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物種,她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是年齡在30至45歲之間,在職場和家庭間費力周旋、在婚姻和生活裡努力拼殺的超人。這個物種的名字叫中年女人。

這個物種的共同特點是:擔任多重重要的社會角色。社會對這個物種的共同要求是:她必須是一個好女兒,照顧父母身體,陪伴老人左右。她必須是一個好妻子,溫柔賢惠,知書達理,進則洗手作羹湯,出則賺錢上廳堂。她必須是一個好媽媽,心甘情願懷胎十月,嘔心瀝血相夫教子。她還必須自律自愛,自強不息,美麗可愛。作為這個物種的一員,私認為,只要把其中一個角色做到極致,就已經很不容易。但普遍社會價值觀對這個物種的要求,卻超乎尋常的高。

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去年朋友圈瘋傳一篇文章,《男到中年不如狗》,渲染標榜著中年男人的種種不易。實際上,中年女人的苦,比男更甚。知乎上有個高讚的評論:中年女人的生活到底有苦?最高讚的回答是:“凌晨三點醒了,生孩子後就容易起夜,躺在靜靜的夜裡,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面。多希望有人為我擦去眼淚,但是沒有,父母老了,孩子大了,愛人冷了。多想有人抱我一下,但是沒有,很早之前就沒有了。”面對花費越來越多、積蓄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差、壓力越來越大的現狀,面對精力下降、事業瓶頸、婚姻困局、家庭矛盾、子女安危…的種種威脅。累,是中年女人的普遍心聲。但不管怎樣,每天的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新的一天,也不是你不願意迎接,它就會推遲到來。生活的重重壓力,更不會因為你的虛弱無力而暗自撤回。面對,是必須的。焦慮,也是必然的。現代社會,焦慮,是中年女人的標配。

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認識一個美容師,小女孩,乖巧可愛,有一次我去做保養。閒聊時,她說她最害怕和40歲以上的女人打交道,她們特別挑剔,而且愛佔便宜,說話又很刻薄,不相信人,不尊重人但是她又不得不和這類女人打交道,因為她們手上有錢,不過要從她們手上拿到錢真的特別難。和女兒去健身房健身,洗澡的時候,我不喜歡脫得精光,我女兒表示奇怪,你都生孩子了還害羞什麼?環顧身邊的中年婦女,坦坦蕩蕩露著自己,而那些遮遮掩掩的多為年輕的女孩子。我反問女兒,難道生了孩子的中年婦女就沒有害羞的權利嗎?大概在年輕女孩的心裡,中年婦女就是那種沒有羞澀感、說話大嗓門、不開心就跟人吵架的潑婦。她們認為那種紋著大粗眉、臉生橫肉、嘴唇削薄、眼神犀利、語言刻薄的中年婦女的可怕程度不亞於妖魔鬼怪,對,就是母夜叉其實我覺得母夜叉還有可愛之處,她直率、愛憎分明,而真正可怕的中年婦女是語言刻薄、怨氣沖天、嘮叨、小氣、愛佔便宜,渾身戾氣的生物。

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我對十個40歲左右的女人做過詳細的調查,分別看過她們20歲-30歲左右的照片,樣貌發生巨大改變。越變越兇的女人,大部分家庭生活不幸福,或者老公不負責任,或者婆媳矛盾非常巨大。而年輕時長相普通,中年後反而好看、圓潤了的女人,生活都比較安定、幸福。

特別引起我對中年婦女容貌感興趣的,是我曾採訪過的一個女人,之前我在 文章提到過我與她第一次見面,她面臨家庭重大挫折,老公和閨蜜雙雙背叛她,讓她非常痛苦,她那時候,眼睛泡腫、眼神無光,皮膚紅、油,雖然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可以發現她內心焦慮和不耐煩。第二次再見是半年後,她走出困境,開始了自己事業,有了欣賞她的男士,她的人生像重新開了一扇門,注意力不再放在老公一個人身上。這樣的她反而獲得了老公的回心轉意和孩子的尊重。身材上,她明顯瘦了,臉上皮膚有光澤,特別是眼神,明亮、充滿善意和笑,說話也不急不慢,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平和。家庭幸福關係到一箇中年婦女的長相。男人想要老婆一直漂亮、沒有戾氣、不嘮叨、不暴躁、焦慮,唯有關注她疼愛她,比給她錢買保養品、讓她去做美容管用的多。

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生育,是女性特有的權利,也是每一個女人都要闖的一道鬼門關。作為一項複雜的生理過程,女人備孕、懷孕、生產、坐月子、產後恢復、育兒,道道關口,步步艱險。生養一個孩子要遭受的疼痛和痛苦,男人一輩子都體會不到。作為每一個一生中第一次當媽媽的女人而言,她們都壓力重重,無比焦慮。紀錄片《生之門》裡那些女人所遭遇的痛苦,那些為了孩子捨身忘死的偉大母親,只是諸多為人母者生育之程的冰山一角。而為許多人所不熟知的產後抑鬱,也已經成為摧殘女性的普遍疾病。據統計,中國超過50%的產後媽媽可能會出現憂鬱情緒,其中10%-15%會患上產後抑鬱症。6月27日晚11點,長沙悅湖山小區,就有一位年僅31歲的寶媽因患產後抑鬱,從26樓縱身跳下,當場身亡。跳樓時,家裡的其他人渾然不知,而比產後抑鬱、疏於照顧更虐心的,是作為丈夫的無知和冷漠

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去年,一個新手媽媽由於疏忽大意,讓年僅5個月大的孩子從床上掉了下去。孩子雖然沒事,但丈夫卻炸了, “你天天不上班,在家連個孩子都看不好”。這句話徹底擊潰了妻子,妻子一氣之下先把孩子從窗戶扔下,隨後自己也爬上窗臺跳了下去。試想,這位跳樓的中年女人,內心是經歷了怎樣的絕望和悲苦,才會把自己無比疼愛的孩子和自己的整個人生從萬丈高樓孤注拋下。有個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母親在生完孩子之後還能過得越來越好,要麼那她身後有個好老公好婆婆,要麼就是真厲害。其實,這世上每一個看似堅強的中年女人,她的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她的牙咬得有多緊。她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她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她笑得沒心沒肺,但沒人知道她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

女人到了中年,不要被戾氣和焦慮毀掉

亦舒曾說:“當我40歲時,略有積蓄,丈夫體貼,孩子聽話,這就是成功。”初讀不解,這成功似乎太過容易,但只有真正步入中年,方能深知其中意味。女人,人到中年,諸多疲累焦慮,甚少舒適歡愉。很多時候,她們全憑一口仙氣活著。多希望她們周圍的人,能給她們多一份理解和關心,少一些求全和苛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