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8月5日,吳聲一年一度的新物種爆炸商業方法發佈在751D・PARK 79罐發佈。

朋友蔡照明形容:8月5日下午,一個聲音,在北京的一個罐子裡,發出,多次反射震盪後,爆裂出擊!

混沌大學的李善友說:全中國最能吹牛X的都坐檯下,聽他在臺上吹了三個小時的牛X,這事兒挺牛X的。

每年的這個時候,吳聲都會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對未來做出諸多預測。此前幾年他提出了場景革命、超級IP、新物種。

今年,他提出的概念是“個性化規模時代”,標準定義是“以可信ID為基礎,場景式社群為經濟活動單元,自組織形成的協作形態。

估計很多人都聽得雲裡霧裡,不明覺厲。接下來,我試著說說我的思考。

據吳聲說,“個性化的規模化”受到一本書的啟發,這本書就是傑弗裡·韋斯特的《規模》。簡要來說,這本書是講述複雜世界的簡單法則,因為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規模”。

我覺得,《規模》一書揭示的一個重要道理是規模法則,即事物的某變量會與事物的規模呈現清晰的,通常是非線性的冪律關係。例如,你走進一個披薩店,點了一個直徑為9英寸的披薩並付了錢,經過幾分鐘等待後,店員突然走過來和你說:“抱歉,我們的9英寸披薩賣完了,可以給您換成兩個5英寸的嗎?”

看起來,兩個5英寸的披薩應該是10英寸,比9英寸的大,比較合算。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的相加是非線性的,兩個5英寸的披薩遠小於1個9英寸的披薩。

“個性化的規模化”是什麼?我理解,這是一個規模的個性化的新世界。因為非線性的關係,當個性化疊加時,會呈現出一個神奇的世界。

就像吳聲所說,最早是“千人一面”,後來是“千人千面”,但是在個性化規模時代,是“一人千面”。這和其場景革命的觀點一脈相承,一個人其實有千種(無數)場景,要想觸達一個人,實際上不僅要觸達這個人,更要切中其合適的場景。既然一人千面,那麼千人將是多少面?

吳聲在演講中做了個性化規模時代的6個預測,信息量非常大,我擷取了6個側面,談談自己的理解。

1,2.5次元經濟到來,虛擬IP與養成式品牌盛行

動畫是二次元,現實是三次元,那麼2.5次元是什麼?顯然是虛擬與現實的融合。伴隨AI的技術發展,虛擬與現實越來越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這帶來的一個結果是很多2.5次元的網紅誕生了!Instagram上的虛擬模特Miquela Sousa,坐擁百萬粉絲,是各大奢侈品牌的明星代言人。但是,她不是真的人,而是虛擬的妹子。在國內,搜狗開發了虛擬主播技術,央視新聞主播姚雪松播送著新聞,但此姚雪松非彼姚雪松,而是虛擬主播。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可以預計,未來的“人”,你很難分得清是真的人,還是虛擬的機器。我認為,對於創業者來說,虛擬IP將是一個有前景的領域,因為很多品牌,甚至每個人都有養一個虛擬人的需求或者愛好。

建議大家看看GUCCI與GQ的“演出者”系列影片,在第七隻片子中,主角是大阪大學的知名人形機器人專家石黑浩與他親手創造的兩個人形機器人:惠和Geminoid HI-4。這支短片以機器人惠的獨白作為主視角,她質疑自己與發明她的人類彼此的差異,甚而質疑機器人或許就是你內心投射的一面鏡子,所以創造出另一個孿生般的自己。

這隻片子讓我們暢想2.5次元時代,令人興奮,但又細思恐極。

2,家庭IP:成員共性形成的家庭個性

眾多個性化疊加起來,是個性化規模時代。

未來的家庭,顯然就屬於此例。因為家庭就是由幾個成員組成的,他們彼此既有個性,又有共性。

吳聲認為,未來是家庭IP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成員共性形成的家庭個性。

對於企業來說,家庭將是一個待開墾的金礦,如何把握家庭的個性化與規模化,將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亞馬遜的家庭會員是探索的先行者,只要你有寶寶,就可以免費加入亞馬遜的家庭會員。在亞馬遜的網站上這樣說,加入“亞馬遜家庭”,填寫寶寶信息即取得亞馬遜家庭會員資格。作為亞馬遜家庭會員,您就可以享受亞馬遜天天低價之外的會員特權優惠、獲得個性化母嬰類用品推薦服務以及瞭解急需的育兒知識。

實際上,亞馬遜此舉意義深遠,它將能“從娃娃抓起”,獲取家庭的相關數據。由此,和其他電商聚焦於個人數據不同,亞馬遜又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家庭數據維度,將開展家庭維度的精準營銷,或許將有一個概念:“千家千面”、“一家千面”?

吳聲對於家庭IP做了幾個預測,關於代際問題、親子、寵物社交等家庭有關的領域,或許將誕生新的創新機會。

3,你所訂閱的現在就是你未來的樣子

今日頭條是信息流的開創者,本質上是用技術算法分發內容。吳聲提出,不僅信息可以訂閱,萬物皆可訂閱,萬物加上個性化的算法,將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Stitch Fix就是這樣,它是“訂閱服裝”。其步驟為: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第1步:顧客填寫風格偏好問卷;第2步:選擇訂購週期:從兩週一次到每季度一次不等;第3步:造型師挑款,收取造型費20元;第4步:顧客按時收到盒子(Fix),裡面有5件衣服和搭配方法;第5步:試穿,確定購買或退回。

萬物皆可訂閱,這個萬物可以是服裝、鮮花、水果、蔬菜等實物商品,也可以是虛擬類服務。甚至Shadow Brokers還提供漏洞數據訂閱服務。

你所訂閱的現在就是你未來的樣子。

4,即便你是連鎖的,你也不能是標準的

現在新零售如火如荼,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線下的企業,都在熱衷於建體驗店。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Ace Hotel的案例。這個酒店連鎖的名字有含義,Ace來自於撲克牌中牌的大小,撲克中的A代表了最大的牌,指最棒的意思,這個字母囊括了從高到低的所有價值。

Ace Hotel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然是連鎖的,但每一個酒店都不一樣,在設計時都結合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流行生活藝術。而且,Ace Hotel 常常和一些品牌合作,酒店裡經常有Pop-up Shop(潮流快閃店性質),比如和日本公司Traveler's notebook聯合推出的一日店是讓客人選擇喜歡的內頁和紙質,親自DIY手札。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Ace Hotel的大堂就像是工作室,各種各樣的人在這裡的咖啡館休息社交。酒店還自帶社交特效,大堂風景就是一種很不一樣的酒店文化。這可以說是重新定義了酒店,重新定義了酒店的大堂,因為傳統意義上的大堂只是辦理入住或者退房手續,但是Ace Hotel的大堂變成了一個社交場所。

吳聲說,未來的空間標配組件將具備藝術展、買手店、Café、閱讀沙龍,這樣的空間是時間化和社交化的。由此,

空間將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空間,而是具有了情感。

5,知識新零售=直播+算法+場景+會員

去年最火的是知識付費,或者說叫做知識零售,既然零售的未來是新零售,那麼知識新零售是什麼樣的?

吳聲用零售行業的術語來類比新零售,認為直播是知識新零售的配送,場景是知識新零售的算法匹配,讀書會是知識新零售的流量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那麼,沿著這個邏輯,如何在知識經濟的下半場——知識新零售中掘金?就是要選定一個細分場景,運用會員制形式,加上直播,實現聚變。同時,知識也在變成一種基礎能力:知識+,當和不同的技術、形式結合時,將能產生新的創新。

比如,知識+社區=?或許將是知識店鋪的實體便利店形態。因為既然有學區房,有盒區房(附近有盒馬鮮生的社區),那麼也或許有“得區房”(得到實體的知識便利店)……

6,與消費者的每個步驟都100%透明

個性化規模時代,消費者當家作主,他們想要透明,想要知情權。這時候,迎合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將得到回報。比如,阿里巴巴的菜鳥驛站做的“1顆榴蓮的跨國120小時”,就透明化地講述一顆泰國金枕頭榴蓮,是如何從泰國田間運到中國的,透明帶來安全、信任。

又如,全球頂級精品奢侈品集團開雲攜手上海時裝週,去年在上海新天地卜石藝術館舉辦了一場極富互動性的“創新奢侈品實驗室”。開雲研發併發布的工具,能夠衡量從原材料到門店運營的整個供應鏈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影響,並以貨幣形式加以體現。它同樣是用透明化的方式,展示了奢侈品的誕生過程,加強彼此之間的瞭解。

個性化規模時代來了!

伴隨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實施,數據明確為用戶的資產,我的數據我做主,這同樣是透明化的反映。

說到這裡,或許你再來看“個性化規模時代”,開始有些懂了。我的理解,個性化規模時代,是以人為中心的時代,各種的產品、服務、社交,都是個性化的“一人千面”;同時,諸多的個性化匯聚在一起,形成社群,自組織、共協作。

吳聲最後以辛波斯卡《旅行輓歌》來結尾,頗有深意:

無數,無窮,但一絲一毫各有特色;沙粒,水滴,然一城一池皆是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