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01

隱秘億萬富豪

2006年,有一則新聞轟動一時,一位中國企業家以 62 萬美元拍賣價格取得和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當時沒有多少人認識這位神秘人物,他還帶了一個年輕人隨行,正是今天紅極一時拼多多的掌門人黃崢,而這位神秘企業家叫段永平

段永平這個名字不為眾人熟知,下面細數一下我們所瞭解的事。70、80後一代人的童年在他的“小霸王”影響下度過。之後“步步高”打造了一系列熱門的 VCD 和 MP3 播放器,也開始為一些全球品牌製造 DVD 播放機。2016 年,他創立的智能手機姊妹品牌 OPPO 和 vivo 讓全球最大的公司蘋果公司 (Apple Inc.) 在中國市場一舉擠出了前三,同年,蘋果在中國的出貨量也出現了首次下滑。

黃崢把段永平稱為他的人生導師;丁磊至今都很感恩段永平,在接受《商業週刊 / 中文版》獨家專訪時說,影響他最大的人,除了他的父母支持他的創業,還有段永平。

段永平早已退居幕後多年,如此低調,為何又有著如此影響力?

02

從打工皇帝到自立門戶

段永平是江西南昌人。

1977年,正式恢復高考,據統計當時報考要求參加高考的青年多達1000萬人,而最終錄取的人數只有27萬人。從獨木橋上走過來的人至此大多數都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6歲的段永平考上浙江大學無線電系,畢業之後分配到北京電子管廠。

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捧上鐵飯碗,並不代表安心於此,當年就顯露出來段永平敏銳的洞察力,他發現行業技術變革正悄然發生。於是,選擇繼續深造,他考入人民大學計量經濟學系,1988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成為那個時代不折不扣高學歷的“天之驕子”。

時勢造英雄,80年代末,正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改革開放的浪潮給國人帶來巨大的衝擊。改革春風吹滿地,到處都是新奇蹟。草莽英雄,很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都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

段永平走出校門後,追趕著孔雀東南飛的熱潮,奔向經濟前沿地帶廣州。憑藉高學歷,很快出任出任怡華集團下屬企業日華電子廠廠長一職,這就是日後“小霸王”前身。

他接手廠子時,是一個年虧損200萬元的爛攤子。要改變,需要做一些冒險。遊戲在當年絕對是被認為不務正業的行當,段永平卻看中了行業機會,並下決心徹底轉型,專攻遊戲機。1993年,誕生了後來家喻戶曉的“小霸王學習機”。並以此扭虧為盈,締造當年的銷售傳奇。

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只可惜,段永平在公司只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在怡華集團否決了他提出的股權分配改革建議後,段永平決定提出辭呈。抽空幾乎所有中層幹部,在東莞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跟著他出來創業的六個人裡就有後來OPPO的創始人陳明永、vivo的創始人沈煒和步步高現在的CEO金志江。

小霸王陷入困境,僅兩年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段永平基本的商業邏輯

後發制人,專注產品,著重營銷,線下銷售。步步高完全複製這套打法,實踐證明,他是成功的。

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03

低調退居幕後轉做投資人

2001年之後段永平便定居美國,做起了幕後甩手掌櫃。其實是選擇另外一個角色——投資人。搜狐、新浪、網易等當年的互聯網公司均有段永平的身影。

做投資機緣與他讀到巴菲特的書有關,在書中讀到了巴菲特的理論,“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在買這家公司,買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雖然段永平是做實業出身,但是他意識到,投資的理念和他創辦步步高的理念差不多,就是選擇自己看得懂又信任的公司。

2001年底恰逢美國證券市場的低谷期,網易創始人在這個時候找上門來,原本想要賣掉公司的丁磊,把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跟段永平說了。做遊戲起家的段永平,看中丁磊個人能力說:“你有錢、有方法,為什麼不回去好好努力?”

對丁磊而言,這席話是當頭棒喝。對,為什麼不好好地把網易經營好?於是他打消了出售的念頭,網易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當時段永平以低於一美元的價格買入200萬美元網易股票,幫助丁磊渡過難關。2003年10月,網易股飆升到70美元,手中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漲了五十倍以上。

OPPO、vivo、拼多多的幕後老闆:段永平一個低調的企業家、投資人

04

堅持做對的事情,並努力把事情做對

段永平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在網易博客上一直寫文章,涉及投資、企業經營等多個方面。總結以下幾點,希望我們能從中學習到他的經營、投資理念。

  1. 1、堅持做對的事情,並努力把事情做對

這一點是他在極少的演講和訪談中不斷重複的觀點。

首先,要清楚的知道“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的區別。

什麼是做對的事?比如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的大咖,段永平認為:蘋果以消費者為中心,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是在做對的事情,做事有原則。把事情做對,是指在正確的原則下,找到正確的做事方法。

無論是誰,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都是有可能犯錯的,好像也沒聽說哪個所謂成功人士沒犯過錯。把事情做對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犯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2、投資基本原則:不懂不投

這一點與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一樣的。段永平提到巴菲特在和他吃飯時,和他說價值投資的根本準則就是don’t do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不懂不投。

  • 投資就是買未來現金流。
  • 所謂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來現金流。(做對的事情)
  • 所有所謂有關投資的說法實際上都是在討論如何看懂現金流的問題。(如何把事情做對)

3、看懂公司的商業模式

以蘋果公司為例:

蘋果最厲害的是現在這個平臺以及生意模式,以我的水平我看不出誰能打破他。巴菲特說的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 with right people, at right price這三點在蘋果上體現的非常充分,拿著能睡好覺。

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指的就是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強大的企業文化上。本人喜歡蘋果生意模式的很重要的一點來自於自己在消費電子20多年的體驗,蘋果是我一直夢寐以求但似乎難以達到的生意模式,現在居然可以就這麼實現了,why not?

——段永平2011年博客文章

4、想保持企業基業長青,一定要建立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能夠管到制度管不到的東西的東西。所謂好的企業文化大概指的就是“利潤之上的追求”,但“利潤至上”絕不可能成為好的企業文化。

5、用戶需求滿意度的差異化

段永平認為的差異化指的是用戶需求滿意度上的差異,絕對不僅僅指的是外觀。產品的差異化不是指的所謂的“與眾不同”,而是指“與眾不同”的東西正好是用戶需要而其他人沒能夠滿足的東西。

當一個產品找到的“差異化”正好是很多很多用戶需要的東西時,那這個產品大概就很成功了。“差異化”的東西是在不斷地變化的,當大家(很多公司)都有了的“差異化”就會變成基本需求。有時候好的產品的“差異化”東西不一定需要很多,有時候哪怕有一個也會讓公司(或產品)很成功。

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一個企業的超額利潤只可能來源於兩個方面:持續的產品差異化和壟斷。

為人低調的段永平不僅是成功的實業家、投資人,還是慈善家。

曾有人問他,以成功者的角度有何忠告和建議,他回答道:“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享受生活’,那是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

《名物志》為您講述更多值得學習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