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防反第一步:攔網;攔網環節有哪些具體細節?想知道的看過來

排球防反第一步:攔網;攔網環節有哪些具體細節?想知道的看過來


大家都清楚,在排球對抗當中,阻礙對方進攻來使得己方得分是勝利的關鍵。所以現代排球更加側重的地方也就是防反,強隊之間的對抗,導致勝利天平傾斜的往往不是一攻,是防反。而防反的第一個技術環節,就是攔網,一支攔網好的隊伍往往能帶動其他環節的發揮,就比如瓦基弗銀行俱樂部。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關於攔網上的細節問題。

排球防反第一步:攔網;攔網環節有哪些具體細節?想知道的看過來

攔網,就是隊員靠近球網,把手伸高,用來阻礙和截擊對方來球的行動。最開始的時候攔網是不能把手伸過網子的,兩隻手後仰,主要就是把球撐起,現在日本隊也是這種攔法。這種攔法,主要就是把球攔高,讓對方的進攻實力削減,這樣方便我們再組織起進攻甚至是快攻,攔網的性質就是防禦為主。一般來說,都是身材比較矮小的隊員會採用這種攔網。

到後來,攔網允許把手伸過去了,這時候攔網的性質上就帶有攻擊性質了。而且我們中國隊發明的"蓋帽式攔網"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現在都還在應用。再到後來,排聯規則規定,攔網觸球不算是第一次觸球了,這下子攔網就變得更具有攻擊性了,強調攔死為主,成為重要的得分手段了。所以,現在來說,攔網就是第一道防線,是反攻的重要手段,一支隊伍要是攔網差,基本防守也很難辦。

排球防反第一步:攔網;攔網環節有哪些具體細節?想知道的看過來

攔網分類大家也都熟悉,一個人攔叫單人攔網,大於一個人就叫集體攔網,集體攔網又分雙人和三人。先從單人攔網來說,面對球網,兩腳分開基本上跟肩部差不多寬,然後兩個膝蓋微微彎曲,兩個手臂在胸前自然的屈肘。原地起跳的時候,就直接垂直向上跳就好了,要是需要移動,儘量腳尖向網子,用雙臂的擺動來協助起跳,所以很多時候看到球員移動攔網的時候手都是放下來的,還是為了保證高度。攔網的時候儘量的兩個手臂伸到對方的上空,然後讓手更接近球,手接觸到球,兩手發力,壓一下手腕,這樣就形成一種"蓋帽式"的攔網了。

相比較端攔上國家隊的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朱婷,龔翔宇,張常寧,甚至包括曾春蕾,楊芳旭,劉曉彤,她們的攔網手型對球都很準。如果說屈腕兒,蓋帽攔網做的最乾淨利落的,這次來看應該是朱婷和龔翔宇,攔網的手做的很好。起跳時機和攔網上做的都很好,端攔這個和移動攔網是不一樣的,相比較來說端攔要更側重卡位,和手型,移動攔網的移動速度更加重要。但是不管是移動攔還是端攔,起跳時間都是很重要的。其實這個,主要就是根據二傳傳的球和扣球人的動作來決定的。一般來講,攔高球,攔網人要比扣球人起跳稍晚一些,攔快球,要起跳早一些或者跟對方同時。伸手的時候最好就是對方擊球的時候,你伸手,這樣他一般就是打主要線路,而你封在主要線路上慢給手,他也不好藉手。

排球防反第一步:攔網;攔網環節有哪些具體細節?想知道的看過來

通常來說,攔網的手之間的距離都不能大於一個球的直徑。集體攔網一般就是兩人,或者三人攔網。一般來說,攔對方四號位的時候,我方二號位的隊員首先定位,然後三號位隊員並過來,甚至是四號位的隊員並過來,共同形成集體攔網。具體的攔網手型包括技術特點和單人相差不大了,移動的隊員移動的時候一般就是交叉步,或者並不,跑步過攔網。因為現在都是打的攻勢排球,所以,儘量的還是形成集體攔網,要不很難形成有效阻擋。

攔網在不同環節也是不同的起跳方式,比如,攔強攻球的時候,強攻它點比較高,力量比較大,扣球線路也多,所以在攔強攻的時候形成集體攔網和單人攔一樣要慢起跳,大概在對方起跳之後再跳。儘可能的把攔網的面拓寬,能三人絕不兩人,能兩人絕不一人。攔快球就不一樣了,攔近體快的時候,一般來講近體快都是單攔,因為速度很快,弧線平,集體攔網根本並不過去,這時候一般就看對方衝哪攔哪。這時候儘量,快跳快伸臂。攔平快的時候,其實更不好攔,因為他一拉開,速度又快,很難形成集體攔網,這時候就要求攔網人尤其是移動攔網人,盯準人,判斷出扣球隊員的助跑線路和起跳時機,起跳也要稍微早於進攻人。攔"三差"的時候,自己還是要多準備,動作節奏基本和對方一致,她挑你就跳起來攔網。基本上攔網的技術特點就說到這裡了,具體的一些還得在比賽裡具體實行。


攔網這項技術,在咱們現在不管是男排還是女排都有很不錯的發揮,這也不說別的,最起碼我們身高上是優勢,因為身高矮的隊員她的吃虧項不是進攻,是攔網。所以,現在國際的大潮流就是高大化,當然我們看日本隊,其實日本隊的進攻在打很多隊的時候進攻上打打線路,打打速度也不是那麼吃虧,但是攔網上面,基本上一場下來都攔不住,所以現在日本隊也很難說進入世界一流隊伍裡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