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能讀能聽的紙書再多些

近日,某出版社策劃、出版了一套漫說文化的叢書,叢書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篇篇有聲呈現”。讀者讀得累了,隨手掃描書中的二維碼閉目傾聽,那些既“上口”又“入耳”,兼及聲調和神氣的好文章隨即以另一種方式縈繞腦際。

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出版社在努力推出優秀圖書的基礎上,藉助於二維碼將讀書、聽書方式恰切地統一起來,是在為改善國民的讀書習慣,提升全民閱讀質量,付諸積極實踐。同時,對於出版社自身來說,此種探索也為其創新出版方式,拓展出版社在書業市場的佔有份額,提高出版社盈利水平,營造了更好的環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附帶聽書二維碼的紙質書的出現,可以看作是出版社順應形勢發展,從內容載體的創新上更好地服務於讀者,主動邁出的可喜一步。期待著類似創新舉措能夠再多、再深入,如此,國民“悅讀”之旅走得會更順暢一些,書業發展也將更顯多姿多彩。

(6月13日 《中國藝術報》 周慧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