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報》同仁錄:魚訊

魚訊,1920年(一說1919年)生,陝西白水縣魚家河人。中共黨員。國家一級編劇。

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調紅二方面軍戰鬥劇社當演員,1949年任西北藝術學校戲劇系主任兼實驗團團長,次年任西北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1953年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局副局長,1955年任陝西省文化局局長、黨組書記。

之後,任省文化局領導小組成員、劇協陝西分會主席、省政協常委、文化組長、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常務理事等職。

創作劇本有《水災》《豐收》(合作)《陳鐵茂報仇》《棉籽問題》《保衛延安》《女巡按》等,著有《戲劇概論》《斯坦尼表演體系教材》等。

政協陝西省第四、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8年1月1日,陝西省文化局主辦的《陝西文化報》(週報)在西安創刊,4開4版。編委會主任魚訊。

《白水縣誌》序

我熱愛祖國,熱愛黨,更熱愛生我養我的故鄉。

白水縣新編縣誌,在中共白水縣委、縣政府及縣誌編纂委員會的領導下,經過全體工作同志的幾年努力,終於成書出版和讀者見面了,這是白水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白水人民社會主義建設繼往開來的一件大事,是值得慶喜的。

白水縣位於渭北黃土高原,洛河之濱,總面積986平方公里,海拔466米~1,548米,雨量較適度,氣候較溫和,四季分明,宜農宜林,宜草宜牧,是個好地方。

白水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陶土、石灰石、青紅砂等,已經開發和將要開發,為國家和人民造福。

白水雖是一個只有22萬多人口的縣,但她在陝西卻是歷史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縣份之一。她的歷史悠久,建置始於戰國秦孝公十二年(350),到1983年已達2,333年。白水很早就有較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科學文化,以及重大發明創造。倉頡造字、雷祥能醫善陶、杜康造酒等,世代傳頌,尊稱“鼻祖”。還有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數十處遺址和歷代遺留下來的大量文化古蹟、建築、墓葬等,都凝結著白水人民的智慧,反映了白水人民豐富的創造力。白水人民世世代代,刻苦耐勞,勤樸節儉,忠誠老實,勤奮耕耘,著稱於世。

白水人民富有革命精神,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對於社會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過一定的貢獻。明天啟七年(1627),白水農民王二,先於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王嘉胤起義造反,揭開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清朝末年(1911),曹世英、高峻等,響應辛亥革命和陝西獨立運動,在白水殺官舉義,打出了秦隴復漢軍的旗幟,後在“護國”、“護法”戰爭中,高峻以西北護國軍總司令、以孫中山委任的西北護法軍總司令名義,在白水宣佈起義,並兩次發佈檄文,積極開展“反袁逐陸”、“反段倒陳”的鬥爭。爾後,高所部編為于右任領導的陝西靖國軍第五路軍,開始了新的戰鬥歷程。

在漫長的民族民主革命戰爭中,白水人民前仆後繼,參軍參戰,擁黨愛軍,支援前線,功績卓著。民國二十年(1931),白水就有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活動,二十三年(1934)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並通過自己的黨員向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教育。民國三十六年(1947),當人民解放戰爭由防禦轉向大反擊的時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配合下,中共白水縣工委的負責同志,以所部縣保警隊、預備隊,於縣城舉行了武裝起義;次年3月,又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次解放白水。同時,開展游擊戰爭,配合人民解放軍作戰,歷經大小戰鬥百餘次,對白水建立新的地方政權,對解放關中、西安,進軍大西北,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白水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30多年來,雖然由於“左”傾失誤,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付出了不少代價。但白水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是顯著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撥亂反正,否定“文革”,落實政策,轉移工作重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更快,成績更大,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農、工、商、建(築)、運(輸)業經營效益提高,初步建立了以煤炭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初步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這些成就,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對搞好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編的《白水縣誌》,既記載了白水從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史實,更詳實、準確地記載了建國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史料。它是白水人民在各個不同社會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鬥爭的總結;是人們認識白水、瞭解白水的教科書,也是白水人民繼往開來,建設兩個高度文明的百科全書。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偉大變革時代。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熱愛和尊重自己的歷史,但絕不能把歷史作為包袱,束縛我們前進的手足。我們要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舊思想、舊觀念,把我們從傳統的自然經濟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小農經濟中解放出來,從封建的宗法觀念中解放出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從實際出發,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性,搞好全面改革,把白水建設得更好。讓我們奮起騰飛,奔向更美好的未來吧!

魚訊1986年10月於西安

(魚訊系原陝西省文化廳廳長,現任陝西省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第三屆理事、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陝西分會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