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他拿著自己的畫給大人們看,最後得來這樣的感受“於是,我永遠不會對那個人談蟒蛇,談原始森林,談星空。我會遷就他的水平,和他討論橋牌啊,政治啊,領帶啊,高爾夫球啊,這樣,他就會感到很高興,覺得自己遇見了一位通情達理的人”。

慢慢的他感到自己的孤獨,沒有人可以與他真正意義上的交談,直到他遇見了小王子。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小王子和心愛的玫瑰吵架後,離開了自己的星球,一一拜訪其他的星球,一位統治一隻老耗子徒有虛名的國王、願意不停舉帽子自大虛榮的傢伙,不想喝酒的酒鬼,整日忙於計算用星星買星星的商人,一分鐘點一次燈熄一次燈的守燈人,一個地理學家...小王子覺得大人的世界很奇怪,總是說著自相矛盾的話,做著自相矛盾的事,追逐一些虛無縹緲、浮華的事物。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以孩童時的眼光,折射出大人們的世界空虛麻木,死板教條,愚鈍而又貪婪,虛榮膚淺,沒有信念隨波逐流的命運。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後放聲痛哭,最後掛著淚,微笑著睡去。——《龍貓》

宮崎駿,因為童心未泯,堅守一顆純真質樸的心,零爛片,創造了一部部經典的動畫電影傳奇,傳遞著溫暖人心的治癒力量,讓我們一次次的感受到內心的愛和感動,一次次將自己置身於心底的美好和單純當中。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我心裡有個小孩,每當她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她就躲進角落。——幾米

幾米的繪本大都表達著內心的孤獨,正是這種孤獨的能量溫暖了讀者的孤獨。成人們在庸碌日常中的孤獨,寂寞,無助,疏離,渴望,期待,似乎難以啟齒,而當幾米真誠而自然的直面內心,以繪本形式呈現出童心未泯的內心世界之時,便一發不可收拾的喚醒了讀者心中的感性力量,卸下自己“現實”的矜持和隱忍,與自己簡單真實的精神家園感應相遇。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齊白石出生湖南湘潭的一個農村,因體弱多病,學木匠,從粗木匠到細木匠,又從細木匠到畫匠,再從畫匠擠進文人畫壇,五進五出的遊學,一直到晚年的“變法”,齊白石成為了近現代遠近聞名的繪畫大師,這其中除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貴人胡沁園和陳師曾的賞識、培養,及自己一顆不安分的心和勤奮之外,更為重要是來自於那些他童年農村生活對自然界花鳥昆蟲的觀察,使得他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那份“童趣”,在做一個木匠或者一位繪畫大師,他都不是學完之後,照搬他人的作品,而是結合自己的特色融會貫通,化繁為簡,返璞歸真。從齊白石“衰年變法”的作品可以看出齊白石的特色便是一直離不開童趣的,他的畫簡單率真,在似與不似之間,很有意趣,可以讓人看很久很久,彷彿他筆下的山水畫或者小動物帶著齊白石自己的天真個性都“活”了起來。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孩童的心靈是天真的,簡單的,自由的,平和的,是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純真。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然而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當下社會,我們忙忙碌碌的追逐,急功近利,深陷在虛偽做作、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人際交往中,一無所獲,疲憊不堪,變得尖酸刻薄,無知自大,許多人在被現實編織的密密麻麻的網絡中漸行漸遠,無奈妥協,作繭自縛,自暴自棄,敷衍生命,漸漸的忘記心中的簡單和純粹。

莫言說: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都很正常。而且,無論你有多好,也無論對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回事。 刻意去討人喜歡,折損的,只能是自我的尊嚴。不要用無數次的折腰,去換得一個漠然的低眉。紆尊降貴換來的,只會是對方愈發地居高臨下和頤指氣使。沒有平視,就永無對等。

我們沒有必要為了不必要的人際關係,為了考慮別人的感受,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找相同的話題而浪費感情、浪費時間,在自己的時間裡,在自己的世界裡,安安靜靜,簡簡單單,從從容容,有所追求的過自己的生活,這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不被世俗化,不被規則化,在現今的大千世界,會是那麼的特立獨行,格格不入。然而擁有童心未泯的人卻往往傳遞很親切,很真誠,很溫暖的感覺。童心未泯,令我們遵從內心,化繁為簡,專注投入,活的並不那樣累,讓我們在疲憊之時還能有一顆赤子之心溫暖自己繼續前行。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我們日夜忙碌,我們追逐名利,我們行色匆匆,我們看重得失...我們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寂寞,越來越辛苦。希望我們不要用慾望親手埋葬孩童時的那份純真。”——《小王子》

做一個童心未泯的大人,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