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誰偷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地中海附近七月的夏日,藍天白雲,樹林小河,在鄉間別墅,一個男人和一個男孩,他們若即若離,互相試探,眼角餘風關注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誰偷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正值青春期的男孩的艾里奧,聰明騷動,對前來度假的奧利弗充滿慾念,他知道閱讀,知道編曲,卻不知道如何愛,而成熟的奧利弗,和艾里奧的父母一起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他不受傷害。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誰偷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開明的父母,善良的愛人,憂傷和快樂交織的初戀隨著假期結束,當奧利弗離去,失落的艾里奧最脆弱的時候,他父親安慰道:

現在你可能不希望去感受什麼,或許你從來不希望去感受什麼,或許你不想向我傾吐這些事情,但是……請你感受你所感受的,你有過一段很美好的友誼,也許超越了友誼,我很羨慕你。在我看來,多數父母會希望這一切煙消雲散,祈禱他們的孩子就此放手,但是……我不是這樣的父母。為了快速癒合,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了太多的東西,以致在三十歲時,自己的感情就已破產。沒開始一段新感情,我們能給予的便越少。但是為了讓自己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多麼浪費。

讓我們開誠佈公,我也許曾經接近,但我從來沒有擁有過你們所擁有的,總有些什麼在阻撓我,或是擋在我面前。如何過你的一生是你自己的事,你只要記住,上天賜予我們的心靈和身體只有一次,而在你領悟之前,你的心已經疲憊不堪,至於你的身體,總有一天,沒人願意再看它一眼,更沒人願意接近。現在,你充滿了悲傷,痛苦,別讓這些痛苦消失,也別喪失你感受到的快樂。

雖然題材涉及到同性戀,《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更像是一部純愛電影,同性戀的愛情道德被剔除不再成為一個障礙和問題。如果把《米爾克》比作政治詩,把《阿黛爾的生活》比作寫實詩,那《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就是一首流暢美妙的抒情詩。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誰偷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的愛情語境讓人羨慕,艾里奧的父母是如此尊重、理解、包容他,而奧利弗又是溫存善良的,他們共同將美好留存。

但在現實社會里,主角心路歷程可能大概如下:艾里奧的戀情受到父母的苛責,他們大罵奧利弗引誘未成年,送兒子去看心理醫生,雖然艾里奧仍然反抗著世俗的眼光,但內心開始否定這段感情,它變成了一個齷齪的傷疤。從此,艾里奧再也沒法去擁抱一場愛情。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誰偷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美好,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最不真實的地方。

對於太過美好的東西我總是持懷疑的態度,覺得它天真易碎,彷彿那些失去、遺憾的底色才有永生的力量。當奧利弗的襯衫上殘留著氣味,吻痕還在,當記憶還沒有發酵變質的時候,艾里奧可以享受那些純粹的悲傷,痛苦和欣喜,因為這種感受最終都會消失,連同感受的記憶。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誰偷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18歲的我回望16歲,和28歲的我回望,心境是不一樣的,那些差異便是歲月人事的改變,不知什麼時候,記憶改頭換面,披上了可憎的外衣。以前的意氣風發現在看來幼稚荒唐,以前的單純美好回想起來傻呵呵的,友情親情愛情都變得輕飄飄的,可有可無,可交換可售賣。

本以為這是成長,卻不過是向世俗繳械投降的一個過程,為了生活得更容易些,允許他們剝奪最珍貴的東西,篡改自己最美好的回憶。

想起柳媽說祥林嫂的那句話:你後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