達到歷史高點,當年全國 " 地王 " 頻現。2016 年 9 月,政策開始由松轉緊,各類調控政策不斷在熱點城市蔓延,市場逐漸降溫,土地成交溢價率也進入下行通道,下行趨勢延續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