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作者 / 曹樂溪

鎮魂女鬼剛走,沙海女孩又來了。在網劇《沙海》最近播出的幾集中,“花爺”解雨臣與黑眼鏡等重要角色紛紛上線,與吳邪一起探秘古潼京。

吳邪遠行,他的大本營吳山居也並不平靜。一系列光怪陸離的探險故事,發生在《沙海》系列番外網大中。目前,首部作品《沙海番外之蚌人》在騰訊視頻僅上線一天,播放量就超過千萬。另兩部《沙海番外之畫媒》、《沙海番外之燃骨》也將於近期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列作品由網大頭部公司奇樹有魚與南派三叔的南派泛娛共同開發出品。在發佈會上,三叔一上來就笑稱雙方緣分奇妙:“我有一篇小說就叫《奇樹有魚》,講的是長白山一棵樹上長魚的故事,後來才發現真有公司就叫奇樹有魚,特別巧合。”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談到此次合作,奇樹有魚CEO董冠傑表示,《老九門》播出時曾經做過番外網大的嘗試,非常成功。奇樹有魚此次做《沙海》系列番外,是去年公司提出網大“IP+1”戰略的落地:“這一系列基於吳山居展開故事,同時故事裡的人物又在《沙海》裡出現,是對網劇主線的補充和整個盜墓世界觀的完善。”

當頂級IP進入網大領域,能推進網大精品化的進程麼?網娛觀察(ID:wldygc2016)對奇樹有魚影視事業部總經理李思文進行了專訪,通過《沙海》項目剖析網大IP化一年來取得的經驗與收穫。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從《吳山居事件賬》到《沙海》番外:

三部作品探路觀眾口味

去年暑期,奇樹有魚就與南派泛娛進行接洽,雙方決定以盜墓系列中重要的場所“吳山居”為背景,開發《吳山居事件賬》系列10部網絡電影。

“吳山居是個家,是故事開始的地方,也是盜墓系列非常重要的地域標誌性符號,”南派三叔認為。“但非常遺憾的是,以往影視拍攝中很少有人重視過它的存在。現在終於有團隊能夠理解吳山居是什麼樣的。這次最大的感觸是不少工作人員是看著我的書長大的,很多年輕導演如今比我更堅持,甚至不允許我去改動作品裡的一些東西,這也是讓我很感動的。”

此次率先上線的三部作品《蚌人》、《畫媒》和《燃骨》單部製作成本在700萬左右,去年三季度就已經開機,如今名字都加上了“沙海”的前綴,是否是要蹭同名網劇的熱度?

李思文笑著否認了這點。“首先在開拍前,我們已經計劃要與《沙海》網劇進行聯動,因此演員採用的就是網劇中的角色。其次,《老九門》番外網大是跟劇一起拍的,我們這次完全是獨立拍攝和獨立運作,這跟之前有很大差異。”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此外,與《老九門》番外網大在劇集播出後上線不同,《沙海》系列網大沒有等網劇熱度發酵,而是在其播出前期就上線,也是希望能起到互相借力的作用。“這個項目在宣發層面,我們也會分析網劇的用戶畫像,以及我們目標用戶在哪裡,更精準地進行渠道定位的營銷。”

儘管故事是均圍繞吳山居發生的奇聞異事,以及吳邪手下的八個夥計,三部網大之間也有差異化的風格和定位。

“《畫媒》偏向於懸疑靈異,有點小驚悚;《蚌人》是詭異獵奇,同時有盜墓元素;《燃骨》相對會更注重視覺上的呈現。”李思文表示。

對三叔而言,監修盜墓宇宙裡每個故事也是賭一口氣。“我寫了這麼多年小說,都是8點幾分,但怎麼拍出來就一堆人罵我呢?從最開始我連片場都沒有去過,到如今知道關注劇本、選角、特效服裝,其實我內心是有一口氣的,我想知道我努力的話在這個行業能做到什麼程度。”

此次一口氣上線三部,一方面是基於對IP影響力以及內容品質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是通過作品來收集用戶真實反饋。“現在第四、第五部在前期策劃當中,內容還沒有最終確定,吳山居里的奇聞異事,本身是一個非常豐富開放的設定。三部作品我們選取了不同題材和導演,也是希望能夠區分,瞭解用戶對這個系列IP的認知,包括題材喜好等,以便於做續集的開發。”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沙海》番外宣發費單部百萬,

推動網大精品化

作為項目的聯合主控方,奇樹有魚和南派泛娛在IP改編的創作和製作端形成了密切的配合:南派泛娛主負責內容和製作層面,包括故事策劃、劇本編劇以及製作等,奇樹有魚負責市場受眾畫像分析以及相關政策風險的把控。

此次網大是南派泛娛製作團隊自己實操製作,我們也推薦網絡電影市場比較成熟的主創團隊來參與,確保作品是南派體系的風格。”

在《沙海》番外網大的發佈會上,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也注意到現場佈置和流程與院線電影的發佈會規格幾無差別,還安排了美甲、口紅試色等與電影劇情相關的沉浸式體驗。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一般網絡電影的宣傳費是基於它的預估市場收益,像這部我們投入的宣發費用成本在10%到20%,大概單部100萬左右,如果效果好我們還會追加。我們是把這個系列的IP作為成功項目進行培育,並不單純看重單部作品的收益,”李思文認為。除了映前的密集推廣,上映後奇樹有魚還將根據播出效果和彈幕人群分析等數據,進行後續的營銷策劃以及續集開發。

去年9月,奇樹有魚發佈“IP+1”戰略計劃,公佈了包括《吳山居事件賬》、《四大名捕》系列、《法醫秦明》等在內20餘部超級IP網大片單,用網大“IP化”來助推整個網絡電影行業的精品化進程。

如今將近一年過去,李思文透露奇樹有魚已經推出的IP作品到目前為止都是賺錢的,在後續選擇IP進行開發時,也積累了更多經驗:“從內容的角度來說,我們會更多考慮互聯網用戶現在喜歡、未來有可能喜歡的內容。有些作品原本的IP價值非常高,但在網大市場預期沒有那麼好,就是因為原本IP的用戶跟網絡電影用戶畫像有很大差異。這種內容我們在以後開發的過程中,就會進行一些規避。”

“以前大家覺得開發IP比較簡單,但其實有很多坑,”他坦言。“比如一些作品結構非常龐雜,故事線豐富,但開發成90分鐘左右的影視作品,能講述的內容就很有限。這時候我們發現人物塑造是更關鍵的,就像漫威的作品,觀眾多數記不住故事情節,卻能記住每部中的人物。所以人物開發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並且開發新故事時,是不是觀眾喜歡,有沒有可發揮的空間,都很關鍵。”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網大受眾與視頻網站付費會員逐漸趨同:

網大將成IP開發重要補充

影視開發一定要關注用戶需求,那麼網大真正的用戶畫像究竟是怎樣的?網大與哪些IP結合能夠真正產生更好的反響?

李思文告訴網娛觀察(ID:wldygc2016),動作喜劇、魔幻玄幻、槍戰等偏向視覺類型點的作品,依然是現階段網大主流的內容作品。但隨著用戶手機觀影習慣的全面養成,網大受眾的畫像也越發呈現多元化的面貌。

“以往大家可能感覺,看網大的都是三四線的男性青年,但現在一些頭部網絡電影的作品,女性用戶觀眾都非常多。”李思文表示,目前網大用戶畫像基本和視頻網站付費會員的用戶畫像重合,因此未來一些女性向、劇情向的網大也會更多湧現。

此次的《沙海》番外網大,在他看來就是男女通吃的題材。男性觀眾能夠從《蚌人》中看到驚險刺激的劇情,《畫媒》雙男主的設置也讓女性觀眾喜聞樂見,“因為本身三叔的女粉絲就很多,做劇情化開發時,我們充分考慮了女性觀眾的需求。

原本的IP粉絲能不能帶過來,這也是奇樹有魚考量IP的關鍵點。李思文以《盛唐妖異志》為例,“這是我們與網易動漫合作的一個IP,我們考慮到這個內容在市場上的基礎是OK的,而且有可能為網大吸引一批新的用戶,所以這種作品我們也在做。”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近期奇樹有魚出品的《緝妖法海傳》上線,由於主角由因《鎮魂》大火的演員白宇出演,不少“鎮魂女鬼”都從網劇轉投網大,該片的彈幕被女性觀眾刷屏。

鎮魂女鬼唱罷,沙海女孩登場——《沙海》網大上線

通過網大IP化,吸引更多傳統影視從業人員、知名演員進入行業,正是奇樹有魚推進網絡電影精品化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版權金方面投入較多,前期這些IP網大可能並不會利潤太高,但會讓娛樂圈更多關注到網絡電影,同時也把原有IP的粉絲帶入這個市場進行消費。”

“以前院線電影的專業團隊更多是觀望,如今也更願意來做網大的項目開發。知名的藝人不拍網絡電影,但IP作品他們都會考慮,甚至自降片酬,”李思文告訴網娛觀察(ID:wldygc2016)。

網大IP化的意義不僅是互娛行業重視版權問題,更在於盤活整個市場的良性循環:專業團隊介入,製作成本提升,做出品質更高的網大自然會吸引更多觀眾留存,片方也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不難看出,在未來隨著更多頂級IP進入網大領域,網絡電影將成為IP泛娛樂開發與多向延展的重要內容補充。董冠傑自己也是《盜墓筆記》的粉絲,“作為行業從業者,我覺得《盜墓筆記》系列是真正屬於中國人世界觀的作品,感謝三叔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為盜墓筆記宇宙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共同把《沙海》這個系列的網絡電影持續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