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时节 谁家野菜饭炊香?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场诗意绵绵的春雨之后,又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春燕在春风里呢喃,漫山遍野的野菜也慵慵然探出头来,嫩绿柔香,袅袅娉娉,惹得踏青的人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三三两两蹲下身去,采摘着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的山坡上,星星点点几抹绿意,走近一看,竟然是荠荠菜!记忆中一棵棵一丛丛透着泥土清香的野菜,乘着微风,从故乡那青青的麦田里、窄窄的田埂上扑面而来,一份乡情瞬间弥漫开来……

春暖时节 谁家野菜饭炊香?

在我的记忆中,早春就是荠菜味儿的。小时候,每到早春时节,妈妈就会带上我,挎上小竹篮,拿着小铁铲到田间地头挖野菜。回家后,妈妈把荠菜洗净,配上香喷喷的炒鸡蛋、葱花,给我们做成荠菜饺子,皮薄馅多,绿莹莹的荠菜、黄澄澄的鸡蛋、雪白的葱根,光看上一眼就垂涎欲滴了,咬一口,荠菜的清新爽口、鸡蛋的酥软浓香、葱白的辛辣顺畅、面皮的绵软劲道,常常让我一口气吃掉一大碗还意犹未尽。妈妈还会做成荠菜春卷、荠菜煎饼,或者蒜泥凉拌。无论清炒、做汤、做馅儿都别有一番风味,可以随心所欲烹调食用,难怪陆游也特别喜欢荠菜,写下“小著盐醯和滋味,微加姜桂助精神”的诗篇呢!

春暖时节 谁家野菜饭炊香?

“不美珍馐宴,忘情摘嫩椿。”荠菜悠然自若地生长着,嫩绿且带着褐红的香椿芽也迫不及待悄然爬满枝头。香椿芽,红叶肥梗,随意掐一根放在嘴里,嫩嫩的,脆脆的,香气浓郁,满嘴喷香。如果再焯下水,红褐色瞬间变成了玲珑的翠绿,切成细丝,取嫩豆腐一块,划开片状,撒点盐析水后,淋上调味汁,洒上香椿,一半豆腐一半香椿,一清二白,香得不得了。若用鸡蛋加水加面粉加淀粉调开成糊状,香椿末放里头,起油锅,炸到外表金黄出锅,蘸椒盐吃,外酥里香。无论是香椿炒鸡蛋,或是香椿伴豆腐,总有一股特有的清香溢满唇齿,总能让人吃得肚子溜圆,心花怒放。妈妈还把香椿菜连枝带叶洗净晾干,用精盐小心地细细地揉搓好几遍,然后放进坛子里腌制成咸菜。一放学,饥肠辘辘的我从坛子里拿出一枝香椿夹在馒头里吃,那个滋味啊,香香的,筋筋的,美美的,真是令人心满意足、回味无穷啊!

春暖时节 谁家野菜饭炊香?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沉醉在香椿的清香中不能自拔,诱人的榆钱已然怒放枝头了。榆钱儿是榆树的种子,嫩绿透亮,轻如蝶翅,层层叠叠,像碧玉一样通透,扁圆成串儿,因酷似古代麻钱儿,故名榆钱儿。又因它与“余钱”谐音,寓意着吉祥富足。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每到榆钱漫天飘飞的春天,缀满榆树枝丫的榆钱儿就像勾着我的魂儿,引着馋虫从肚子里往外爬。我便缠着哥哥爬上榆树枝头,哥哥骑在树枝上,一捋一大串,不一会儿就碧玉满篮了。常常迫不及待抓把白糖伴着生吃,味道鲜嫩脆甜,别具风味。母亲把新鲜的榆钱儿清水漂洗稍微控控水分,加适量面粉,上笼蒸8-10分钟,加蒜末、盐醋、酱油、调料、味精、油泼辣子等,脆嫩绵软,清香爽口。母亲最拿手的是做榆钱粥,将葱花或蒜苗炒后加水烧开,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快熟时,放入洗净的榆钱继续煮5-8分钟,加适量调料即成。榆钱粥吃起来滑润喷香,味美无穷。难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钱粥后,写下“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榆钱刚刚飘落,一株株槐树就绿意盎然地洋溢着星星点点的雪白,一簇簇一串串乳白色中泛着嫩青的槐花,正在绿叶的映衬下悄然吹起了“小喇叭”。它们有的像一串串葡萄重重叠叠,有的像飞舞的蝴蝶停驻在枝杈间,有的像优雅的风铃随风摇曳,是那么的清新自然,美丽妖娆。

耐不住诱惑,忙忙约上好友到山野间采摘,不一会儿,竹篮子里便盛了满满的雪白和芬芳。把槐花洗净拌上面粉,放在笼上清蒸,用大蒜汁、香油、醋、调料调拌了,吃起来又筋又软,清香劲道,满腹生香。有时妈妈还给我们烙成槐花饼,黄澄澄的,外焦里嫩,酥香脆软;有时炸成槐花丸子,圆溜溜的,焦香脆嫩;有时做成槐花饺子,喷香可口,样样都好吃极了。

“舂米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葵”就是中原大地最常见的马齿苋,马齿苋的生命力极强的,房前屋后,田埂山坡,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肥肥的嫩叶一个个虎头虎脑,就那么鲜翠欲滴、一片一丛、碧绿团簇地窝在一块儿绽放笑脸,让人由不得欢喜怜爱。用马齿菜做得煎饼是最好吃的野味了。漫山遍野还有蒲公英、构棒槌、灰灰菜等许许多多的野菜。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野菜无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朴实无华的美味。在曾经的长征岁月里,野菜拯救了我们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饥荒的苦难岁月里,野菜更帮助人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春暖时节,让我们约上朋友踏青采摘野菜吧,在收获肥嫩野菜的同时,也收获着一份春意盎然诗意绵绵的心情。

谁家春燕啄春泥?谁家野菜饭炊香?野菜的味道里有我快乐纯真的童年,野菜的味道里有我可亲可爱的爹娘,野菜的味道里有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