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達的最強邏輯?

看電視

《明日之子》第二季找到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極具互聯網媒介屬性的青春化表達的邏輯和路徑,音樂是載體,青春路上的命題是內核,引發出更多推進的動力和代入的可能,用一種更新的、更貼近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去完成了一次主流青年文化的表達。

文 | 夕姐

在五期錄播之後,《明日之子》第二季在本週迎來了本年度的第一場直播,九大最強廠牌也正式誕生。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什麼是你人生當中的甜?”這是這一場直播賽從一開始就給到選手們的一個命題,不乏宏大卻也透著一種獨特的青春質感,也許對於這些二十歲出頭的歌者們來說,關於人生中的“甜”的記憶和表達,會顯得更真實和更具可能性。

人的一生中,總會遭遇種種的迷茫和困頓,在青春期裡會來得更加密集和頻繁,音樂就成為找尋出口和答案的一種通道,這是《明日之子》第二季從一開始就試圖用音樂做青春化表達之時所搭建的一條邏輯,“人生當中的甜”的主題,實際上也正是這一邏輯主線下的一種設置。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青春化的表達是此類節目的目標和追求所在,而相比於一些符號化的表達模式,《明日之子》顯然是找到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極具互聯網媒介屬性的青春化表達的邏輯和路徑,音樂是載體,青春路上的命題是內核,引發出更多推進的動力和代入的可能。

今年的《明日之子》因此在節目樣態和賽制上也進行了多方位的升級和再造,增加錄播場次,加大真人秀內容的篇幅讓更多音樂背後的故事被得以更充分地表達,同時也通過各種方式去打通年輕人參與的通道,讓用戶本身變成節目的一部分,這種打通和參與實際上也構成了青春化表達的必須。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多元與極致成為了《明日之子》在這個時代裡打造音樂偶像的一種選擇,沒有千篇一律的審美標準,也試圖去掙脫一些固有的不合時宜的審美偏見,最終真正呈現出屬於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真實且美好的審美景觀。

《明日之子》承襲了此類節目的基因與傳統,並且用一種更新的、更貼近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去完成了一次主流青年文化的表達,沒有刻意的說教和程式化的灌輸,卻用音樂去解開這一代年輕人的困頓和焦慮,找到了這一條青春化表達的最強邏輯,傳遞出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

賽制升級打通時代年輕人的參與通道

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明日之子》確實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賽制上啟動了“5+7”的模式,加大真人秀的比例,而“一戰到底”則加大了比賽本身的競技性和緊張感。

在前五期裡,通過劇情式真人秀的方式,這些年輕的參賽者在音樂才華得到各自程度的展現的同時,他們本身更真實的性格以及在音樂競技背後的故事也得到了更多的呈現。

這對於一檔音樂偶像製造的節目來說,看上去是一種更必要的選擇。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音樂才華是音樂偶像的必備條件,但他們的魅力更多來自於個體本身對音樂的一種表達,而音樂與個體本身的魅力又是息息相關的,這就構成了《明日之子》與其他很多音樂類節目的不同之處,今年的節目也在音樂性之外去通過各種方式去呈現這種個體音樂表達的更多可能,讓整個表達變得更豐厚和立體。

實際上,音樂表達和音樂偶像的創造從來都是複合而非單一的因素在發生作用,真人秀帶來更多人物性格的魅力和精神上的力量,從一開始建立起了觀眾與節目對話的更合邏輯的通道。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從本週開始,《明日之子》第二季則進入了直播賽階段,本週九大廠牌也正式集結完畢,每週一期的直播賽將一直延續到節目最終。

而在直播期,“我們希望能夠繼續探索直播真人秀這個概念,在直播當中去做事件,在直播當中做人物”哇唧唧哇首席內容官馬昊談到,

節目將用體育賽事的邏輯,將每一期的直播內容,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決出本週最強廠牌,下半場決出誰離開舞臺,用特別簡單的邏輯做直播比賽”。

不難看出,通過直播的形式呈現最真實的舞臺呈現,通過賽制擠壓選手最大的個人潛力,必將充分激發年輕偶像的影響力與音樂的感召力,尋找與青年人群的有效連接點與共鳴通道。

直播這種方式,正式將用戶與這一場音樂偶像的選拔和打造實現了實時打通,讓更多年輕的用戶無障礙參與到這場媒介音樂偶像的打造過程中來。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可以看到,這一場直播賽印證了互聯網時代用戶參與的一種可能性。在保持對音樂的專業態度的同時,將更多選擇的權利交給年輕的用戶,通過點贊這一行動,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參與,變事不關己的圍觀狀態為息息相關的深度參與,完成著這一代年輕人的一種審美投射和表達。

多元與極致之下的時代音樂偶像製造景觀

關於偶像和審美標準,是當今時代不斷被拿來探討的一個話題,甚至不乏爭論。但無論如何,單一的審美標準已經無法與當下的青年文化相適配,多元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本身一直在鼓勵的一種價值取向。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多元,實際上美好和向上是多元背後永恆的基底。《明日之子》並沒有去一味樹立標準和準則,而是儘可能為更多具備音樂偶像潛質的年輕人提供出空間和可能性,包括盛世美顏、盛世獨秀、盛世魔音三大賽道的確立,也是試圖讓這種可能性最大化的一種選擇。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從已經誕生的九大廠牌來看,確實可以用多元來形容,他們從性格到音樂類型再到各自保有的音樂才華都各不相同,但對音樂的極致追求,對人生極致的體悟,卻構成了他們身上共同的特點。

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當中,收穫最多人氣的已經不再僅僅是擁有好看的皮囊或者優美的聲線這樣單一的素質,受到歡迎和追捧的往往是擁有著強烈的對人生表達的才華、態度和勇氣,他們的才華和態度,以及在此之下表現出來的性格和行為,都成為被選擇的一種理由。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第六期獲得當期最強廠牌的蔡維澤,是一個外表冷酷內心卻極度敏銳和溫暖的歌者,對生活的深度思考正是他的原創往往能夠引發出大量共鳴的原因;

通過短視頻迅速走紅的斯外戈,在開朗明媚的外表之下,曾經對前路充滿迷茫,卻在節目中找到了想要堅持和衝刺的目標;

深刻了解Hippop文化的黃翔麒用自己的渾厚獨特的嗓音表達著有關青春和人生的理解和想象,希望能以思想和文化獲得共鳴;

孤獨的訴說者田燚,以真摯和空靈的表達,唱出了內心閃耀的善良微光,溫暖著孤獨的同類;

文兆傑看似木訥的性格,卻打造出獨特的風格與魅力,對音樂的執念與驚人的才華感動了萬千網友……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正因為多元才更顯得真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時代,對於這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審美和表達的方式從來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明日之子》第二季洞察到了這種多元化表達的必要性,在節目中將這種多元表達進行了尊重和保護,也讓更多的才華和態度兼具的音樂偶像得以在其中誕生。

打通青春化表達邏輯,翻新主流化表達方式

對於這一代年輕人來說,僅僅是音樂秀的呈現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文化消費和審美表達的訴求,《明日之子》第二季顯然是看到了,要與年輕人真正發生共振甚至是引領,必須要以一種更有深度的方式去進行。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迷茫和焦慮是青春時代裡的一個共同的主題,在音樂中找尋出路,這是《明日之子》的一個底層邏輯。因此看到的是,節目中的音樂形態是多元碰撞的,但音樂表達從內容到內核都是主流化的,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和他們的內心飢渴就成為節目用音樂去不斷加以觀照的層面。

“什麼是人生當中的甜?”這是節目第六期給出的主題,對於這一主題的詮釋就構成了這些選手們對於青春對於人生對於自己的最基本的思考,可以看到,蔡維澤的“甜”就是不斷地打破迷茫,而許含光的“甜”就是在無數個悲喜的日子裡貓咪無聲的陪伴,斯外戈的“甜”是找到真實的自己……

“甜”的表現各有不同,那都是在明媚與迷茫並存的青春裡最值得被銘記的人或事,選手們的音樂表達建立在對諸如此類的命題的探討之上,也因此就變得更有深度和質感,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花紅酒綠,實際上,他們在表達自己的是屬於這個時代的青春與人生。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音樂是能夠帶給人力量的,這是這種藝術形式一直延續至今依舊最受歡迎的原因,而通過音樂去表達,則是音樂發揮其價值的最好通路。

可以看到的是,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臺上,儘管有迷失和困頓,但積極陽光和向善卻是這幫年輕人身上的共同特質,他們對於生活有著自己的理解,對於家庭也從來不逃避責任,對於未來也有著憧憬和希望。

沒有刻板的說教,也沒有自上而下的灌輸,《明日之子》第二季的這種深度表達更真實也更質樸,對照的是整個時代的年輕群體和他們的社會心理,自然會引發更多年輕用戶的捲入,讓他們也在這種共鳴當中去找尋更多的力量

找到青春化表達的最強邏輯,讓《明日之子》第二季不僅找到了與年輕用戶共振的通路,也找到了在這個時代裡媒介責任和價值傳遞的一個恰當的方式。

为什么说《明日之子2》找到了青春化表达的最强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