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村那些事……

英雄樹與老黃牛

“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在南平村村落中就有這麼一棵“英雄樹”,即我們常說的木棉樹。關於這棵木棉樹的來歷,有著一段小故事。

相傳,一百多年前,南平村裡有一位林姓男子,年過四十卻一直未得子嗣。他的母親和妻子日日求神拜佛,祈求上天眷顧,賜他們一子。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裡的仙人對他說,村裡最高的山上有一棵奇樹,它的樹皮是彩虹色的,女人用其樹皮煮水泡澡後就有望傳宗接代。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和妻子一起上山尋找奇樹。他們從山腳找到山頂,從山的南面找到山的北面,從旭日初昇找到夜幕降臨,但不曾遇見夢中的彩色奇樹。他們垂頭喪氣準備回家去了。走到山腳,經過一方池塘時,他們聽到陣陣悽慘的“哞哞”聲。他們聞聲而去,發現池塘邊上躺著一隻老黃牛。老黃牛其中一條腿受傷了,血流了一地,彷彿是被什麼兇猛的動物咬傷的。妻子見狀,心疼地撫摸著老黃牛,輕聲說:“老牛呀老牛,別怕,我們來幫幫你!”她從裙子上扯下一塊布條,給老黃牛包紮傷口。同時,她的丈夫在路邊摘來一些青草,放在老黃牛嘴邊。幫助完老黃牛之後,他們夫婦二人繼續趕路回家。他們到家時已夜深人靜。

南平村那些事……

七天後的早晨,天微微亮,勤勞的妻子便起床勞作了。當她走出家門時,她驚訝地發現一頭老黃牛徘徊在她家門前。而這正是她和丈夫先前在山腳池塘邊救過的那頭老黃牛。這一天,老黃牛一直跟隨著這位妻子,形影不離。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時,這位妻子結束勞作,回家去了。老黃牛也跟著她走。走到家門時,妻子對老黃牛說:“老牛呀老牛,謝謝你陪了我一整天。現在天色已晚,你回去吧!”老黃牛搖搖頭,低聲哞哞叫,久久不願離去。她的丈夫見狀,說:“看來它是想留在我們家,那就讓它留下吧!”他拾來一根結實的木棍,將其固定在屋旁的土地上,以拴住老黃牛。從此,老黃牛成為了他們家中一員,村民們都說這老黃牛是來報恩的。

每天,老黃牛都跟這對夫婦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夫婦每天都帶老黃牛去吃很多的青草,老黃牛勤勤懇懇地犁地,幫這對夫婦減輕了不少工作。有時,夫婦也會把老黃牛借給其他村民,幫助他們耕田。很多村民都和老黃牛一起勞作過。大家經常和老黃牛說話,而老黃牛總會應和著哞哞叫。

不知從什麼時候,這位妻子的肚子一天一天鼓起來了。後來,村裡的老郎中告訴她,她有喜了!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不僅僅是她一家人高興,整條村子都歡喜起來。幾個月後,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裡,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了。男嬰的第一聲哭聲響徹了整個山谷村莊!

小寶貝一天天長大了,他開始學說話時總喜歡對著老黃牛咿咿呀呀地叫,老黃牛總會甩甩尾巴,輕聲哞叫。他們彷彿在用自己語言溝通著,有趣極了。小寶貝長成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了。他最喜歡和老黃牛一起玩,每天都會牽著老黃牛去田地裡,去樹林裡,去山上。有時,他會騎在牛背上,讓老黃牛馱著他到處晃悠。

有一天,小男孩像往常一樣牽著老黃牛,穿過樹林,經過田野,來到山坡上。在山腰上的一棵大樹下,他們停下來歇息片刻。風輕輕地吹著,陽光也正好,真舒服呀!突然,老黃牛激動地哞叫起來。原來,有兩頭大山豬盯上小男孩了。只見兩頭山豬身披灰黑色長毛,向上翻轉的大獠牙顯得格外突出。小男孩害怕地躲在老黃牛後面。山豬一步一步靠近,老黃牛眼睛瞪得大大的,眼裡彷彿燃燒著一團火。它的前腿微微彎曲,似乎已經準備好開展一場生死搏鬥,誓死保護小男孩。兩頭山豬飛快地撲了過來,老黃牛用它堅硬的牛角狠狠地還擊。山豬的獠牙實在太厲害了,老黃牛很快就多處受傷,鮮血直流。但老黃牛依然堅持戰鬥,不遺餘力。兩頭山豬同時兇猛地撲向老黃牛,老黃牛不慎倒地,撞在樹下的大石頭上。老黃牛拼盡最後一絲力氣,一腳把其中一頭山豬踢飛了。那頭山豬撞在樹上,倒下後無法動彈。另一頭山豬憤怒地和老黃牛對峙了片刻,最後逃走了。此時的老黃牛已奄奄一息,它的血染紅了那塊大石頭。小男孩抱著老黃牛傷心痛哭,老黃牛用牛角輕輕地碰了碰小男孩的臉。趴在老黃牛身上的小男孩忽然聽到從牛的身體裡傳來聲音,那個聲音微弱地講了一句話:“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的!”話音剛落,老黃牛氣息已盡。

又不知過了過久,那根原本用來拴老黃牛的木棍竟然生根發芽了,村民皆驚歎不已,深信這是個好兆頭。時間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過去了,木棍變成了小樹苗,逐漸長成參天大樹。村民們都說,是老黃牛化作一棵大樹,繼續守護著這戶人家,守護著整個村莊。

每年二三月,村民們都可以看到滿樹紅花,百鳥齊聚在木棉樹,好一派熱鬧景象。待花落之時,村民們更是歡喜,紛紛在樹下收拾墜落下來的木棉花,將其曬乾,用來煮粥或者煲湯。孩子們則喜歡將拾得的木棉樹花用草繩串起來,或掛在脖子上,或掛在家裡,如獲至寶。夏季,木棉樹的果實成熟了,果莢開裂,果中棉絮隨風飄落。空中棉絮朵朵,如六月飄雪,另有一番趣味。

上百年過去了,這棵木棉樹久經風霜,挺拔依然。如今,估計五六個成人一起手牽手才能圍抱住它的樹幹了。這棵高大的木棉樹彷彿一位真英雄,世世代代地守護著這一方土地。它用春日裡的一樹火紅告訴人們,生活充滿希望,充滿幸福。

磨谷石

記者跟隨張雲飄老伯到下一個傳說目的地,一路上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步履蹣跚,但似乎一點也不覺得累,激動地和記者說著他小時候聽過的故事……

那一年因大旱饑荒,村裡一年都沒有好收成,種的農作物都顆粒無收。全村人都在愁這過冬的日子怎麼熬,再這樣下去會鬧出人命的。村裡能吃的東西都吃完了,就連路邊的樹皮也吃得所剩無幾,留下光溜溜的樹幹。眼看就要到了全村人生死攸關的重要關頭,一天,村口出現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老人看到村裡的景象,產生了憐憫之心,並對村民說在村的東邊山腰上有兩塊疊起來的大石頭,叫磨谷石。只要對這兩塊石頭說一些吉祥的話,磨谷石就會自轉,就有穀物產生,這一個法子可以保全村衣食無憂。說完那老人就飛昇上天化成一縷青煙飄走了,全村人都認為這是活菩薩顯靈了,紛紛對活菩薩行了叩拜之禮。

南平村那些事……

南平村的村民們找到了兩塊疊加起來的大石頭,這就是活菩薩所說的磨谷石。兩塊石頭圓圓的疊加在一起,有點像一個葫蘆上小下大。一位村民為了驗證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迫不及待地對磨谷石說,“磨谷石吉祥!”只見上面的石頭開始緩緩地轉動,真的像石磨那樣磨豆子。不一會兒,竟從兩塊石頭的縫隙間出現了一小把米,村民們都很驚訝,於是大家紛紛效仿剛才的村民說“磨谷石吉祥”,隨後源源不斷的大米從石縫中流出來,這可把村民都樂壞了,大家都下山回家拿上自家的籮筐、水桶和一切能盛米的容器上山裝米,忙得不亦樂乎。是磨谷石在危難的關頭救了全村人,讓他們免飢捱餓。

從此,南平村的村民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要是誰家的米缸沒米了,就會上山討米,但是好景不長,天天等著吃米的村民什麼也不做,滋生了很多好吃懶做的人,漸漸地這條村的懶人越來越多。一天白髮老人又路過此地,見此現象,後悔當初自己的所作所為,很是內疚和憤怒,就收回了磨谷石的法力,神石一下子就變成了普通的石頭,這樣村民們就老老實實的靠自己雙手下地種田。

張老伯的故事講完了,我們也來到了磨谷石的地方。記者看到了張老伯提到的磨谷石,它真的很像一個巨大的石磨。上面的石頭寬五米,下面的石頭寬七米。我們正欣賞這塊磨谷石的時候,石的周圍突然多了很多蜜蜂,張老伯感觸說:“什麼時候多了這麼多蜜蜂了,我想磨谷石應該想告訴我們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吧,這就是要告誡我們南平村的村民就應該像蜜蜂一樣勤勞啊。”

龍眼樹與仙女桂圓

南平村有一棵200多年的龍眼樹。它的樹幹是中空的,整條樹幹長滿了大大小小拳頭狀的結瘤。枝杈曲折向上,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樹的主人是今年八十多歲的老人林耀池。打記事起,這棵龍眼樹就長在他家院子旁邊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林耀池有一個祖上名叫林樹堯。林樹堯對植物很感興趣,很喜歡研究花草樹木,每天就在自家的院子悉心栽培花草,把它們都當成自己的寶貝。後來他用自己的所有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來的錢,開了一個花卉園,做起了賣花的小生意。

林樹堯的小生意做得火紅火紅,村裡的人都找他買花。就連隔壁村村民都知道他種的花很靚,也過來找他買花。林樹堯人很好,熱情大方,每次有客人來買花,他都熱情招待。有一天,隔壁村來了一位官家打扮的客人,想要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花。他說只有獨一無二的花,才能體現他達官貴人的尊貴身份,並承諾,如果真的能找到這種花朵,就送他一袋金子。林樹堯聽了很是興奮,雖然花卉園的生意做得不錯,但是培育這些花草樹木成本也大。他為之心動,如果有了這筆錢,他想把他的花卉園擴大經營。

其實林樹堯很久之前就聽說在村子東南50裡的龍眼山的懸崖峭壁能找到奇花。翌日,林樹堯踏上尋花之路,騎著他的馬車日夜兼程來到了懸崖腳下,尋找他想要的奇花。懸崖邊上一片寂靜,長滿了各種樹木。山上峭壁難行,但是也阻擋不了他尋找奇花的心。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看到了一棵長在懸崖邊上的奇花。它拳頭般大小,呈現出淡淡的黃光,散發著誘人的芳香。林樹堯小心翼翼地爬上懸崖準備採摘,結果一不小心,右腳滑了一下,整個人滾了下山……

當林樹堯醒來的時候,發現眼前站著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身處一間木屋。原來是這位女子救了他。但是神奇的是自己身上竟然一處傷痕也找不到,不遠處的桌上還擺放著他當時在懸崖時看見的奇花,原來這位女子把奇花采回來了。林樹堯得知女子名叫桂圓,父母早逝,獨自居住在小木屋裡。林樹堯在她臥房休息,兩個人漸生情愫,林樹堯決定把桂圓帶回家娶她為妻。

回到南平村,林樹堯立即向此前那位官家打扮的客人送上採摘回來的奇花,客人見到奇花後甚是歡喜,並兌現了承諾,送給了他們一袋金子。拿著這袋金子,林樹堯和桂圓成了婚,婚後林樹堯教桂圓養花種樹,桂圓為他生兒育女,小倆口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這對鴛鴦,真的羨煞旁人。然而上天看到了這一切,原來桂圓是王母娘娘的其中一個女兒,在她私自下凡的那天,剛好碰到跌落山崖的林樹堯,於是施展法術將他接住,使得林樹堯身上一點傷也沒有。但因為私自下凡觸犯天條,王母娘娘要把桂圓抓回去,林樹堯傷心欲絕。經過眾天神的議論,為憐憫林樹堯,同時又能起到警示作用,王母娘娘忍痛將桂圓變成一顆種子,留給了林樹堯。

林樹堯將種子種在花園裡,他日日夜夜的和這顆種子說話,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種子長成了一棵龍眼樹。此樹枝杈都向上生長,彷彿用手在庇護著瘦小的林樹堯。多年過去了,林樹堯早已去世,但後人都說這棵龍眼樹就是仙女桂圓的化身。

南平村那些事……

金鴨獻瑞

相傳在兩三百年前,南平村夏天的一個夜晚,天氣炎熱聒噪,炎熱的風夾雜著泥土的味道微微拂過,那時沒有電風扇,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從家裡出來乘涼。天氣雖然很熱,但是村裡的大人們在聊天,小孩們在打鬧,一家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突然,蟬鳴聲、說話聲、打鬧聲在同一時間聽不見了,萬物寂靜,村民們集體暫時“失聰”,大家都驚慌得停下了手頭工作。只見從天空中降下一道金光閃閃的亮光落在南平村東邊的半山腰上。剎那間,金光消失了,隨即,村民們聽見剛才出現金光的地方發出巨大的聲響,這聲響就像鴨子叫聲。斷斷續續,“嘎嘎……嘎……嘎嘎”。大家對這鴨叫聲議論紛紛,為什麼山裡會出現如此巨大的鴨叫聲?

大家按捺不住好奇心,都想知道是不是有一隻大鴨子在山裡頭?這聲響可能與剛才出現金光的地方有種密不可分的關係。於是膽大年輕力壯的村民都上山尋找這鴨聲。大家跑遍了整個山頭尋找了一個晚上,都找不到這鴨聲的聲源,但是卻能斷斷續續聽見“嘎嘎嘎”的聲音,第二天,太陽緩慢升起,黑色的天空剛剛亮起來,昨晚離奇的鴨叫聲頓時成了全村人討論的熱點。有的人說山上肯定住了一位鴨仙,有的人說這突如其來的鴨叫聲肯定和村裡的風水有關。

南平村那些事……

不知道過了多久,村裡的人也不再議論此事了,事情逐漸平息下來。一天晚上,有一位村民上山路過曾經發生過金光的那座山,走在林間的小道上,只見遠處的山林中若隱若現發出微弱的金光,頓時那村民想起多年前那樁離奇的“金光案”,想一探究竟,這金光到底是從哪裡發出來的,他在黑暗中隨著光源的地方慢慢摸索前進,越來越靠近那光源,就能聽見潺潺流水聲。他來到了山裡的小溪旁,藉著月亮微弱的夜光想看個究竟,“莫非水裡有東西?”這村民很疑惑地想,只見從山上流出一條小溪一直流向下游的一個大水坑,突然大水坑水中出現一道金光,在底下游動,他斷定金光就是從這個地方發出來的,想走向前去,沒等他走近,那金光閃閃的東西似乎要浮出水面。頓時,他很膽怯,生怕突然從裡面跳出一個大怪獸,於是他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藏了起來。

一團金色的東西浮出了水面,悠長的脖子,發光的羽毛,每一片羽毛都是這樣的美麗。它遊走在的水中央,偶爾把頭潛入水中,偶爾扭頭梳洗自己的羽毛,歡快地在大水坑裡玩耍。村民兩眼放光都看傻了眼,“這就是鴨子啊,金鴨乸,這天下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鴨子?”他激動地說。金鴨乸玩耍之後,上岸了,抖了抖身上的水,濺出來的水花,就像金子般掉落在地上,隨後才變回原來水的顏色。它慢慢地走到了大水坑東南面的不遠處,那裡有一塊巨石,形狀如巨大的金色茶壺,直徑大概四五米,高三四米,和家裡普通的茶壺形狀是一樣的,金茶壺靠近壺託的地方開了高一米的小門,只見那金鴨乸從那小門進去了,村民激動不已。心想這金鴨乸一時之間可能不會出來,就記住了這個地方,跑下山告訴村裡的人。

南平村的村民聞訊,大家對這件事又好奇起來,火速來到了金茶壺的地方,卻見金茶壺不再發亮了,變成了一塊茶壺形狀的普通大石頭,“茶壺”上的那個小門也變成了石頭上的裂縫打不開。有的村民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大石頭啊!”有的村民又說,“難道石頭裡面有金鴨乸?”村民們在“茶壺”周圍議論紛紛,都想鑿開大石頭看個究竟。正當村民們把斧頭、鐵鍬、繩索拿上來,準備鑿開的時候,從遠處傳來了聲音,“且慢!且慢!”只見山腳下上來了一位和尚,對村民說:“莫要鑿開石頭,此石乃金鴨棲身之處,金鴨是天上神寵,不得無禮。”淳樸的村民知道這是神鴨居住的地方,都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對“金茶壺”叩了叩頭,表示敬畏,便下山去了。說來也奇怪,自從經過了金鴨乸的事情後,南平村的環境越來越美,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大家都說是“金茶壺”和“金鴨乸”保他們南平村的平安。

南平村那些事……

從此,南平村的村民誰也沒見過“金鴨乸”的真身,到現在依然能看見“金茶壺”屹立在半山腰,它是南平村的鎮村石,保護著這裡的每一方水土。

南平村那些事……

後記:南平村的傳說來自該村年過七旬張雲飄的敘述,張老伯帶領記者到“金鴨乸”的棲身之處“金茶壺”,告訴記者他小時候最喜歡到“金茶壺”旁邊的大水坑嬉戲玩耍,洗澡、捉小魚、摸田螺,說是他們兒童的樂園,因為他和他的小夥伴一直想見見傳說中的“金鴨乸”。童年總是充滿著幻想,他們幻想著有一天“金鴨乸”會再次來到這個地方和他們玩耍。據張老伯介紹,一下暴雨的前兩天的晚上,山下總是傳來莫名其妙的鴨叫聲,村民們認為一定是“金鴨乸”回來了,這鴨叫聲可以給他們帶來祥瑞和平安,但是到建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無論晴天還是陰雨天,村民們再也聽不見山裡傳來鴨叫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