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系三十萬人民,爲改變落後面貌,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今天,是七月一日,是黨的生日。為此,筆者推出焦裕祿同志的組圖以紀念這位被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中國共產黨的好黨員、人民的好公僕,以鼓舞我們艱苦奮鬥,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圖為河南開封蘭考焦裕祿紀念園焦裕祿塑像。

焦裕祿同志生於1922年8月16日,是山東省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原河南省蘭考縣委書記。圖為河南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前面焦裕祿塑像。

1962年冬天,焦裕祿來到遭遇嚴重災荒的蘭考縣,帶領全縣人民戰天鬥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與深重的自然災害——“內澇、風沙、鹽鹼”進行頑強鬥爭,並總結出整治三害的具體方法,探索出大規模栽種泡桐的辦法。圖為人們正在焦裕祿紀念園內參觀。

在蘭考工作的近兩年時間裡,焦裕祿同志身患肝癌,卻仍然忍著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積勞成疾的焦裕祿同志因肝癌病逝於鄭州,年僅42歲。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焦裕祿精神”。圖為焦裕祿生前同事陪同焦裕祿的大女兒焦守鳳,到焦裕祿紀念館參觀。

焦裕祿精神就是焦裕祿同志在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圖為人們正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

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蘭考縣“內澇、風沙、鹽鹼”三害得到有效治理,蘭考面貌煥然一新。二十多萬畝鹽鹼地變為良田,防風固沙栽種的泡桐樹,已培植成河南的一個特色產業,如今,年產值數十億元。圖為焦裕祿同志當年親手栽種的泡桐樹。

焦裕祿同志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無私奉獻、心繫群眾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焦裕祿精神永不過時,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圖為陳列在河南開封蘭考焦裕祿紀念園的焦裕祿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