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版本与价值

«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玉篇卷,66册)

本文原刊于2018年7月16日《藏书报》

王平(本丛书主编)

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版本

以《玉篇》命名字典,源于中国。南朝梁顾野王撰《玉篇》三十卷,书成于梁大同九年(543年)。顾氏所作世称《原本》,大约亡于唐末宋初。唐代处士孙强于《原本》基础之上,稍增其字,世称“孙强本”。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等又奉诏重修孙强本《玉篇》,是为目前通行的《玉篇》,亦即《宋本玉篇》。《宋本玉篇》是中国现存第一部楷书字典。其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功能主要在于阐释字义、记录字音、区别字形。汉字传承到中古时期,基本结构只存笔势,而《宋本玉篇》正是记录了已经符号化了的汉字形音义关系。《说文解字》侧重于小篆,《宋本玉篇》则侧重于楷书。从这一意义上说,《宋本玉篇》是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之后对汉字的又一次整理,是我们研究中古汉字发展变化的宝贵资料,堪称中国文化史与文字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玉篇》对东亚汉字文化圈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日本、韩国汉文字典多名为《玉篇》,我们称之为《玉篇》类字典。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文化的江流往往是双向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流向。在古代中国,由于中国的经济文化相对于东亚其他各国发达,中日文化的主要趋向便是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输出。据历史记载汉光武帝建中元年(57),倭国遣使入贡,这是日本和中国交往的开始。自此后汉字开始传入日本。 据日本现存最早的书籍《古事记》记载:“又科赐百济国,若有贤人者,贡上。故,受命以贡上人名,和迩吉师。即《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 可见,至少在3世纪,日本已经有汉字流传了。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逐渐并大量吸收汉字并仿照汉字制造了自已的文字,但汉字已经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至明清两代,汉语文言仍然是日本通用的书写语言,汉字仍然是日本的通用文字。

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版本与价值

«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玉篇卷,66册)第1册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868年—1912年。共40余年。明治维新即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此期,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学习欧美技术,掀起了工业化浪潮,同时提倡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明治维新,欧美的学术思想风靡日本,但是,日本对汉文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并未中断。此期日本政府推行国民教育,以日语汉语并重,据记载,当时全国男女平均识字率达73%,其中男子识字率约93%,女子约50%。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考察,日本的文化普及率之高,已经独步全球。为配合文化的普及、汉文的学习与研究,该期汉文辞书字典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致使日本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汉文辞书字典编撰高峰期。我们在调查整理日本汉文辞书的过程中发现,仅明治时期,自1868年至1912年40余年间,日本学者编写的汉文辞书多达190余种。而以《玉篇》命名的汉文字典多达57种。该类字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价值

继王国维提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二重证据法之后,学界已经认识到海外汉字资料作为重证据的重要性。然而在新一波海外资料热中,以上丰富的资料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整理利用,既是空白,又是遗憾。《玉篇》之名始于中国,编纂体例亦祖法中国《玉篇》和《康熙字典》。这一时期的《玉篇》字典,除了《大全玉篇》这样的以尽量全面训释汉字为任务的字典外,尚有以《增补》《增续》《新选》命名的著作,其目的一则是订正前人编纂《玉篇》之讹误和不足,为了当时学习汉字者服务。

另外还有《皇朝玉篇》《纸入玉篇》《读史玉篇》《汉吴两音玉篇》《开化玉篇》《文明玉篇》《历史文章玉篇》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的著作。这些字典的特点,一是为注意吸收当时常用字及异体字,收字训释注意与当时政治策、思想风潮相结合。在文明开化与王政复古的社会思潮之下,通过字典的编纂植入这些思想内容,使得国民在日常学习中浸染社会意识形态。二则是注意实用,编纂的比较专门的字典,为读书作文者服务,对于历史特别是本国史的内容则较之以往大大增加。总而言之,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在体例上虽然祖法中国的《玉篇》《康熙字典》,但是其具体内容注意结合实际,服务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这对于辞书编纂与社会文化关系之研究,以及近代日语等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版本与价值

梁代所著《玉篇》唐抄本

首先,促进汉字传播研究。汉字根源于中国,传播至四周国家。汉字在被传播国家中如何发展?如何演进?这些都是属于汉字传播的研究范畴。日本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成员之一,汉字在日本的使用状况、发展进程理应成为域外汉字研究的一大“热土”。这无疑是对域外汉字研究的拓展及加深,类型的对比研究虽未直接涉及域外汉字主体,但其内容可以为域外汉字研究提供可参考材料。

其次,深化汉字本体研究。根源于中国小学文献而富于日本语言文化特点的古代字典,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中韩的汉字系统比较,将有力地推动汉字本体研究并加强汉字规范研究。汉字文化圈具有共同的文字元素,然而又各有差异。汉字在中日两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那么具体差异又是如何?总结出有利于促进汉字文化圈所用汉字的共通特点,为汉字文化圈的汉字规范提供可供参考的有力材料。

最后,服务于汉字国际标准化。日本明治时期所刊行的字典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到现在没有被学者运用于亚洲历史文化研究中,亦没有成为研究汉字传播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坐标。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汉字的内码不能适应于国际通用标准码。日本汉字的国际标准化势在必行,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清理出日本历史汉字和现行汉字的相关情况,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汉字国际标准。

东亚文化圈有着共同使用汉字编纂汉文字典的历史,这种持续的学术交流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作为东亚汉字文化遗产的汉文辞书影响深远,价值重大。但由于资料散见别藏,学者使用或参考非常不易。对日本明治时期汉语辞书的系统整理,其资料亮点显而易见:即首示性、丰富性、完整性、系统性。该批资料若能在中国出版,对于弥补汉语史断代、汉字发展史、汉字传播史、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史等研究资料不足之遗憾,对于重塑以汉字汉语为纽带的东亚文化圈、梳理中国国学历史传播的脉络、一带一路上的汉字遗产整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玉篇卷》代序)

图书信息

《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 •玉篇卷》

编著 王平

ISBN 978-7-313-16792-7

定价 49800 元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以《玉篇》命名字典,源于中国。《玉篇》是我国继《说文解字》后极为重要的字书。《玉篇》对东亚汉字文化圈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日本、韩国汉文字典多名为《玉篇》,被学者称为《玉篇》类字典。日本明治维新后,对汉文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并未中断,该期汉文辞书字典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致使日本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汉文辞书字典编撰高峰期。经调查发现该时期日本学者编写的汉文辞书达190余种,而以《玉篇》命名的汉文字典多达57种。

东亚文化圈有着共同使用汉字编纂汉文字典的历史,这种持续的学术交流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作为东亚汉字文化遗产的汉文辞书影响深远,价值重大。但由于数据散见别藏,学者使用或参考非常不易。对日本明治时期汉语辞书的系统整理,其数据亮点是首示性、丰富性、完整性、系统性。这一批丰富而重要的日本明治时代新编汉字字典数据的整理出版,既是海外汉字文献的重要回归,也是为国内汉字研究和汉学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对于弥补汉语史断代、汉字发展史、汉字传播史、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史等研究资料不足之遗憾,对于重塑以汉字汉语为纽带的东亚文化圈、梳理中国国学历史传播的脉络、一带一路上的汉字遗产整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编者简介:

王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国汉字研究所合作研究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域外汉字的传播与应用、汉字发展史、传世字书数字化处理等。首次提出了汉字研究“三重证法”,即以本国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异域传世汉字文献相互印证,考证汉字发展史。

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版本与价值日本明治时期《玉篇》类字典的版本与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分享你的感受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交大社微店购买更多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