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擇一段感情是因爲愉悅還是恐懼?

你選擇一段感情是因為愉悅還是恐懼?

前幾天大學同學Y從美國回來,三五好友聚會,相談甚歡。最大的變化是單身了N年的Y有了男朋友,比她小三歲,外貌、學歷、職位、收入都遠低於她,兩人仍在磨合期,但能看出Y狀態很好,她也坦言,男朋友身上最打動她的地方是和他在一起很開心很踏實,雖然他錢不多,但生活中充滿了儀式感,大到過年過節,小到機場接送,都能看出男朋友很重視她很用心。

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如果你問一個歐美老外,他以前有過幾段感情,他們一般會回答,認真的感情有幾段。換言之,老外會把認真和不認真區分得非常清楚,幾乎不會有空窗期。

如果一個老外失戀了,他會通過各種渠道認識新的異性,同一時期也許會和多名異性保持聯繫,甚至是性關係,但雙方都說得非常清楚,如果不是認真的,大家也僅僅是交往,或者是性伴侶,不會涉及其他。但當他們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會做出承諾,要求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雙方保持一對一的約會或者同居關係,直到有一方覺得不合適要結束。接下來如果不出意外,大家又會進入接下來的循環,即尋覓、不固定、固定等。有的人也許一直是一個人,有的人也許找到了人生伴侶,接下來同居,結婚,生子。

從大環境來說,歐美社會更加多元、包容和開放,而且由於經濟到達了一定基礎,年輕人只要正常工作,買房買車等基本生活保障不成問題,而且很多歐美國家鼓勵有了孩子的夫婦一個人工作一個人帶娃,會給這樣的家庭大幅度減稅,很多夫婦商量下來覺得這樣更划算,而且對孩子更有好處,因此一方主內一方主外的現象很普遍。

說了這麼多,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尋找另一半這件事上,西方人往往更純粹,考慮對方這個人本身是否適合是關鍵,而不是其他附帶條件,例如工作/學歷/家庭/年齡等等。

反觀中國社會,從古至今國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社會環境也給不了大家安全感,因此在擇偶上,大家往往會把生存相關的功能性需求放在首位。女方看男方要看工作/收入/家庭條件/房子/車子,基本是劫富濟貧的思路,至少不能拉低自己的生活質量。男方看女方要看年齡/外貌/學歷/素質等等,以完成生育培養優秀下一代為主要目的,其次是顧家持家照顧自己,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對女方的經濟條件有要求。

我身邊不少優秀的超過35歲的女生都還單著,而且大部分素質非常好,學歷、外貌、能力、家境都不錯,但在婚戀市場上毫無優勢。很多男士一聽到女孩子過了35歲,首先覺得不適合生育了,其次覺得這樣的女孩子對別人要求高,不好駕馭。一個女孩子和我感嘆,過了30歲,相親的數量直線下降。過了35歲,父母親戚都佛繫了,幾乎沒人介紹相親了。找個不如自己的又不甘心,所以就一直單著。其實如果適當放低要求,以西方人“不嚴肅”的態度先開始一段關係未嘗不可,又不一定要奔著結婚去,在這段關係裡有快樂有成長也是一件好事。

我也見過一些大齡單身男士,他們的需求更加現實和功能。例如一個男士說,他擔心自己老了萬一一個人暈倒在廚房沒人發現很危險,於是想找個伴侶。還有一個男士說,婚姻中兩個人組成聯盟抵禦外界風險能力強,所以要結婚。很少聽到有男士說,找另一半希望找個志趣相投的,共同享受生活探索世界的。

現在的環境特別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讓很多人的內心缺乏安全感,當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感情也註定不能純粹。

如果把感情當成體驗,有人是為了解決恐懼,有人是為了找到愉悅。

  • 有人開始一段關係是因為愉悅,儘管會有很多現實的困難。
  • 有人選擇呆在一段不開心的關係裡是因為恐懼,例如擔心沒辦法生存,擔心孩子,擔心別人的目光。

我不喜歡灌輸雞湯,但讓自己強大還是硬道理,至少在選擇感情的時候可以從愉悅出發,而不是恐懼。而戰勝恐懼這件事還是交給自己解決比較好,而不是仰賴他人。

如果每個人在關係裡想得更多的是愛和給予,而不只是被愛和索取,那麼這個社會會和諧得多。至於世俗意義上的吃虧和佔便宜,真沒必要拿來衡量感情,萬事皆體驗,生命本身就是一場體驗。

再多說一句,想想對方和你在一起是因為愉悅還是恐懼,如果僅僅是恐懼,那麼對方的體驗一定不好,是時候提升自己的性能,努力給對方製造愉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