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我們家很窮嗎?

初始情境:

昨天,兒子參加完同學小剛的生日會,回來之後突然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媽媽,我同學今天說他家有五套房,海南還有一套,誰聽他的話就可以去他們海南的家玩,我們家為什麼不在海南買房子啊。”

孩子問:我們家很窮嗎?

版本 I

兒子: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啊?

媽媽:你為什麼這麼問呢?

兒子:小剛家的電視比我們家大,房子也比我們家的漂亮,今天他生日,他媽媽送了一雙特別酷的運動鞋,他跟我們說這雙鞋是限量版的耐克要3000多塊錢,可我還在穿哥哥的鞋,難道是我們家很窮嗎?

媽媽:兒子,媽媽很高興你把心裡的疑問說給媽媽聽。那好,媽媽也想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兒子:好。

媽媽:作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對嗎,那電視大不大重要嗎?

兒子:他搖搖頭;

媽媽:小剛家的房子比我們家大,但是有我們家舒適嗎?

兒子:他搖搖頭;

媽媽:你現在穿的鞋舒服合腳嗎?

兒子:他點點頭。

媽媽:兒子,我們家並不窮,但是家裡的錢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媽媽:媽媽不換大電視,是因為,媽媽希望你不要迷上看電視,而要專心學習;

媽媽:媽媽不換大房子,是因為我們一家三口住在這裡已經足夠了,等你以後成家了,我們的家庭成員增加了,那時候就要換大房子了;

媽媽:媽媽不給你買耐克的鞋,是因為鞋子的重點在於穿得合不合腳,舒不舒服,而不在於它是哪個品牌,我們何不把買那麼貴的鞋的錢存起來以後作為以後上大學的學費呢。

兒子聽後,臉色立馬明朗了很多,於是開心的說:原來我們家並不窮,只不過我們要把錢花在更值得花的地方!

版本 II

溝通目標:樹立孩子對財富的正確認識

溝通體驗:看到了對財富的更多認識

兒子: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啊?

媽媽:你為什麼這麼問呢?

兒子:小剛家的電視比我們家大,房子也比我們家的漂亮,今天他生日,他媽媽送了一雙特別酷的運動鞋,他跟我們說這雙鞋是限量版的耐克要3000多塊錢,可我還在穿哥哥的鞋,難道是我們家很窮嗎?

媽媽:兒子,媽媽很高興你把心裡的疑問說給媽媽聽。那好,媽媽也想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兒子:好。

媽媽:你現在看到的是小剛家電視比我們家,房子比我們家漂亮,運動鞋很貴是嗎?(O)

兒子:是的。

媽媽:如果擁有了這些你會是什麼樣子的感受呢?(R)

兒子:…...

媽媽:這些感受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嗎?還有什麼會比這些感受更重要?比如:……(O)

兒子:……

媽媽: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對於你的成長和未來什麼是重要的?什麼將給你帶來真正屬於自己的永久的財富呢?(I)

兒子:…….

媽媽:那麼你覺得擁有這些財富重要,還是擁有獲取財富的能力重要?(I)

兒子:……

媽媽:我們需要做什麼能夠擁有獲取更多的、屬於自己財富的能力呢?(D)

兒子:…….

媽媽:好的,那麼我們現在需要做些什麼呢?(D)

兒子:……

媽媽:非常好,那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好嗎?

兒子:好的。

孩子問:我們家很窮嗎?

焦點討論法

作為一種溝通方法,幫助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更好地討論問題,達成我們的目的。在焦點討論法中,主要從4個層面幫助我們構建對話的過程,家長作為引導者通過這4個層面的問題(提問)與孩子進行溝通,幫助自己和孩子看到事務的事實、感受和影響,進而採取相應的行動。

O:Objective(客觀)

通過用我們的五官,來感受到客觀事物的視覺形象、味覺感覺、觸覺感覺、聽覺感覺、嗅覺感覺。實際上就是我們以為的客觀世界的樣子。比如你看到的大海,聽到的音樂,讀過的書的章節,你的手機,等等。

例如:

  • 今天學校裡都發生了什麼?
  • 今天都學習了什麼內容?

R:Reflective(反映)

我們對客觀事物的直接的感受,這個感受,上升到了大腦層面,而不是感官層面。大腦層面就包括了我們的心理感受,我們的印象,我們的情感反應等等這些大腦的初級印象。比如我們看到一頭大象,我們的感受是很大,鼻子很長,等等。

例如:

  • 這件事情你的感受如何?
  • 這些內容你覺得難的地方在哪裡?

I:Interpretive(詮釋)

通過我們的感受,再經過大腦的思考,對客觀的事物進行自己的分析,解釋,闡述,形成我們自己的觀念;

例如:

  • 是什麼原因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 這樣的事情可能給你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如果這塊學不好會對後面的學習產生什麼樣子的影響?
  • 這塊內容對於考試意味著什麼?

D:Decisional(決定)

通過我們的分析詮釋,闡述得出的觀點,結論,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例如:

  • 面對這樣的事情你覺得應該怎麼處理呢?
  • 針對這個難點內容你想怎麼把它解決好呢?

焦點討論法在溝通的過程中幫助我們看到了各方看到的事實部分,以及他們對這些實施部分的認識,同時各方探討了基於這些事實的想法、觀點、感受、意義、作用和影響等。在充分的討論、交換意見和想法之後,溝通的各方基於討論的內容去構建能夠共識的行動(方案、計劃)。

在使用焦點討論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

  • 溝通的內容是各方所關心的,是與各方有關的、關注的、有利益的。如果沒有關係可能就會無法形成討論。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由於孩子處於成長階段,對一些事務還無法建立認識,看不到相關性,這時候家長需要進行引導,通過其他事務的相關性引導到當前事務的相關性;
  • 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看到孩子的認識、想法等,也需要讓孩子看到家長的認識和想法,這樣才能夠形成交換,才能夠避免一方一味地灌輸;
  • 在溝通過程中不要僅僅聚焦事務的表現,更要想清楚溝通的事務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目標,這才是溝通的意義所在;
  • 同時我們要思考在這個溝通過程中要帶給各方的溝通體驗和感受是什麼樣子?什麼樣子的溝通體驗和感受是有利於溝通進行並達到目的的。
孩子問:我們家很窮嗎?


孫宏偉

組織發展 / 銷售體系 / 引導式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