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強對手:攻陷長安,奪取唐朝大片領土,導致大唐衰落

唐朝前期,國力強盛,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一派盛世景象。但是在唐朝的對手中,有一個政權非常強大,它的存在簡直成為唐朝的噩夢。這個政權先後兩次攻陷唐朝都城長安,而且奪取了大片領土,是導致唐朝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這到底是哪個政權呢?

這個政權就是佔據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吐蕃王朝的立國之君是松贊干布,他在位期間,平定吐蕃內亂,降服羊同,統一了西藏地區。此時的唐朝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出現“貞觀之治”的局面。吐蕃為向唐朝求婚,爆發了兩場戰爭,雙方一勝一負,最終達成和議,文成公主入藏,嫁給松贊干布。

唐朝最強對手:攻陷長安,奪取唐朝大片領土,導致大唐衰落

但是隨松贊干布病死,吐蕃政權開始向北、向東擴張,因此與唐朝爆發了激烈的戰爭。670年4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與于闐襲龜茲撥換城,陷之”。唐高宗非常憤怒,派大將薛仁貴出征,準備消滅吐蕃。但是在大非川之戰中,薛仁貴全軍覆沒。此後唐朝國力雖然強盛,但依然無法打敗吐蕃,反而屢戰屢敗。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自670年至821年間,雙方爆發80多次戰爭。在安史之亂前,畢竟唐朝國力強盛,雖然無法徹底征服吐蕃,但是還能遏制其入侵。安史之亂後,吐蕃趁唐朝抽調西北軍隊平叛之際,調派大軍入侵,“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朝最強對手:攻陷長安,奪取唐朝大片領土,導致大唐衰落

在8世紀時期,吐蕃達到了全盛的局面,其領土“盡據象雄、党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松、茂等州,南臨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里,諸胡之盛,莫與為比”,而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逐步走向衰落。

廣德元年,吐蕃“以吐谷渾、党項羌之眾二十餘萬”進犯長安,結果唐朝軍隊屢戰屢敗,吐蕃大軍居然攻破了唐朝都城長安。吐蕃軍隊在城內燒殺搶掠,同時還擁立金城公主的侄子李承宏為皇帝,更改年號,設置百官。不過吐蕃軍隊在長安城內逗留十五天後,就選擇撤軍了。

唐朝最強對手:攻陷長安,奪取唐朝大片領土,導致大唐衰落

唐朝與吐蕃之間的戰爭,對兩個政權影響很大。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國力大衰,又與吐蕃交戰,喪失了大片領土。特別是河隴之地,在唐朝前期“天下富庶無如隴右”,是唐朝重要的財稅、兵力、軍馬的來源。與吐蕃的長期戰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讓唐朝的國力更加衰弱。

戰爭讓吐蕃也沒佔到便宜,在長慶元年,雙方都已經國疲民竭,於是達成“長慶會盟”,之後雙方戰爭減少,基本達成和平的局面。吐蕃雖然盛極一時,但也開始衰落,先後爆發了一系列的內戰,導致吐蕃王朝走向瓦解。而唐朝也瀕臨崩潰的局面,不久之後四分五裂,最終滅亡。

參考資料:1.《舊唐書》;2.《新唐書》;3.《資治通鑑》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