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7月31日,蘇州召開落實“三項機制”工作推進會。會上播放了《弘揚“三大法寶”不忘初心再出發》專題片。有幹部表示,看了這個短片,“有種被‘電’到了的感覺!”媒體甚至以“刺醒蘇州”為題進行報道。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上個週二,7月的最後一天,在蘇州市委大院的12號樓裡,一個規模不算大、看似尋常的會議,其傳遞出的非常信號,卻料將在未來的時段裡,深刻地改變到不少蘇州幹部的“狀態”。

這種改變,或許從會議現場的一個細節裡,已經露出一點端倪。

這是一個落實“三項機制”(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

的工作推進會,意在激勵蘇州幹部在新時代提振精氣神,拿出新擔當和新作為。而要解決各級幹部心態層面的動力問題,如何“走心”,是個關鍵。

為此,市委組織部下了大功夫。提前一個多月,就調集了蘇城報社、電視臺的精銳力量,漏夜撰稿,烈日採訪,反覆推敲,精心打磨一部配合會議的專題片。

一位熟悉會議組織工作的朋友說,為了一個會前的“暖場”短片,如此陣仗地投入,並不多見。而參與制作的記者,一頭扎進之後,也恍然明白,這不是一部尋常的片子——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一段帶“電”的視頻

“你基礎差,經濟差,你這個地方搞不起來,人家看不起的呀!”

“我要幹,我要提腦袋幹,我絕不回頭的!”

“天矇矇亮,四點多我們就上工地了,晚上一直要幹到十點多…… 當時參與這個保稅區建設的同志,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純粹是一種精神激勵著”

“拆開筆記本電腦,數著零件摸索‘產業鏈’招商”

“不等不靠,一窮二白的崑山,照樣自籌資金辦開發區”

……

短片中,當滿頭白髮、但依然精神矍鑠的秦振華、吳克銓等一批蘇州改革開放的前輩“闖將”們現身說法;當一句句熱血沸騰的話語,從視頻中迸發而出;當一幕幕熱火朝天、奮勇爭先的勞動場面一一回放……那一刻的會場,與會官員們都齊刷刷地抬起頭,專注地盯著牆上的視頻,目不轉睛,彷彿被帶回到了那個屬於蘇州的、激情燃燒的年代。

有種被‘電’到了的感覺!”一位參會的官員後來向圓桌觀察員坦言,短片中一些看似泛黃的畫面、場景,其實時間上離我們並不遙遠,但心理上似乎已經產生了些許距離,“所以那一瞬間,很多記憶和情緒,好像重新被喚醒和調動了起來!”

這樣的刺激和觸動,就其發力點,或許有兩個方面的來源。一則,是來自於蘇州 “三大法寶”的歷史能量——

憑著“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十六字“張家港精神”,一塊蘇南的“邊角料”“荒沙洲”,完成了一次逆襲,以驚人的“張家港速度”,建起了國內首個內河型保稅區,“拼”出一個富裕文明的明星城市;

靠著“敢想、敢當、敢為”的一股子勁,“不等、不靠、不要”的崑山人,自籌資金,辦起全中國第一個“自費開發區”,“闖”出一條驚世的“崑山之路”,硬是將那個曾經在蘇州排名墊底的“小六子”農業縣——崑山,帶到了如今連續13年穩坐全國“百強縣”頭把交椅的巔峰之上;

還有蘇州工業園區,在當年城東那片“爛地泥塘路草荒”的低窪田裡,鐵律一般地堅守“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先工業後商業”的開發信條,煥然崛起一座當今排名第一的“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其淬鍊出的“借鑑、創新、圓融、共贏”的“園區經驗”,至今依然被無數“粉絲”視為新城開發的圭臬。

這“三大法寶”,每一個都是蕩氣迴腸的勵志故事,刻錄著蘇州改革開放40年來一路的艱辛與榮耀。箇中的壓力與汗水,不光對於當年的參與者、見證者來說刻骨銘心,其實,對於當下許多80後、90後的年輕後來者而言,同樣是夠“燃”的一段傳奇。

譬如在近期的多次基層採訪中,圓桌觀察員意外地瞭解到,一本七、八年前出版的、名叫《炫風》的報告文學,眼下正在不少80後的基層年輕幹部群中被熱讀追捧。

在這本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先生撰寫的“中國明星城市發展史”中,作者解剖了全國9個城市的案例,光來自蘇州的就佔到了4個(蘇州、崑山、常熟、張家港),鮮活地

紀錄了“熱血創業”時代的蘇州發展故事,以及一大批蘇州改革開放先鋒闖將們的歷史風雲。

“在那個審批難的年代,為了拿到批覆,崑山人一趟一趟,光南京整整就跑了102趟。”“在那個火熱的夏天,我們的小麵包車沒空調,就在車廂裡鋪上厚厚的一層報紙,開一段路就下來給報紙上澆一桶水,靠這個土辦法降溫。”……那些並不遙遠的歷史細節,從字裡行間穿透而出的精氣神,雖時隔十數年,至今讀來依然讓人熱血澎湃,如同打了雞血一般。

或許正是因為能激起這種跨時代的共鳴與傳承,蘇州的“三大法寶”,也一直被視為這座城市源於精神深處的一個“傳家寶”。

而當下,當我們重溫這一“傳家寶”的時候,之所以還有種特別的“觸痛”之感,或許還來源於對現實的憂思與期許。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從“三大法寶”到“三項機制”

不可否認,現實中還存在少數幹部自我感覺良好,滿足於每年上幾個項目,不求創新突破,滿足於“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個別幹部面對深水區的改革難題,不去想辦法、只會說不行;開會議事,爭論較真的少了,躲著不吭聲的多了;還有的幹部懶政怠政,習慣當“二傳手”,不願親力親為,善做“清談客”,熱衷“打太極”,缺少了當年那種“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和魄力。

對此,蘇州的決策者,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認識。

就在日前召開的市委全會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嚴正指出,“少數幹部精神狀態不佳,精氣神不足,有的不敢擔當、不願擔當。”對於這種不良苗頭,決策層傳遞的信號十分鮮明,那就是露頭就打,堅決遏止!

此次召開的落實“三項機制”推進會,就是從制度層面和實施環節上,全力提振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強調“大膽用、精準容、果斷調”。尤其在黨政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實施辦法中,明確列出包括單位改革不力、環保不力、安全生產不力等23種情形下,相關領導將被“下課”調整的硬規定,推動“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為常態。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蘇州,再勇敢一點

事在人為。40年改革開放的來路,清晰告訴我們,今日蘇州的地位與口碑,完全是靠蘇州人自己幹出來的!

在中國城市的版圖裡,蘇州,歷來是個不可思議的存在。在包括經濟總量、綜合競爭力等各類城市排行榜的前10名中,作為“常任”級的打榜城市,對比左右一眾的巨頭,蘇州往往是那個唯一的地級市、那個唯一沒有機場的城市、那個沒有任何特殊資源的城市;

在各地官員的群像裡,“蘇州幹部”,又歷來是個辨識度極高的群體。這裡的幹部, “有精氣神、幹精細活”,務實高效。以致不少在此工作過的領導幹部,先後都留下一個“共識”:蘇州其實沒什麼資源,它的最大的一個資源,便是政府的服務和幹部的幹勁!

記得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沿著“絲綢之路”東行,當來到東方世界的“人間天堂”蘇州時,他給這座城市點了一個大大的贊,驚歎“蘇州城漂亮得驚人

。”

我們都記住了這個點贊,而事實上,這位周遊世界、見多識廣的旅行家,還給蘇州人留下了另有一句肺腑的“跟帖”——

“如果他們的勇敢和他們的機智一樣優越,那麼……”

那麼什麼?機智的馬可▪波羅沒說,或許是顧慮到自己的想象力,但他已經點出了蘇州的巨大潛力。

此刻,站在年屆“不惑”的改革開放新起點上,我們有請蘇州,再“勇敢”一點,釋出你的更大潛力來!

一個會前“暖場”視頻,深深觸動了蘇州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