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1.2萬輛,同比增長111.5%。其中乘用車銷量35.5萬輛,同比增長了116.5%。北汽新能源在上半年的表現同樣是可圈可點,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53598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80%。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北汽新能源旗下EX系列和EC系列車型憑藉節節攀升的銷量,成為北汽新能源在市場中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北汽EC系列,即便在傳統淡季2月份,也依然取得了4120輛的成績,1月、3月、4月的單月銷量均超過7000輛,在5月份甚至還取得了12624輛的好成績。但是在6月份,情況急轉直下,EC系列6月銷量僅有3輛,從雲端直落地面。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知情人士透露,北汽新能源EC系列車型的銷量其實是有“水分”的。之所以造成5月份銷量過萬,6月份險些“掛零”的現象,是為了取得新能源補貼和牌照,很多EC系列車型集中在5月30日和5月31日上戶上牌。這批車型並沒有出售給消費者,而是以“二手車”的形式繼續在終端售賣。因為售價與補貼新政之前相同,並且有終端給予的同新車一樣的質保、售後服務,所以造成了之前銷量大漲、6月銷量猛跌的現象。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眾所周知,今年6月12日,新版《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開始正式實施。新版《要求》中對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補貼更傾向於高里程、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車型,低里程、低能量密度車型的補貼金額明顯減少。

而作為北汽新能源銷售主力的EC系列,其中銷量最好的車型是EC180,工信部里程信息顯示為156公里。在今年6月12日實施補貼新政之後,EC180的國家補貼會從之前的2.52萬直接降為0元。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北汽新能源EC180的廠商指導價為15.18萬元起,在享受完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和企業補貼後,最終優惠後的價格能控制在5萬元左右。5萬元左右的費用,能買到一輛不限行的新能源汽車,這也是大多數人選擇EC180最直接的原因。而一旦補貼退坡,購車成本會大幅度的增加,10萬元左右的預算下,EC180與同級別競品車型相比並不佔據優勢,這就成為了北汽新能源車的一個隱患。而為了消弭這個隱患,北汽新能源在5月份集中進行了“新車變二手車”戰術。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自2009年工信部、科技部等聯合發起的“十城千輛”項目啟動,新能源汽車正式登上了我國汽車市場的舞臺。2004年發改委簽署《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將電動汽車、車用動力電池等新型動力的研究和產業化提上日程。2012年,國務院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隨之落實,一時間新能源汽車市場形勢大好。到2014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7.5萬輛,同比增長324%。3年之後的2017年,新能源車累計銷量超過77.7萬輛,是2014年的10倍以上。到了2018年,為了更好的指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補貼標準進行調整、細化,補貼開始退坡。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為了應對日益嚴格的新能源政策法規和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眾多車企紛紛加大研發力度,以求推出更加符合市場要求的優質車型。隨著政策的調整,新能源汽車品牌之間逐漸拉開了距離。北汽在新能源領域的轉型是相對較早的,並且在新能源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由於一些原因,北汽新能源並沒有將新能源方面的優勢延續下來。

5月銷量破萬6月卻險些掛零 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異動之謎

2017年北汽新能源應收新能源國家補貼27.71億元和地方補貼21.88億元,合計49.59億元。此時2017年北汽系能源的營業收入剛剛突破百億元,也就是說,北汽新能源的營業收入近乎半數都是靠財政補貼來支撐。到了2018年政策開始退坡,北汽新能源不僅要面臨政策補貼減少的危機,還要應對來自其他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的挑戰。

是突破束縛浴火重生,還是就此沉淪重蹈覆轍,這就要看北汽新能源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現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