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147毫米暴雨來襲,石拐區他們用擔當撫平風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繼7月19日暴雨突襲石柺區後,7月23日下午,一場最強降雨再次襲擊了石柺區大地。 數據顯示:7月23日,石柺區普降暴雨,突發陣性強降雨5次,平均降雨量為89毫米,最大降雨量為147毫米,最大洪峰流量為270m³/秒,短時降雨20年不遇……強降雨給當地各行各業造成洪災。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雨情就是命令。區委、區政府始終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放在首位,科學決策、統攬全局,組織全區縣級幹部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按照精準扶貧“一對一”幫扶、“521”脫貧攻堅工作法、“264”生態環境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等包聯機制,迅速投入防汛抗洪搶險工作一線,奏響一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戰防汛抗洪之歌。

石柺區從氣象部門獲知7月23日至24日暴雨預測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做出應對。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23日上午,組織全區縣級幹部、地區部門主要負責幹部,召開防汛抗洪緊急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石柺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按照精準扶貧“一對一”幫扶、“521”脫貧攻堅工作法、“264”生態環境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等包聯機制,下發石柺區防汛抗洪領導幹部包片包村責任落實表,實現了從縣級幹部到普通幹部保障防汛抗洪任務職責全覆蓋。

——23日下午,全區32名縣級幹部分別按照職責下沉一線包片包村落實責任,駐區解放軍、民兵預備役官兵主動參與其中,與蘇木鎮街道嘎查村社區、園區景區等地區最基層實現無縫對接,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形成聚焦基層一線、聚力防汛抗洪的工作合力。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建立了“第一時間口頭報告,半小時內短信或微信報告”等機制,每半小時定時發放預警通知、跟蹤防範措施,確保第一時間掌握險情,作出應急處置。

——面對雨情汛情,廣大幹部群眾拼在一線,哪裡有險情汛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大家深入農戶查房情、巡查河道掌水情、加固設施強防禦、處置疫情增防控……全力投入到防汛一線,有效應對了第一輪從大青山而下的洪峰。

身先士卒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幹群共譜奉獻曲

“我們絲毫不能麻痺大意,更不能心存僥倖,一定要在天黑前將房屋出現安全隱患的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要全面排查道路沿線,及時消除有可能發生的滑坡、落石隱患,確保車輛安全正常通行。”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我們抓緊時間再看看堤壩,再抓緊時間準備2000個沙袋加固。”……

當暴雨來襲,在石柺區蘇木鎮街道,上演著一幕幕防汛抗洪的動人故事……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所有下沉一線的縣級幹部、駐村工作組和科級幹部均24小時堅守崗位、吃住在村,隨時關注汛情,擔負防汛抗洪第一責任。

——防汛抗洪人員冒雨堅守一線,被洪水圍困載有4人的車輛被及時營救,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事後受困村民感嘆:“多虧了幹部們,我們才獲救。”

——幹部冒雨瞭解情況,爬榆樹嘎查村民石五旦十分感動,說:“和黨員幹部在一起,我們心裡踏實。”

——暴雨前,雞毛窯子村黨員幹部及時加深加寬洩洪渠,避免了農牧戶房屋被洪水灌入浸泡,村民張忠明等激動地連連感謝。

——暴雨後,馬場村包村幹部深入排查,及時將利用廢棄房屋飼養家禽的外來人員張佔文、張秀英,轉移到他們的樓房裡。事後,張佔文、張秀英感激地說:“雨那麼大,多虧我們出來了,真的太感謝幹部們關心!”

——在五當召鎮、白狐溝街道等轉移居民安置點,各項保障工作一應到位,轉移居民紛紛點贊……

——在農村、牧區,在街道、社區,在園區、景區,在道路、公路,嚴峻的汛情讓黨員幹部時刻繃緊著安全弦,大家與時間賽跑、與洪水抗爭,冒雨全面排查了轄區安全隱患,有效避免了轄區因暴雨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名幹部身上都有感人的故事,他們用堅守與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奉獻之歌。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苦口婆心戶不漏人保安全

“不敢大意!您先轉移到就近政府大樓住下!”7月24日,暴雨過後,全區黨員幹部又逐村逐戶、逐園逐企排查受災受損情況,安撫群眾,爭取在第一時間做好洪水後恢復生產工作。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截至目前,此輪降雨未對石柺區造成人員傷亡。”

“16家企業廠區、宿舍進水,20餘名被困人員全部安全施救,正在抓緊恢復生產工作。”

“全區有14戶住戶洪水灌入,全部安置轉移。”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公路路基損毀3處、中央隔離護欄損壞約5公里、公路兩側護坡多處損毀嚴重、道路集中淤泥落石10餘處、橋樑局部破損1處、3村內道路因洪水過境造成淤泥淤積、多處路面出現塌陷……目前清除淤泥完畢,正組織人員、機械搶修維護道路。”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吉忽倫圖蘇木正溝流域多處沙壩有損毀現象,共計300餘米,危及沿線千畝良田,需重建、加固沙壩共計1.5公里;五當召鎮50米河壩、50米護地壩被損毀,需加固維修。”……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關鍵時刻,黨員衝在前面。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洪水退去,在石柺區各個轄區裡,空氣裡透著潮溼,逐步恢復了往日的安寧,唯一不同的黨員幹部依舊忙碌的身影:大家召開緊急調度會、查漏補缺、化解隱患、清理淤泥、維護設施……以擔當詮釋對黨忠誠,以實幹踐行職責使命,以實際行動檢驗作風建設成效,全方位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確保洪災損失降到最小。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突如其來的洪災猶如一場不期而至的大考,在波濤洶湧的考場上,每一名黨員幹部都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和奉獻精神,書寫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現場】

五當召景區嚴陣以待保安全度汛

7月23日,五當召景區通過啟動暴雨及抗洪緊急預案、嚴防死守關鍵河段與堤壩、及時向外界發佈景區暫停營業一天通知等舉措,嚴陣以待確保安全度汛。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工作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五當召景區管委會主任李慶忠靠前指揮,先後組織景區全體工作人員迅速封閉了景區內河道過水路面,對東沙林沁溝河道和庚毗溝內人員進行疏導,對遊客中心北側緊鄰河道的路口以沙袋進行封閉,並加強聯動調度、專人值守等機制建立……有效讓洪峰順利通過景區,確保安全度汛。

狂風暴雨縱無情 黨員群眾心連心

7月23日強降雨過後,區政協副主席、總工會主席米巧琳與大德恆街道馬場村包村單位區人社局、區婦聯和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班子成員組成工作組,及時對各村小組開展安全隱患摸排工作,快速處置化解各類積水、內澇等險情,確保村民生命財產安全。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在排查中,工作組發現72歲的外來人員張佔文一家5口,居住在公益店村小組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內,存在安全隱患,為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工作組及時派車派人將老人一家送回他們附近的樓房居住,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一家人都不知道今天晚上該怎麼辦了,太感謝你們了。”張佔文感激地說。

“多虧了幹部們,我們才獲救”

“洪水差點兒把我們一家四口和車沖走,多虧了幹部們及時救援,才倖免於難。”石柺區大德恆街道開洲窯子村村民王海雲回想起7月23日發生的事情,至今心有餘悸地說:“當天下午,我冒雨開車拉著家人回村時,洪水突然從進村路上衝了下來,汽車隨即被洪流捲走,十分危險。”

王海雲所在的開洲窯子村坐落在山坡上,進村道路低於房屋,降雨時容易發生水浸現象,其中一處路段經過坡下河槽,容易遭受洪水淹沒,是防汛抗洪排查的重點。連日來,面對強降雨,開洲窯子村按照區委統一部署,迅速啟動防汛抗洪預案,7月23日下午,駐村第一書記樊磊和村黨支部書記高雲、村委會主任周文光正在冒雨排查安全隱患,突然發現河槽對面有一輛黑色轎車準備進村時,被洪水圍困。“當時,洪水越漲越高、越來越急,從車裡出來的3名乘客被洪水衝的站不住腳,抓住小樹後才勉強站穩,隨時有被捲入洪流的可能,大家大聲呼喊救人。”樊磊回憶說:“我們一邊展開援救工作,一邊立即報告情況,正在巡河的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斌華和辦事處主任郭澤宏立馬趕到組織救援,很快正在搶修電路的開洲窯子農電所副所長馬斌、街道楊家腦包村村民亢永勝、楊茂盛等人參與到救援工作當中。”

據瞭解,在大德恆街道組織下,參與黨員幹部群眾衝鋒在前,及時用繩索將3名被困乘客營救出來,並送至醫院救治。同時,區綜合執法局和楊家腦包村小組主動出動挖掘機等機械,將被困司機王海雲和車輛營救出來,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員生命安全和減少了災害損失。“突如其來的暴雨和意外,讓我們缺乏了應對,車上有孕婦,如果沒有人救援十分危險,是幹部們不畏危險搭救了我們,讓我見證了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本色。”王海雲說。

通航直升機助力五當召景區巡查汛情

為及時掌握汛情,協助五當召景區做好應急工作,日前,駐區企業內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出動一架R44直升機,重點對五當召景區後山堤壩進行空中勘察。

最大147毫米暴雨来袭,石拐区他们用担当抚平风浪

據瞭解,R44直升機從五當召景區停機坪起飛後,從南向北沿山谷而上,沿途觀察汛情。在飛行里程10公里的過程中,直升機觀察到五當召景區周圍個別地段有滑坡現象,景區道路通行正常,河道等秩序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