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陆续有女生开始来月经。私下里其他女生会偷偷地讨论:

“啊谁谁谁已经来m了,我那天看到她拿着m巾去厕所的。”

“这你都能看到?不是放裤袋的吗。”

“星期一穿校裙的哪里有裤袋啊。”

“不过我妈说还是这种事还是别声张比较好。”

“怪不得她也一直没有跟我们讲。”

……

后来又听闻隔壁班一个女生的书包被男生偷偷翻开,拿出里面的卫生巾。体育课下课后,这个女生回到课室,就看到一群男生坏笑着把摊开的卫生巾抛来抛去,一边偷瞄她的反应,上面用水彩笔涂出的一滩红色格外招眼。

消息很快在全级传开,女生人人自危。已经来过初潮的,每次经期都千方百计把卫生巾藏好掖好,没有的则祈祷暂时不要来,生怕这样的尴尬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于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习惯,卫生巾要么放包里最内层,要么用大一点的不透明收纳袋好好地装上。来月经的时候都尽量穿有口袋的裤子,这样可以直接把卫生巾放到裤袋。如果刚好穿了裙子,那么必须用不透明收纳袋把卫生巾装好,才可以用手拿着它去厕所。

而如果是去超市、小卖部买卫生巾,多半都会带好书包或环保袋把卫生巾放进去。实在是情况紧急没有书包,小卖部阿姨也会好心地拿黑色塑料袋来帮忙包好卫生巾。

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身边的女生都是这么做的。我则地随着大流,虽然我开始来月经的时候,“来m”已经不是值得被同学议论、捉弄或霸凌的事情。

这么说来,都是女生需要用到的东西,卫生巾比起纸巾的地位实在是差远了。

拿着纸巾上厕所不怕被人看见,但是拿着卫生巾上厕所就必须小心遮掩;到超市买纸巾可以自由自在地拎着,买卫生巾就好像气短一截,必须要装进袋子里;所谓的PUA教男生约会的时候最好随身带两包纸巾,这样需要的时候很容易营造“细心体贴”的暖男形象,但是没有建议男生随身带两张卫生巾以方便女生的不时之需的。

因为纸巾可以擦嘴擦汗擦屁股,这三件事不论男女都有需求。

可是卫生巾只能在月经时用,这件事只有女生有需求。

更进一步来说,是因为经血被认为是不洁、脏污的,是上不得台面的、说不出口的,是只能用“大姨妈”、“倒霉了”、“那个”来指代而不能直呼其名的。

于是连带着卫生巾也遭了殃,必须跟月经一起被hush-hush(噤声)。

我们抱怨肚子疼的时候,身边的人关心说是不是因为“来那个了”,后半句总要低上八度,唯恐被别的什么人听到。

但是听到又怎么样呢?顶多就是知道这个女生在来月经,就像成千上万的女生也在来,就像更多的女生将要来一样。

排卵后没有受精,就会有月经——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道理大家也都懂,但这种“正常”似乎天然地不同于运动后就会出汗、喝水后就会排尿的“正常”。难道血液和子宫内膜的碎片就比汗液和尿液更肮脏?更见不得人?否则为什么提到前者就得用上低八度的嗓门?

月经、汗液、尿液都是人体健康的信号,它们的正常与否,常常是用来判断人体各个相关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的依据。

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刨除各种污名,它们都只是与身体运转相关的生理现象,也应该仅仅代表这样的意思。它值得我们的重视和了解,而非遮掩和羞耻。从这个角度讲,月经背负的污名是莫须有的。

而在年轻女生这里,月经有时意味着羞耻,有时却又意味着特权。

扪心自问,身体有一点点不舒服,但是没有大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以来月经为借口跟体育老师请过假?尤其是遇到男的体育老师的时候?

嗯,坦白从宽,我有。只是一次,但是的确为了逃避课前8圈操场跑,说过这样的谎。那一次全班一大半的女生都举手说请假,男性体育老师也就大手一挥,全都准了。

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也基本没辙,甚至都也没有想过,为什么来月经就可以不跑步?来月经到底应不应跑步呢?对于健康女性来说,来月经就意味着一动不能动了吗?

羞耻来源于污名,“特权”来自于默许。

它们之间似乎有某种隐秘的联系。

在女性带着卫生巾上厕所必须遮遮掩掩的时候,在大家默契地用低八度的声音谈论痛经时,我们其实就是在集体无意识地将男性隔绝在月经问题之外。

而污名和默许,就是这种隔离的两面。隔离意味着——在男生这里,月经是女生的事情,他们不想了解,不方便了解,没必要了解。

因为不想了解,所以不知道嘲笑某个不慎弄到裤子上有经血血迹的女生,就是在当月经污名化的帮凶。因为不方便了解,所以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一大半的女生撒谎逃避体育锻炼,让这些女生获得优于没有撒谎的其他女生以及所有男生的“特权”。

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因为没必要了解,所以自古以来男性反对女性向上晋升的理由千千万,总有一条叫做“女性的工作状态会受生理期影响。”男性没有相关的体验,也不去尝试了解,却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在需要借口的时候可以毫无障碍地搬出这套说辞。

其实只要稍作了解,就会明白,生理期的确会给女性带来些许不适,但对于大多数健康女性来说,生理期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她们的工作质量,假思索地将生理期视作轻视女性工作水准的理由,实在是对认真工作的女性不太公平。

所以索性都不要吧,不要特权,也不要羞耻。让月经只代表月经,让它回归本身的生理意义。

我们曾经集体无意识地将月经污名化,眼见着它成为每个女性的一点顾虑、一点羞耻、一点小心翼翼。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集体有意识地改善这种局面?

要大大方方地摊开来谈论,要毫无顾忌地带着卫生巾去洗手间,要让所有女性都知道,来月经没什么大不了,没什么要遮掩,也不应该被默许来换取所谓的“特权”。

所有默许自己退一步的事情,都不是真正的权利,它会让你在想要追求进一步的时候,被绑住双脚。

更重要的是,关于月经的教育和讨论,要把所有男性都囊括进来。妈妈带着小男孩去超市买东西,把卫生巾放进购物车的时候,就可以主动告诉孩子,女性为什么需要用到卫生巾。学校进行性教育的时候,不必男女分开,让男生女生各自了解异性在青春期需要面对的生理变化和挑战——或许以后就会少一些女生抱怨男朋友只会说“多喝热水”。

在将来,不会有女生因为月经初潮而被同学议论纷纷;隔壁班女孩的卫生巾被男生故意抛来抛去的事情不会在她的女儿身上重演;而所有人,无论男女,帮自己的女性朋友、亲人买卫生巾时,就像买纸巾一样顺手。没有人犹豫着,觉得徒手拎它回去似乎不太好。

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作者 | 维维安周

戳原文阅读《我花了二十年才和胸部和解》

为什么带卫生巾上厕所,总要遮遮掩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