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政采全流程電子化平台 京東和用友 「智慧政采」厲害在哪裡?

政府採購關係政府事務管理和公共服務,涉及到社會公共物品和服務採購、財政資金支出管理及國家經濟發展調控諸多方面。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政府採購規模達到3萬億元,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大,政採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近年來,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推動政府採購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政採改革不僅事關政府效率和公眾利益,也是實現“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目標的重要一環,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來,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推動政採改革的頂層設計,政採全流程電子化改革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改革大多數止步於“商品採購電商化”階段,後續流程改革推進難度較大。

據記者瞭解,每年政採金額龐大,僅靠政府自身的力量和資源難以完成,必須要有與政採改革需求相匹配的供應商為其提供服務。但政府採購遍佈全國,各地政採供應商數量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當前政採市場存在許多問題,如許多采購單位仍面臨品類不足、價格高、配送流程不可控問題,監管部門缺少政採全流程監控,供應商物流成本高、承接訂單能力有限等。總體來說,政採供應商的資源和服務能力與政採全流程電子化的改革訴求難以匹配。

京東×用友聯合攻堅政採改革模式,攜手發佈“智慧政採解決方案”

5月15日,京東與用友聯合舉辦“科技政能量”智慧政採解決方案發佈會,雙方發佈業內首個貫通“互聯網+政府採購”全業務、全流程的政府採購服務平臺。“智慧政採”平臺是利用雲計算、大數據、電商平臺技術、財務管理技術等,將事前預算編制、計劃備案,事中線上採購,事後履約驗收、以及國庫支付等環節進行全流程數據打通,並通過技術手段嵌入物流、金融等基礎設施服務模塊,實現政府採購全流程電子化的系統服務平臺。

首個政採全流程電子化平臺 京東和用友 “智慧政採”厲害在哪裡?

京東聯合用友發佈“智慧政採”平臺

京東作為國內領軍的電商平臺,有豐富的商品管理和電商運營經驗,以及基礎設施資源,同時,多年的政府採購服務經驗,讓其對政府的採購流程和需求理解深刻。而用友是亞太區最大的管理軟件和中國領先的企業雲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公共財政管理軟件和服務提供商,在公共財政管理、政府採購等領域具有行業領先的專業、技術、服務、經驗積累。就此,雙方通過優勢互補,讓智慧政採無論從前端的商城系統搭建,到後續的履約流程的設計,以及全流程信息流的打通,都能高效、快速地完成,滿足政採全流程電子化的改革需求。

雙方通過技術與模式創新將前端線上採購與後續履約環節、以及財政付款等系統進行全流程打通,實現政採從採購計劃、商品選購、生成訂單、訂單配送、貨物驗收、資產入庫、電子發票和國庫支付的全流程實現電子化,讓政採各環節的數據和信息流實現實時互通,有效提升政府採購的經濟效益與公共效益,真正實現了政採的降本、高效和陽光。同時,政採全流程監控還有利於政府基於歷史和實時數據安排未年財政採購預算,實現財政採購預算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

由此可見,智慧政採的推出使得政採改革不再侷限於前期政採改革“採購電商化”的“小打小鬧”,而是顛覆了政採行業的服務標準,將有效提升政採服務行業品質升級,推動政採行業現有模式升級,是助推政府採購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PK傳統政採模式,智慧政採彰顯三大優勢

京東×用友發佈的智慧政採解決方案,與傳統政採供應商服務模式相比,存在三大明顯優勢。

一是線上採購優勢,相較於傳統的供應商而言,智慧政採能給政府採購提供更多的商品、服務選擇,政採商城商品信息公開化,便於採購方實時比價,確保政採價格、效率、品質最優。

二是後續履約優勢,與其他電商平臺相比,智慧政採的服務路徑更長,除了提供線上採購服務,更大的亮點是在履約環節納入政採的全流程電子化升級,比如訂單配送環節出庫、配送、簽收信息的實時同步,合同簽收環節的電子合同、電子簽章在線驗收,對賬支付環節的自動支付、自動對賬,資產入庫環節的自動申請入庫,售後服務環節的在線售後與智能客服等等。

三是開放賦能優勢,智慧政採解決方案不僅集聚了用友在財務軟件領域的專業技術優勢和公共財政管理領域的服務經驗,更是傾注了京東成熟的零售服務經驗,包括物流以及金融等多方面資源,高效、便捷、科學的政採流程管理和設計更符合政府需求,且還有很多內嵌的功能模塊資源,賦能政採供應商更好服務政府。

首個政採全流程電子化平臺 京東和用友 “智慧政採”厲害在哪裡?

京東集團副總裁、大客戶業務負責人宋春正

京東集團副總裁、大客戶業務負責人宋春正表示,在政採信息化改革的大趨勢下,京東將長期積累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服務政採改革。就此,京東聯合用友推出智慧政採平臺,通過從信息化建設、系統打通,到模塊化服務和智能管理,給政府採購提供一套高效、便捷、科學的流程管理。智慧政採將服務於政府採購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建設,服務於政府採購需求管理與預算經費標準及公共服務績效標準的科學化,服務於財政支出綜合監管,用科技助力“預算-計劃-採購-支付-監督”全流程電子化,構建政採信息化建設及應用的新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