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應該避免的因素

偏頭痛應該避免的因素

哪些因素會觸發偏頭痛?

女性體內激素變化(如經期、孕期、絕經期、口服避孕藥時)、某些食品或食品添加劑、酒精、咖啡因、空腹、壓力、光線、聲音、氣味等感官刺激、睡眠習慣變化(包括時差)、強體力活動、性活動等生理因素、天氣或氣壓等環境變化、藥物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偏頭痛。

如果你經常頭痛的話,最好把頭痛的日期、時間、症狀、天氣、當天吃了什麼或喝了什麼特別的東西等記錄下來,特別是觸發條件。

在以下情況下,你可能需要使用預防性治療:

1.偏頭痛一個月發作 4 次或更多;

2. 頭痛持續 12 小時以上;

3. 止痛藥沒有幫助;

4. 症狀包括長時間的先兆期或麻木無力。 預防性藥物可以降低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也可能增加止痛藥的效果。

在大多數情況下,預防性藥物不能使頭痛完全停止,有些預防性藥物還會有嚴重副作用,如果藥物的效果良好和你的偏頭痛得到良好控制。

除了藥物,足夠的睡眠可能有助於緩解偏頭痛,但也不能睡太多,因為睡得太多也可能會觸發頭痛;所以最好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頭痛時,在一間黑暗而安靜的房間裡休息,把一個冰袋用布包著,放在脖子後面,並輕輕地對頭皮疼痛區域施加壓力,可能也會有幫助。

戒菸、減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規律飲食、減少壓力、經常鍛鍊(如散步、游泳和騎單車,但突然的、劇烈的運動可能會引起頭痛)、避免會觸發頭痛的其它因素,也有助於預防偏頭痛。

哪些頭痛不是偏頭痛,需要儘快看醫生? 如果有下面的症狀,要立即去看急診,因為可能表明有嚴重的疾病:

1. 突然發作的劇烈頭痛;

2. 頭痛伴隨發熱、頸部僵硬、精神障礙、癲癇發作、複視、虛弱無力、麻木或說話困難;

3. 頭部受傷後頭痛,特別是如果頭痛惡化的話;

4. 慢性頭痛在咳嗽、用力或突然活動時惡化;

5. 50 歲後出現新的頭痛。 如果你有頭痛史,但頭痛的情況突然改變,也要去看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