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姑娘處理婆媳關係有多牛?

上海姑娘處理婆媳關係有多牛?

一個上海女性朋友,為人仗義大方,性格溫和細膩,但喜歡花錢,每個月把老公和自己的工資花得一分不剩。偏偏婆婆是做財務的,精打細算慣了,對兒媳大手大腳的毛病格外看不慣,於是自打結婚婆媳之間就經濟問題開始了各種不愉快。

在朋友兒子一歲的時候,婆婆把丈母孃叫來攤牌,意思是說你女兒這麼能花錢你要好好管教一下,否則就讓他們離婚。丈母孃也不是吃素的,直接甩出一句:讓他們現在就離婚,孩子我們不要,你們自己養,我女兒從小就是這麼嬌慣長大的,不能受委屈。結果輪到婆婆當場傻眼,經此一役,再也不敢提離婚的事。

這個世界,無論對手是誰,最後比的就是誰更狠,丈母孃需要更狠。

————————————————————————————————

孩子三歲時,婆婆過60大壽,朋友買了一對價值上萬的刻滿了壽字的金磚奉送,大家紛紛誇讚朋友有孝心,能不計前嫌給婆婆祝壽。結果朋友毫不避諱地說:在我懷孕生子最艱難的時候,婆婆不但沒幫忙,還挑撥我們離婚,我和她之間沒有情分只有名分。

大家不解,問為什麼還要送這麼貴重的壽禮,朋友說是為了維繫夫妻感情。老公是孝子,自己媽媽過60大壽肯定要送好禮。但想到婆婆的作為自己又不甘心,想來想去送金磚最合適,反正金磚既不能吃又不能喝還不能戴,婆婆只能看看,百年之後還是要留給唯一的兒子和孫子的,就當她是銀行幫忙保管吧。婆婆過分在先,但兒媳思慮周全毫不吃虧,也著實厲害。

上海媳婦的厲害是厲害在骨頭裡的,名不虛傳。

很多娶了上海姑娘的外地男人逢年過節習慣了一個人回老家看望父母,今年過年,周邊嫁了外地老公的上海姑娘幾乎清一色地留在上海陪自己父母過年,一方面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不忍心撇下父母,另一方面也不想僅有的幾天假期疲於應付各種禮節得不到休息。

一對北方的長輩生了兩個兒子,卻都娶了上海姑娘。過年時媳婦和孫子都去孃家了,老兩口和兒子獨自守歲。事後長輩笑言,如果在北方過年媳婦不去婆家估計可以離婚了,但在上海女人地位高,兒子要麼選擇去丈母孃家,要麼選擇自己陪爸媽過年,如果硬要強迫老婆回自己家,估計要引發家庭大戰。

過年雖然講究團圓,但沒必要只講究形式上的團圓,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沒什麼不好,至少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摩擦。

上海同事S揹著老公買了一個幾萬元的翡翠手鐲,老公看了覺得不錯,問多少錢。同事故作鎮定地說幾百塊,在淘寶上買的。老公建議,既然這麼便宜,給我媽也買一個吧。同事答應著,過了幾天對老公說,問過店家,說沒貨了。老公只覺得可惜也沒多想,估計現在也不知道老婆的手鐲有多貴。

一些上海姑娘的急智有做外交部長的潛質。

相比其他地方,大部分上海婆媳相處得都還算愉快,因為很多時候雙方都有界限感,不輕易干預對方的生活,北方婆婆出現的隨意闖小夫妻臥室的事基本沒有。另外就就是上海婆婆普遍比較明理,有錢的肯定在婚前就準備好婚房,沒錢的至少準備好婚房首付,對待孫子孫女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反正很少有既不出錢也不出力的。

上海媳婦雖然厲害,但大部分也同樣明理。有經常帶著婆婆和媽媽一起旅遊的,有逢年過節和婆婆看電影吃飯做美容的,還有買化妝品買衣服順便給婆婆帶一份的,只要婆婆做到該做的,那麼對婆婆基本是充分尊重的。

不說了,現在就想想怎麼按照上海媳婦的標準培養女兒去,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