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失聯第4年 家屬程利平:我要給自己畫一個句號

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2014年3月8日01:20,馬航MH370在越南胡志明空管區“消失”了!這一“消失”就是4年——失聯的飛機、失蹤的乘客、不明原因的事故;除了之後發現過幾塊疑似飛機碎片,時間彷彿停留在那個“消失”的夜晚:凌晨1點20分。

隨之一起停留的,還有失聯者家屬們的生活——4年過去,新聞變成舊聞,絕大多數公眾已不太關注這架失聯客機。但家屬們,仍在尋找和等待著一個結果。

2018年7月30日,馬來西亞當局將發佈一份報告,完整記錄4年來調查人員的每一個字,在外界看來,這或許是結束的信號。對家屬們來說,任何口頭或文字的宣告都是蒼白無力的,沒找到人,就永遠不會有真正的結束。

丈夫走後,程利平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她曾經和其他家屬一樣,全身心投入到尋找MH370中,但身後的孩子和家庭,讓她不得不面對未來的生活,“我還有孩子,兩個孩子需要健康的成長,我自己沒關係,我必須要帶動這個家和孩子,我要給自己畫一個句號。”程利平說。

“感覺這4年像在凌遲”

程利平把車開到高速路邊,放聲大哭。她不敢在家裡哭,怕兩個孩子會看到,丈夫曾經是家裡的頂樑柱,現在他一天沒回來,程利平就得撐起這個家一天。

說起對丈夫的印象,程利平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他是一個特別優秀的人,很顧家,很愛孩子和我,工作也特別上進、認真。”她的丈夫鞠坤是業內知名武術指導,曾指導過《一代宗師》、《太極俠》等電影,鞠坤比程利平小,卻很會照顧妻子,3月7日晚上23點,鞠坤在候機的時候還和妻子視頻聊天,他擔心程利平一個人在房間害怕,叮囑晚上開個小燈睡覺;因為馬來西亞是右側行駛,他還告誡妻子不要自己開車。“其實從頭到尾我一直是被他捧著的,那一段時光很幸福。”程利平說。

他們本該一直這樣幸福地生活下去,但災難總來得猝不及防。3月8日早上6點過,一個電話將程利平從夢中驚醒,被派去接機的人沒有接到鞠坤,懷疑飛機沒起飛;程利平打電話給吉隆坡國際機場,被告知按時起飛並安全到達北京,她感到稍稍安心,但隨之而來“MH370失聯”的新聞卻讓她有“天崩地裂”的感覺,“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覺得樓都是斜的、軟的、來回坍塌的,整個人是眩暈的。”程利平什麼東西都沒拿,當天晚上就趕到吉隆坡會場。

馬航MH370失聯第4年 家屬程利平:我要給自己畫一個句號

在剛開始的尋找和等待中,程利平是有足夠的毅力和信心的,“我就很堅信的,覺得很快會有結果。”她加入了家屬委員會,負責整理和收集一切和馬航MH370有關的信息,同時還不忘安慰其他家屬,“有一些姐姐她們當時精神就不太好了,睡覺需要靠藥物維持,如果再不給她們一些力量的話,我怕她們撐不住,所以我儘可能給大家一些鼓勵,讓大家堅信有一個好的結果。”

漫長的等待消磨著程利平的信心。她開始產生幻覺,眼前經常會閃進一個鏡頭:門開了,丈夫回來了;她還開始害怕和恐懼,有一段時間,她不敢自己關在屋裡洗澡,“我不知道怎麼用語言文字去形容那種恐懼,反正就是害怕,覺得自己的腳都沒踩在地上那種感覺。”程利平說。

抑鬱和恐懼還慢慢拖垮了她的身體。“昨天還有一個博友說我老了很多,狀態特別不好,像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我看到那個其實挺心酸的,心裡特別難過。”在上星期體檢中,程利平還被查出肝囊腫,“好多家屬已經檢查出身體各種問題,這個情緒特別影響身體。”她坦言,因為4年來心裡的抑鬱沒辦法得到發洩,自己性格遠沒以前活潑開朗,還變得特別暴躁。“感覺這4年像在凌遲。”程利平說。

“我希望他能在一個地方,過得比我好”

促使程利平走出來的,是家庭和孩子。在4年的悲痛中,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時,她才能感到些許心底的快樂,“孩子學習好,拿個獎,自己還是很欣慰,比較開心。”

在前兩年,程利平是全身心投入尋找馬航MH370,“孩子基本沒管,天天一有啥事就跑了。”有一次,孩子在沙發上突然說:“小時候爸爸經常帶我去公園,為什麼長大以後他就再也沒出現?我想爸爸,我想讓爸爸回來。”,那次程利平沒忍住,當著孩子的面哭了。

馬航MH370失聯第4年 家屬程利平:我要給自己畫一個句號

後來,程利平覺得生活不能繼續這樣了,家裡孩子和老人都需要開銷,而今年春節,程利平父親去世後,她母親狀態也一直不好,“我發現家庭裡面已經沒有正能量的東西,全是負能量的,大家都是悲觀的,這樣不行。”她意識到,丈夫走後,自己成了家人依靠的對象,自己必須堅強,“我內心的不健康,帶動著孩子們也不會好,所以說我想不能老沉迷在這裡面,我覺得我該劃句號了,我應該帶著孩子們快樂地去過以後的生活了。”程利平希望她能成為兩個孩子的大樹,多多少少替代父親給他們一些力量。

這個句號被她定在8月3日完整報告出來以後,她將開始新的生活,同時也帶著對丈夫的希冀和祝願:“我從來沒覺得他真的不在了,我希望他是在一個地方安好,過得比我好。我一直這麼覺得。”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封面新聞出品,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