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牧歸。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賽前準備。

  7月的烏珠穆沁草原,藍天碧草、白雲悠遠。在美不勝收的大草原上,你完全不需要任何濾鏡,就能拍出最美的自己。而如果你來到“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旗,你會發現那麼多人把鏡頭對準了烏珠穆沁白馬,她們儼然成為這片草原上的明星。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追風的駿馬。

  7月21日,西烏珠穆沁旗舉辦了第五屆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白馬文化節”。活動開幕式上,99匹騎乘白馬的牧民入場。在隨後的祝頌儀式上,9個牧民牽著9匹騍馬帶9匹馬駒子入場。隨後,舉行了白馬“策格乃日”祝頌儀式,同時為西烏旗巴彥胡碩蘇木朝魯圖嘎查牧民烏蘭呼的白馬進行了封神。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賽場飛奔。

  蒙古馬為烏珠穆沁草原奉獻了速度、力量和美,而此時烏珠穆沁白馬卻顯得如此神秘。

  在蒙古馬中,烏珠穆沁白馬尤為尊貴。當地人把烏珠穆沁白馬稱為“烏珠穆沁查干阿都”。據史書記載,聖主成吉思汗的81匹白色戰馬就來自於烏珠穆沁,只繁殖在錫林郭勒草原的西烏珠穆沁草原上,此品種馬是成吉思汗時期宮廷專屬的御馬。17世紀中葉,烏珠穆沁部落從阿爾泰山遷移到此地(錫林郭勒盟東北部)時,所騎的馬均為白馬。2012年8月,中國馬業協會命名西烏珠穆沁旗為“中國白馬之鄉”,為挖掘烏珠穆沁查干阿都歷史淵源,西烏珠穆沁旗於去年6月27日召開了“成吉思汗白馬與烏珠穆沁查干阿都”為主題的研討會議,會議邀請了國內有關馬文化研究的專家和學者。經過研討,與會學者一致認為烏珠穆沁查干阿都是成吉思汗白馬的直系血統,是成吉思汗賜予烏珠穆沁人的白馬。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開幕儀式。

  一匹匹外形俊秀的白馬,驕傲地在草原上奔跑。如今,經過數百年的馴化,烏珠穆沁白馬具備了體形優美、聰明睿智、耐力十足的特性,品相和毛色均堪稱稀世絕品,且具有耐力好、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強、耐粗飼、對主人忠誠等特點。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馴馬。

  在這片草原上,如何純正烏珠穆沁白馬的血統,併為中國白馬留住命脈?

  西烏珠穆沁旗把烏蘭哈拉蘇木作為烏珠穆沁查干阿都養殖業示範區建設,建立了15戶烏珠穆沁查干阿都核心群,並特聘請自治區家畜改良站專家為368匹烏珠穆沁查干阿都進行體尺、體重、外貌鑑定,建立240匹馬的個體檔案。據統計,西烏珠穆沁旗蒙古馬存欄數3萬餘匹。其中,烏珠穆沁白馬已經超過6000匹。近年來,西烏珠穆沁旗成立了專項工作機構,制定了《西烏珠穆沁旗馬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規劃》,著力對白馬產業的發展和文化品牌進行打造。2013年該旗從巴彥胡舒蘇木劃撥18500畝草場用於蒙古馬保種基地建設。2016年,經旗人民政府黨政聯席會議審議,決定建立“西烏旗烏珠穆沁查干阿都繁育基地”,全面保護烏珠穆沁查干阿都寶貴資源。同時,結合蒙醫策格療法的養生保健價值,將白馬奶策格療法納入了全民健身計劃中,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和全民參與”的良好發展態勢,有力推動了烏珠穆沁白馬的品種保護和產業發展。去年1月,中國馬業協會命名西烏珠穆沁旗為“中國馬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牧歸。

  西烏珠穆沁旗在去年6月成立了馬業協會,對全旗馬匹相關合作社、協會、俱樂部等各類社會組織和馬匹保種、繁育、賽馬、馬術、馬匹選美評比、馬隊行進表演等活動進行了規範管理。

  如今,西烏珠穆沁旗通過成功舉辦各種文化旅遊活動,讓中外遊客在“中國白馬之鄉”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白馬在歷經幾千年的血脈傳承中,將內蒙古獨特的民俗和文化魅力全方位展示給中外來賓,為促進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搭建了平臺。去年,西烏珠穆沁旗共接待國內外遊客約9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46億元。旅遊業成為富民產業之一。

“中國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白馬的速度、力量與美

  遊客與白馬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