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聖地說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喀拉拉邦

Saying:

隨著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映,印度因為“世界藥廠”的身份被再次推到大眾面前。一提到印度,大家腦海中浮現出的詞可能是:髒亂、貧窮、犯罪,似乎帶著固有的消極屬性般令人不適。泰姬陵、恆河水,這些印度著名的景點在互聯網社會的全方位曝光下,讓大眾看到它們不同於書籍和電影中真實而狼狽的另一面。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的恆河,是印度人民心中神聖的母親河,也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河之一。

但是,拋開這些髒亂差的標籤,印度,也有潔淨美麗的聖地。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喀拉拉是印度最南部的一個邦,很多印度人都沒有去過,在喀拉拉邦執政的是印度共產黨。和大眾普遍印象裡髒亂嘈雜的印度不同,這裡是清麗的水鄉,街道因為突然冒出來的茂密的椰子樹而顯得很清爽。

回水泛舟,米船上的冥想

喀拉拉邦最吸引人的旅遊項目,莫過於“回水泛舟(Backwater Tour)”。所謂“回水”,就是縱橫交錯的水網地帶。在印度的版圖上,喀拉拉邦位於西南部的一條狹長的地帶,夾在拉克沙海與西高止山脈之間。發源於西高止山的41條河流,蜿蜒曲折地流向大海。這些河流的流量都不大,一年的大多數日子裡顯得溫順安寧,碧如翡翠。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多數河流似乎都並不急於入海,而是在很多地方與海岸線平行,最近的地方不過相隔三五米,構成河水海水隔沙丘相望的奇特景象。季風到來時,海水鋪天蓋般地越過海岸線注入河中;風過雨起,河水暴漲時,便又會慌不擇路,奔海而去。一年年週而復始。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喀拉拉邦的水網地帶,清新明麗的風景彷彿是遺世桃園中的景象。

在“回水”之鄉,當地人把當年運米的小船改造成供遊客穿行水網的“船屋(Houseboat)”,仍然沿用舊名,就是令人一見鍾情的“米船”。用茅草和竹枝搭成的船篷古樸、清雅,遠遠看去,如同漂在一脈淨水上的野村田舍、桃園草廬。

喀拉拉的自然美景無與倫比,人情練達、古風猶存的民風也頗令當地人引以為傲。這裡的人民友善而充滿活力,受教育率在全印度位居第一。雖然整個印度的婦女識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識字率已高達95%,印度其他地區常見的重男輕女現象在喀拉拉邦很難尋到蹤跡。“民眾科學運動”的科學家們自豪地說:“在喀拉拉,沒有人不讀報,沒有人不談政治,沒有人不唱歌。”

飛鳥掠過水麵,回水泛舟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從科伐蘭海灘前往米船巡遊的起點——科倫姆,再出發前往科欽。進入這個城市,才是真正到達了喀拉拉的心臟,而在印度人的心裡,喀拉拉是“神的私家園林(God's own land)”。

下午的光線很美,看著一條小巧的米船劃過水面,全無聲息,波浪散開又合攏,像一個淺淺的微笑。

印度的螃蟹個大肉滿,價錢便宜,可以一連幾天都吃得相當滿意。在晚風吹拂的庭園裡,看著流淌的河水,夜裡用燈光誘捕水產的漁船、搖曳的樹影,椰林深處的鳥鳴聽上去像孩子的笑聲。

可以把船開慢點兒,少用一會兒馬達,多用幾陣竹篙撐船,更悠閒地欣賞風景,Backwater的晚上,確實很美妙……

看著晨光下熙熙攘攘的市場,心情會莫名地明朗,那是最真切地流淌著幸福感、溫存著的角落。清晨的時刻,從寂靜到慢慢升起生機,整個世界慢慢醒來的那個過程,那個動作,總是讓人怦然心動。旅行途中,迫不及待地期盼著凌晨,總是在第一縷微光亮起之前,就揹著沉重的攝影包上路。

在船上過夜,讓船慢慢開,讓時光慢慢隨水流。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令人一見鍾情的“米船”。用茅草和竹枝搭成的船篷古樸、清雅,遠遠看去,如同漂在一脈靜水上的野村田舍,桃源草廬。

生命,值得一笑

觀光旅行有點像看電影,乘坐米船旅行則像是聽音樂會,更舒緩,更簡單,也更情緒化。觀光時候一味接受的頭腦這時候開始遊離,開始有了念頭,聽到、問到、觸到南印度的花香、水的氣息、魚鷹的叫聲、從水裡突然冒出來的船民的笑聲和揮舞的雙手。你會想:為什麼簡單地向遊船揮揮手就會讓他們這樣快樂?他們活得開心真是容易,如果說活著就是為了開心,那就揮手吧,如果說大笑就是快樂,那就大笑吧。怪不得印度的孟買會有一個很有創意的“大笑俱樂部”,一群人聚在一起沒來由地大笑,想來這些人也許是明白既然快樂越來越稀有,不如直接大笑,何苦等著那些“值得一笑”的事情來到?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撐篙的老船長

米船靜靜地漂著,全無計劃,抵達目的地之前,有滿滿一船的過程,整條河盈盈一水。

茅草蓋頂的小船靜靜地停在水面,坐在船頭的平臺上,有那麼一陣子,感到似乎這才是自己一直尋找著的想要過的生活。夕陽走在回家的路上,它的光芒也變得如同家人刻意留在門廊下的那盞昏黃的燈火;穿著白襯衫的父親騎著自行車,帶著放學的女兒穿行在窄窄的河堤上,小女孩兒興高采烈地講著學校的軼事,在回家的路上留著遠遠的一陣歡笑聲;幾個黑瘦的小男孩動作誇張地撲通通跳進河裡,把最後幾隻不願意回窩的鴨子趕到河邊,河面上密密匝匝的水葫蘆被孩子們划水的手腳蕩起一層層翠綠的波紋;划著槳的漁民收起了網,扛著鋤頭的白髮老人停下回家的腳步,好奇地看著網裡的漁獲,對一條有手臂粗細的鯰魚露出微笑……母親也正在自家的灶臺前生起了火,準備餵飽自己那一群孩子。踩著溼滑的小橋在夜晚即將到來的時候走回遠處的船屋,背後升起嫋嫋的炊煙,迴響著水牛低沉的吟詠……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那個晚上,連上帝也醉了,把滿天的繁星和地平線上焰火一樣的閃電一起打翻在我們面前。

“啤酒免費,風景也免費。”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印度水鄉的夜晚,所有載著乘客的“米船”都在同一時間停航,為的是保護村民的漁網和風景的寧靜。

—·—

圖文出自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印度圣地说丨生命,值得一笑

排版 | 沉吟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