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南京晶圓廠首批16nm晶片量產 客戶爲比特大陸

臺積電南京晶圓廠首批16nm芯片量產 客戶為比特大陸

Q1曾有媒體報道稱,在加密貨幣採礦業對GPU和ASIC強勁需求的推動下,臺積電16納米和12納米制程生產線的產能在2018年第一季度一直很緊張。加密貨幣採礦芯片訂單的激增將提升臺積電上半年的銷售業績。而在本月初,臺積電方面有了最新的動態。據媒體Digitimes報道稱,臺積電南京晶圓廠已經出貨第一批產品,客戶或將是比特大陸。

據悉,首批產品基於臺積電的16nm FinFET工藝,或應用在比特大陸的ASIC礦機之上,工藝及技術相當成熟和先進。

資料顯示,臺積電南京12寸晶圓廠於2016年7月7日奠基,原計劃就是從2018年開始提供16nm代工支持,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即300毫米,是目前業界公認的大尺寸晶圓,它不僅是高技術水平的象徵,也有利於減少切割成本,提高產能。

而合作的另一方的比特大陸成立於2013年,在超高性能計算領域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比特大陸是國內第二大IC廠,僅次於華為海思,是一家專注於高速、低功耗定製芯片設計研發的科技公司,擁有低功耗高性能的16nm工藝集成電路的量產經驗,成功設計量產了多款ASIC定製芯片和集成系統。比特大陸的業務包含螞蟻礦機、礦池、人工智能芯片、機器人等。

此前臺積電在今年4月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為2480.79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34.77億元),同比增長6.1%。另外,據媒體報道稱,臺積電工同執行長魏哲家在日前的投資者會議上稱,大陸市場的營收佔比已經從去年的11%提升到今年1季度的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