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米想借智能冰箱攪局白電市場:舊瓶裝舊酒難以突圍

雲米想借智能冰箱攪局白電市場:舊瓶裝舊酒難以突圍

從淨水器起步,如今突然全面加速進入家電全品類,相繼推出廚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一系列產品,聲稱要打造全屋家電。這對於小米生態鏈企業雲米來說,戰略藍圖很大,但是市場佈局卻很乏力,大量的舊瓶裝舊酒,很容易 讓市場和消費者陷入疲勞之中。

池梅||撰稿

以互聯網企業自居的小米,憑藉在手機行業低價優勢快速崛起,並且通過與生態鏈企業合作進軍家電產業。之前是智米空調,如今又是雲米大屏智能冰箱。儘管如今雲米推出了四款智能冰箱產品,但是不論產品還是模式,都是在炒冰箱行業“智能互聯”的冷稀飯,本質上還是靠低價格優勢爭奪市場份額,但用戶並不買帳。

作為小米生態鏈的雲米,從淨水器行業嶄露頭角後,如今又涉足大家電領域,希望以性價比推動智能冰箱在內的諸多智能家電產品的推廣普及。比如一線品牌的大屏智能冰箱在2萬以上,而云米四款冰箱產品,只有一款高端十字四門 521L產品售價在1萬元以上,最便宜的對開門並下個僅不到6000元。這似乎表明,其雖然不同於小米的超低價牌,但仍然是以價格為競爭手段。

價格相對同類產品低這麼多,似乎很容易讓雲米智能冰箱快速進入大眾視野,但是搶佔市場蛋糕卻並不容易。智能冰箱市場一直不溫不火這麼多年,原因並不是因為價格,而是消費需求痛點抓不準。從冰箱上直接購買生鮮產品,查閱菜譜、聽歌追劇、留言,這些在雲米智能冰箱問世之前,海爾、美的、海信、美菱等諸多冰箱企業都嘗試過,不是什麼新鮮事,更非什麼新技術。

因為這些對消費者來講,都是癢而不痛的功能,均可以被手機和平板電腦替代,接受度和體驗感並不高。這也正是過去幾年,智能冰箱在市場上難以快速普及的根源所在。對於雲米這樣的新品牌,既缺乏名氣,又缺少渠道,更缺乏用戶信任和產品創新戰,只是有低價格開路,顯然很難在智能冰箱市場打開局面。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智能大屏電視暫時市場潛力不大。中怡康線下數據顯示佔比僅0.1%,零售額佔比僅0.2%。奧維雲網(AVC)今年上半年線下監測也顯示,大屏冰箱的零售量滲透率僅0.17%。可以說,智能大屏對於彩電是趨勢,但是對於冰箱就是雞肋,當前市場主打仍然是保鮮。

雖然雲米想用互聯網的思維,來重新定義家電產品;同時改變硬件賺錢模式,在後續運營上做文章,而且發佈了包括人工智能油煙機、智能音箱、智能洗衣機、智能微波爐等智能家電設備,但多是概念的炒作,並沒有真正基於中國家庭的實際情況和用戶痛點創新。真正打通全屋互聯家電構成的生態圈,挖掘智能家電的聯網運營的增值空間,重構商業和消費形態,絕非一夕之功。

雲米想借智能冰箱攪局白電市場:舊瓶裝舊酒難以突圍

除了傳統冰箱企業曾經一度嘗試推出智能冰箱,並想以此打造新的智能生態鏈之外,最近幾年來,電商巨頭京東、阿里也曾推出智能冰箱,與品牌商合作,是集合“智能+服務”的生態平臺,卻也水花不大。所以包括海爾、海信等一線品牌在內的冰箱企業,又把一部分重心放回保鮮、節能等功能上。

智家電認為,在冰箱行業穩定的“一超多強”競爭格局下,雲米的這種挑戰很難成功。畢竟,白電和手機、彩電有本質的區別,白電更強調耐用、工藝,新品牌被接受比彩電、手機等科技產品更難。當然,價格因素以及運營模式相比中小品牌來說,有些優勢,可能會吸引一部分年輕消費者,收割一些中小品牌的空間。但是後續運營,是全面供應還是概念炒作,都是未知數。

不管是市場接受度,還是行業發展走勢,雲米智能大屏冰箱未來都不明朗。之前智米空調推出之後也並沒有多大成績,這次或許也只能淪為行業小插曲!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互聯網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