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菜鳥』」——銀外高中學子「逆襲」成長記

不能不說,對於大多數高考學子們來說,七月註定是一個喜悅的日子。因為,他們經歷了六月的考場洗禮,迎來了如火的七月,陸陸續續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

在這個豐收、喜悅、流火的七月,作為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銀外”)參加高考的學子們自然也不能缺席,因為七月同樣是他們的節日。

7月18日,銀外學子查文麗考了575分,以高出重點線47分的成績收到了天津外國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像查文麗這樣,今年被大學錄取的學生有248人。

據悉,今年銀外共有82名學子考上了一、二本,有248名學子上了本科線,本科率達到了60%。其中,高三美術班,有49人聯考通過,通過率達到96%;有39名學生文化課達到二本線,49名學生文化課達到三本線,本科率達94.2%。

可是,誰又會想,三年前,這些學子們中考結束後被稱為“菜鳥”,在眾多家長和同學眼裡被貼上了“落後生”的標籤。

那麼,是什麼讓這些在眾多家長和同學眼裡不被看好的學子們“逆襲”成長,自豪地邁進了夢中的象牙塔呢?

我不是“菜鳥”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聰明的人。從小學到初中,學習成績總是差的一塌糊塗。之前,雖然上了各種課外補習班,但成績依然停滯不前。”三年前,以556分的中考成績走進銀外的查文麗回憶著小學、初中的學習生涯,滿臉的不解。

查文麗對記者說:“中考失利之後,經人推薦選擇了銀外。那時對上大學想都不敢想。‘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遠不會乾涸。’是銀外樹起了我的自信心,是銀外的老師們讓我擁有了勇氣和骨氣,挺起了走進大學校門的脊樑。”

崔昊也了一名中考失利的學子。三年前,中考成績公佈後,他的成績只有498分。面對低分的成績,性格內向的崔昊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

“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我低著頭,咬著牙走進了銀外。因為我知道那裡有全寧夏最好的初中,高中自然也不會落後。”崔昊回憶著當初選擇時的情景。

“實事證明,我沒有選錯。沒上過高中的人,他的生命裡註定少一道風景。在銀外的摸爬滾打、屢戰屢敗和學校、老師‘一個都不放棄,一直都不放棄’的教育理念中,我走到了今天。我很慶幸是學校和老師教育了我做人的道理,磨練了我的意志,堅強了我的性格,堅定了我的理想。我想說,是他們給予了我無數的堅守和鼓舞,我謝謝他們。我不是別人眼裡那個天生的‘菜鳥’。”今年以超出理科重點線55分,以518分拿到長沙理工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崔昊,帶著對學校和老師的無限感激之情對記者說。

在銀外,像查文麗、崔昊這樣中考失利選擇銀外,高考成績優異、突出的學子還有很多。

張迪就是其中一位,因中考443分而名落孫山,在銀外的“不放棄”的鼓勵和引導中,一點點進步,最終以超出重點線9分的成績(理科472分),圓了大學夢想。

同時,一些學生的單科成績更是令人吃驚:趙鵬同學語文取得113分,楊雲龍同學數學取得128分,劉夢瑤同學英語取得了140分,張迪同學理綜取得了221分, 查文麗、宋囡囡文綜取得了225分……

里奧·安德列斯·梅西說:“我不是天生強大,我只是天生要強。” 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強大的,是一個要強的環境讓他一天天變強、變大。

我不是“菜鳥”。人生總免不了磕磕碰碰和各種挫折,一生的成敗不能被一個“菜鳥”的標籤而全部覆蓋。

銀外給了眾多高中學子們一個“天生要強的環境”,學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逆襲”成長,用實際行動無情地撕毀了“菜鳥”的標籤,證明了他們也是天生要強的。

這裡有一個“天生要強,永不放棄”的環境

採訪中,學子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好校風+好學風”形成了學校和老師“永不放棄”的“要強環境”,帶著學子們在自強不息的世界裡一步一步前行。

荀子說:“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亂,可以為師。”

銀外的高中部老師們不僅僅只傳授學生知識,還倡導學生們培養仁愛、理想、責任、堅韌、合作、創新的信念。正是這些理念,讓孩子們走出了“菜鳥”的自卑陰影,變成自信陽光、堅韌堅強,善於拼搏、敢於拼搏的強者。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倡導學生們培養仁愛、理想、責任、堅韌、合作、創新的信念,老師首先要做到,而且必須去堅持,給孩子們樹立一個信心。” 銀外高中教務主任、高三(1)理科重點班班主任楊志學如是說。

楊志學告訴記者,銀外的高中學子大都是因為中考失利,成績不理想,因而在心理上形成強烈的自卑感。“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必須要做到潤物無聲,掃除掉孩子心靈上的陰霾,不斷給予孩子精神鼓勵。他們不僅自身要擁有一份耐心,一份韌勁,而且需要老師給予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鼓勵,一次讚美。”

世上沒有差生,只有差異。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有一句名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方式,對於一個孩子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到一個使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地方,在那裡他感到滿意而能幹。”只所以有差生這個概念,是因為學校或家庭沒有找到孩子適合發展的正確方向,導致孩子在學習中自信受挫、厭學。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銀外在教育教學中,面對中考失利的孩子,恰恰採用的就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在“一個都不放棄,一直都不放棄”中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面對剛剛步入高中的學子, 高三(5)班文科重點班班主任羅秀娟這樣說:“從初中步入高中,大多孩子都處於堅持和浮躁並存,努力和失敗並肩,喜悅和迷茫間歇性發作的複雜而又簡單的狀態之中。他們需要的是努力與失敗之後的堅持與鼓勵,需要的是無奈和迷茫之後的幫助和引導,需要的是辛苦與成功之後的喜悅與激勵。”

“如果不解開孩子心理上的那個疙瘩,只一味填鴨式地灌輸知識,教授課程,孩子的潛能永遠都發揮不出來。同時,孩子的潛能只有在集體的環境中,通過鼓勵或‘逼迫’才能更多地發揮出來,而且會一次比一次出色。” 羅秀娟談到自己對學生的付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三年來,孩子們每一次成績的變化都會牽動我的心,每一次的提高和小小進步都會令我興奮。我知道,孩子們也在因他們成績的上升而高興。我和孩子們談心、聊天,我們共同制訂目標,並去努力實現。” 高三(2)班理科普通班班主任張會軍說起與孩子們一起的日子,心情無比激動。顯然,他與孩子之間早已成為良師益友。

記者瞭解到,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實現老師和學生共同制訂的目標,銀外的老師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無償給學生補課。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銀外人眼裡教育永遠是個良心活。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都會把班裡的每一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呵護,用心培養,永不言棄。

我要加入“逆襲隊伍”

孩子的學習成績好,離不開好老師的教導,同樣也離不開好學校的校風。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今天,銀外被冠以“寧夏名校”的美譽當之無愧地,眾人皆知。

但是,銀外並不滿足。站在寧夏民辦教育發展顛峰的銀外人一直在用客觀的眼光正視自己:做強幼小、初中的同時,要補齊高中教育不足的“短板”,使高中教育達到區級重點高中水準,向打造寧夏一流高中邁進。

如果說,一個學校考出一個狀元或一人成績突出,有太多偶然性,也可能是運氣。但是,在整體入學分數低的情況下,經過三年努力整體分數大幅提升,絕大部分學生進步神速,均站在本科線之上,這就不能用偶然或者運氣來解釋,只能是佐證了這所學校有實力,教學培養質量確實上乘。

2018年的中考成績,銀外已經用實實在在的分數證明:高中教育教學已經有了新跨越,向“寧夏一流”高中邁進了一大步。

面對這“一大步”,銀外高中部校長安玉榮說:“學校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是取得這‘一大步’的根基;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從100多名應聘者中層層選拔出十幾名佼佼者充實到教師隊伍是取得這‘一大步’的核心;藝術周、英語周、國學經典誦讀大賽等特色教育,疏導學生陰霾的心理教育,鼓舞學生的激勵教育是取得這‘一大步’的關鍵;研究、制定出適合銀外學生特點的教學、測試方法是取得這‘一大步’的重點。”

採訪中,教師、學生普遍認為,銀外高中部之所以取得突飛猛進的優異成績,離不開“兩樣法寶”:一靠嚴格的精細化管理和靈活的民辦運行機制;二靠學校有一支穩定優秀的管理和師資隊伍。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學校裡也沒有一模一樣的課堂,不同的班級我們靈活地採用不同的管理策略,不同的教學方法,只要是對學生的學習有效果的,我們就採納,並推廣。” 安玉榮對記者說。

我不是“菜鳥”,我要加入“逆襲隊伍”。據悉,隨著銀外高考成績整體的穩步提升,隨著一個個中考失利學子“逆襲神話”變成現實,不但吸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學子湧入銀外,而且越來越多的銀外初中學子選擇銀外高中部,繼續留在母校研讀。

銀外,有好教風,亦有好學風,教師熱愛學生,學生胸懷夢想。

銀外,教師是學校的代表,更是學生做人的榜樣,是他們成長的引路人。

今天,對於銀外人而言,辦寧夏一流的初中僅僅是一個“小目標”,完善K15民辦基礎教育體系,實現從幼小、初中到高中寧夏一流、西北知名 、全國有名的目標,才是這群懷揣教育事業人士的一生夢想,才是銀外人孜孜追求的“大目標”。(雍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