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導向 創一流 推動湖南新媒體建設走在前列

習近平新聞思想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科學指南、根本遵循。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互聯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精闢論斷,為有效開展網上輿論引導和輿論鬥爭提供了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要求,必須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進對網絡新媒體的管理和引導,正導向、創一流,推動湖南網絡新媒體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一、當前網絡新媒體導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新媒體輿論引導主體多元化、內容碎片化、載體多樣化、模式交互化、渠道立體化,已成為網絡新媒體管理者、從業者必須面臨的現實挑戰。形勢不容樂觀,《人民日報》列出了新媒體的“七種病”:內容克隆化、求快不求真、迷信點擊率、標題玩驚悚、廣告硬推銷、剽竊成重症、媚俗無底線。從湖南網絡新媒體的導向管理來看,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網絡平臺不自律,導向意識淡薄。在媒體融合加深、競爭加劇、創新發展加快的大勢下,一些網絡媒體受利益驅使,唯點擊率,泛娛樂化、炫富、“三俗”、惡搞紅色經典及英雄人物等問題屢禁不止。一些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存在問題的網絡作品借創新的名義不斷出現,有的以浮誇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諷吸睛,有的涉及色情、暴力、血腥等問題,有的傳播及時行樂、違反秩序等非主流觀念,給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成長帶來嚴重危害。

二是管理偏於粗放。首先是執行制度不到位。從中央有關部門到省直部門,都有加強新媒體導向管理的有關文件規定,行業協會也有內容審核通則等制度,但有的媒體單位不能認真學習領會,工作中執行不到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中央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建立總編輯負責制,可一些媒體至今沒有設立總編輯和總編室,內容關口缺乏總把關人。其次是隊伍建設嚴重缺失。新媒體從業人員大都年輕,大部分剛從學校出來就上崗,缺乏傳幫帶,行業自律和他律意識淡薄,媒體單位沒有對其進行整體的職業培訓,從業隊伍素質良莠不齊。

三是內容建設缺少原創精品力作。近年來,湖南網絡視聽節目和網絡出版內容建設發展迅速,全省有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持證機構13家、備案機構18家,網絡出版服務持證機構36家,湧現了芒果TV、紅網,以及“新湖南”“時刻”等品牌企業。但是,除芒果TV,其他單位鮮有精品力作。湖南舉辦的全省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大賽,網絡電影兩屆空缺,網絡平臺原創的網絡節目存在拼明星、比闊氣、社會價值不高等現象。

二、堅持政治首位,堅定不移抓導向、保安全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要求,必須踐行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的根本原則,堅決守衛新媒體網絡輿情的安全底線,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

一是堅持守土有責,努力營造清朗的網絡新媒體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要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調動網民積極性,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治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是包括網絡新媒體在內的所有媒體都應當擔負的使命。確保導向正確、網絡清朗,從根本上說要提高網絡新媒體機構的自覺自律自強。各網絡新媒體機構必須堅持“誰辦網誰負責”的原則,在堅決打擊有害內容的同時,也要善於將網絡中分散的、偏激的、宣洩的不良認知轉化為理性的公眾意見,並由此產生對大眾認知、社會判斷和民眾行為的影響,形成網絡新媒體安全傳播的內生能力。

二是堅持從嚴審核,依法制定完善審核管理制度和流程。網絡新媒體就是黨的喉舌,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進行輿論監督,是新媒體的工作要求,也是新媒體的存在價值。

(下轉0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