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學科教育精品 助力教材體系建設

□上海教育出版社基礎教育第一分社副社長兼數學編輯室主任 趙海燕

教材建設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託,是國家事權,事關重大。教材編寫的依據是學科的特點和教育的規律。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遵循學科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遵循教育的原則,因而學科教育理論出版工作是教材出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造学科教育精品 助力教材体系建设

作為一家面向基礎教育的大型教育類專業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對教材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不但承擔了歷次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改革大部分教材的編輯出版工作,而且圍繞學科教育理論出版了各學科精品圖書,促進了教材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以下以數學學科教育理論圖書為切口,窺斑見豹,闡述我社學科教育理論圖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佔領學科教育理論圖書出版制高點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數學教育學誕生伊始,上海教育出版社便緊密跟隨國內研究中國數學教育特色的激盪洪流去探索數學教育家研究的最新成果,出版了國家級重點圖書“數學教育研究叢書”。這套叢書包括《數學思維教育論》《數學教育實驗設計》《數學方法論稿》《中學數學課程導論》《數學習題理論》《數學教學測量與評估》等6冊圖書。叢書的作者悉為我國數學教育界泰斗級人物,例如張奠宙、丁爾升、唐復甦等。圖書的內容從數學學科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數學課程教學、數學課程學習、數學課程測量、數學思維教育、數學習題理論、數學實驗設計等多個不同角度,多維度、深層次地解讀數學教育的本質與發展。這些豐富的理論既是各類研究的成果,也為教材等文本的科學合理佈局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論支持。

21世紀初,中國數學教育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績引起國際上的關注,我社出版了著名數學教育家張奠宙主導撰寫的《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在書中,張奠宙深刻闡述了我國數學教育的歷史、現狀及趨勢,從總體上認識中國數學教育的優勢和不足,為自立於世界數學教育之林提供信心源泉,闡述中國數學教育兼容幷包的基本理念,列舉中國數學教育的六大特徵,並對中國數學教育的未來提出了思考。

本世紀第一個10年,我國數學教育不僅吸納世界上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精神,而且逐步積累了我國數學教育自身的經驗與特色。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社編輯出版市級重點圖書“數學教育研究基礎叢書”。叢書主編是著名數學教育家顧泠沅,叢書的作者包括年富力強的數學教育界精英——鮑建生、張維忠、邵光華等。當前已出版的包括《作為教育人物的數學思想與方法》《數學學習的心理基礎與過程》《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文化》等,後續還將有更多力作推出。叢書涉及數學教育的多個子領域,並將我國數學教育的基礎研究與發展置於全球數學教育的視野之中。每本圖書都是作者經過五六年精心打磨,並與主編深入溝通交流及多次修改而成的,這種精益求精、精工製作的圖書出版過程在現今這個時代實屬難能可貴。

密切追蹤國際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

1987年,國際上極負盛名的荷蘭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以82歲高齡訪問中國,在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進行重要演講。他的演講為我國數學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他的思想對我國數學教育研究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基於此契機,20世紀90年代,我社組織出版了“中小學數學教學論著譯叢”。這套譯叢包括《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數學教與學研究手冊》《數學教學理論是一門科學》《數學教育哲學》《數學課程發展》《中小學數學能力心理學》《兒童怎樣學習數學》《數學教育再探——在中國的講學》等8冊圖書。叢書的作者包括弗賴登塔爾、豪森、基爾帕特里克、克魯捷茨基、柯普蘭、格勞斯等國際上著名的數學教育家,譯者包括陳昌平、唐瑞芬、李俊等知名數學教育專家。圖書的內容向我國讀者首次展現了國際數學教育研究的最新前沿的研究成果,從數學教育心理學、數學課程發展、數學教育哲學、數學教學研究等多個方面探討了國際數學教育研究之路。

21世紀初,在數學教育研究交流日益國際化的現實背景下,為了從國際、國內不同的角度和多元的表達方式來介紹、探討21世紀數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觀察、思考我國的數學教育,我社出版了國家重點圖書“21世紀數學教育探索叢書”。叢書包括《尋找中間地帶》《實施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的教學案例》《數學教育:從理論到實踐》《認知科學建構主義與數學教育》《教學的窗口:中學數學教學案例集》《開放題——數學教學的新模式》《聚焦課堂:課堂教學視頻案例的研究與製作》《數學教育:動態與省思》《追求卓越:從TIMSS看影響學生數學成就的因素》《新課程理念的探索實踐》《課改背景下的數學教育研究——回顧與展望》等11冊。叢書主編顧泠沅、副主編鄭毓信與戴再平在數學教育界享有極高聲望。圖書內容緊跟國際數學教育改革前沿,例如哈佛數學案例發展項目、TIMSS、開放題等,將我國的數學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放在國際數學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中,從多維度、多角度探討我國的數學教育研究之路。

本世紀第一個10年,隨著國際數學教育研究交流活動的日益深入,我社又編輯出版了國家重點圖書“中小學數學教育論著譯叢”。叢書已出版《數學教師的專業教育與發展》《證明的教學: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視角》,著譯者均在國際數學教育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圖書的內容彙集了國際數學教師專業教育和證明教學領域最新的工作、研究、理論與實踐,有助於加強國際數學教育工作者共同體的建設和發展,開拓數學教育研究者的國際視野。

關注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熱點

除了關注數學教育理論國內國際的成果,我社還關注數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熱點,並編輯出版相關圖書。一大批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基礎的圖書應運而生,例如《數學思想方法的人文解讀》《思想改變課堂》《數學教育技術引論——信息時代的數學教育基礎》《數學習題教學研究》《跨越斷層,走出誤區:“數學課程標準”核心詞的解讀與實踐研究》《高中生數學創新素質培育的實踐與思考》《小學數學典型教學內容的解讀與實踐》等50餘冊圖書。作者不僅包括數學教育界的專家教授,而且包括數學教研員及數學特級教師。圖書的內容在數學教育理論層面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在實踐層面上對數學教育研究者與一線數學教師有著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在其他學科教育理論圖書的出版構建上,我社也精心佈局,打造精品。如,語文學科的“白馬湖書系”“語文教育新論叢書”“語文名師專業成長書系”“國際母語教育經典譯叢”“百年語文教育經典名著系列”,英語學科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叢書”、《小學英語課程體系整體創新的實踐與探索》,政治學科的“新時期政治教師基本功系列”,化學學科的“中學化學教育新視野叢書”,音樂藝術學科的“學校藝術教育研究叢書”“美育課程綜合改革研究系列”,等等。此處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幾十年來,我社在出版學科教育理論圖書的道路上堅持出精品、出力作。這些學科教育理論圖書不僅得到了學科教育界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而且在各種評獎中屢有斬獲,榮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獎、學科教育圖書獎特等獎等各種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