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處「圈粉」無數,如今的東協到底有何魅力

東盟的“朋友圈”又擴大了!這一次迎來了來自南美和中東歐的朋友。

有媒體注意到,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於8月1至4日在新加坡舉行,這次的外長會議可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此次加入東盟“朋友圈”的有阿根廷、伊朗兩個國家。據公開的消息稱,兩國將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同時,土耳其也將首次與東盟輪值主席國新加坡和秘書處舉行三邊會談。

事實上,東盟近年來在國際上都是各國爭相“圈粉”的一大地區,不少國家都積極推進“向東看”的外交策略,這其中除了有亞洲的“近鄰友人”中國、印度和日本,還包括沙特、法國、俄羅斯和美國等“遠道而來”的朋友。

據媒體盤點,沙特國王薩勒曼2017年3月率領1500人的豪華代表團,搭乘20餘架飛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亞洲六國之行,豪華陣容引人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年3月完成對印度進行了首次訪問,他還表示要加強同包括越南在內的更多亞洲國家的關係;7月30日,美國宣佈將向印太地區提供1.13億美元的投資,用於新技術、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還計劃在未來給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新的安全援助……

一時間,為何這麼多國家都選擇接觸東盟?東盟又憑藉什麼優勢吸引瞭如此多的關注?

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教授李金明在接受參考消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東盟有兩大優勢,助其成為世界各國爭相關注的地區。

李金明說,首先,東盟國家身處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從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戰略”以來,印度洋和太平洋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區域。而東盟國家所處的位置正好被“印太戰略”覆蓋,因此東盟的國際戰略地位自然也被提高。同時,東盟國家地處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通道,為東盟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價值。可以說地理位置是東盟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優勢。

李金明介紹,其次,如今東盟國家決定把彼此間的海域爭端擱置一旁,各國都專心發展經濟。東盟10國人口超過6億,人力成本低廉,資源豐富,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這些因素都幫助東盟國家所在的地區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市場之一。這自然就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加速了他們與東盟國家間的貿易往來。

可以想象,一個經濟上富有活力的東盟,必然會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而作為東盟的鄰居,中國與東盟發展夥伴關係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今年也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

李金明說,如今東盟國家也在逐漸向中國靠攏。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東盟國家的歡迎與肯定。中國在部分東盟國家進行的援助與項目合作已經表明,如今中國和東盟已成為重要的發展夥伴。

就像中國外交部8月2日發文所說的那樣,中國和東盟關係從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從快速發展的成長期邁入提質升級的成熟期,可以說,中國—東盟關係進入了全方位發展的新階段。這是雙方的幸運,也是地區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