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高考仍是改變命運的好機會

這段時間因為工作繁忙和思緒混亂一直沒更新,先說聲抱歉。接下來會繼續碼字,努力爭取不要斷更,再次感謝親們的陪伴!

對於普通人,高考仍是改變命運的好機會

剛剛結束的高考是每年牽動無數家庭的社會熱點,有人說沒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所有經歷過高考的人都不想經歷第二次了,這也是真的。

距離自己高考快20年了,今天就倚老賣老地說說高考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我是2000年在東北參加高考的,那一年我們是先出分數再報考,如果不是這個機制,我是不敢報上海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選擇東北的大學。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高考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來上海,也從來不知道自己會在上海生活這麼多年。

當年我們學校在高考中大放異彩,清華,北大,中科大,北外,上外都有考取的,我知道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在做著白領工作,收入在城市中屬於中上水平。

很多人說名校畢業並不意味著混得好,這我同意,但高考最大的好處是給了普通人更好的平臺,更多的選擇機會,即使現在,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時候仍會對學校學歷有著高要求,甚至很多人在擇偶的時候也是非985/211不找,這裡並非歧視,而是概率範疇。大部分人認為能上985/211的人,智商達到了一定水平,基本的理解/溝通/學習能力不會太差。而普通大學或者大專生雖然也有出類拔萃的,但終歸比例不是太高,畢竟馬雲只有一個。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家長每天自打雞血,拼命讓孩子進入名校的原因。

然而大學只是第一個平臺,後面還有更多的平臺,要求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是學習再造還是工作晉升都面臨著高壓的競爭,越到後面越發現比拼的是綜合實力,包括人品,性格,能力,家庭等等。

老實說社會的階層一直都存在,只是這些年越來越明顯。

我來自普通家庭,感覺是自己需要非常非常努力才能有和別人一起喝咖啡的機會,這也是真的。

當年我在省重點高中的成績全班前三,但仍沒有保送資格,而班裡成績一般的同學很多拿到了保送資格,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清楚地知道了人生的不公平。

報考志願時,父母希望我報考省內的大學,最好是法律或者財務專業,將來進入法院或者做財務,比較穩定。但我背景不強情商一般,所以從那個時候起就堅決要學外語進外企,可以不用拼爹。

工作後,老家的閨蜜們畢了業就結婚,住著170平的婚房,開著寶馬,而我主動選擇了Hard模式,在外企打拼,被當作男人用了N年,在上海過了N年的租房生涯,很晚才買車。

有時候想想也是不平衡,如果是在老家,我也應該活得很輕鬆,不用這麼拼命,但人生沒有如果。

直到現在,還是要感謝高考給了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其實是給了自己更多選擇的機會。攤煎餅的大媽月薪3萬,但賺的是辛苦錢,幾乎沒什麼發展,如果想考公務員或者做白領幾乎不可能。但起點高的年輕人可以選擇做公務員、白領或者自由職業者,這就是差別。

雖然到處充斥著讀書無用論,但即使到了今天,大部分人也是邊工作邊充電,雖然充電的目的除了學習還有其他,例如擴展人脈和獲取資源,但不可否認,學習能力強的人永遠會在競爭中勝人一籌。

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期待,但我始終認為,人的幸福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隨心所欲的程度,這和金錢有直接關係。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人生還是要靠個人奮鬥,而高考就是奮鬥的第一個起點,值得每個人重視。

後記:

看了一眼今年的高考數學題,我竟然一道都不會,仔細想想現在我用的最多就是加減乘除,但我仍享受數學給到我的訓練,每做出一道題時候的興奮和喜悅,類似於遊戲的打怪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