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古詩 . 不氣歌

雜言古詩 . 不氣歌


庸人自擾我不氣,閒言碎語由他去。

鬥嘴使性徒怨艾,肝火旺盛病毒聚。

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

無事常靜思,有事循規矩。

傳說彭祖壽八百,修身養性功可奇。

漫將話作耳旁風,清風拂過無痕跡。

病禍皆由口出入,萬事均須想仔細。

若要遠離病與禍,且將高貴朱唇閉。

世事過眼成雲煙,何必較真眼前事?

天下莫能與之爭,夫唯不爭乃高計。

韜光養晦在囹圄,萬丈紅塵我休憩。

雜言古詩 . 不氣歌


注:真正的改造是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要不斷加深涵養,以忍御氣。故此,乃做《不氣歌》。【庸(音yong)人自擾(音rao)】語出《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今泛指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怨艾(音yi)】怨恨。【麝(音she)】麝香的簡稱。【彭祖】傳說中的養生家。據古代典籍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朝代,活了八百多歲。【病禍皆由口出入】語出清朝周希陶《重訂增廣賢文》:“百病從口入,百禍從口出。”【朱唇】嘴唇。朱,大紅色。【天下莫能與之爭,夫(音fu)唯不爭乃高計】語出老子《道德經》:“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夫,助詞。【韜(音tao)光養晦(音hui)】隱藏才能,不使外露。韜,比喻隱藏。晦,昏暗,不明顯。【囹圄(音lingyu)】監獄。【休憩(音qi)】休息。

雜言古詩 . 不氣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