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賺錢如捉鬼,花錢似流水

这一年:赚钱如捉鬼,花钱似流水

年度賬單來了,自尊心又被支付寶強姦了一次。

我的年度關鍵詞是:愛。

挺貼切的!這一年,我給別人花錢比給自己花的錢多。(我也有視金錢如糞土的時候)

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扎心的賬單,你要相信: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那個世界投票。

1.

昨日之日不可留,又到了設定小目標的時候。

(給我一杯酒,敬年少的過往,敬口出狂言的爛嘴。)

要說有什麼新年理財建議,其實更多人只需滿足一個公式:工資性收入>支出,你就贏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不急不躁地做個佛系投資者:每天無驚無險又到5點,15號按時收工資,好像也挺好。

如果你想表現得積極一點,早日實現財務自由(脫貧),還是要好好規劃一番。

拋開中彩票、拆遷致富等暴富行情,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最佳路徑就是理財。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第一步還是要先明確需求。

自己要拎得清。假如你的目標是為了資產長期增值,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風險資產的配置。如果單純只是為了跑贏通貨膨脹,小富即安,應以中低風險的投資為主。

怎麼知道自己的需求?很多P2P平臺在註冊之後投資之前都會對投資人進行風險偏好測試。準確性可能不那麼高,但有一定的參考性。

支付寶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問卷,問題很少,比較符合實際,可以快速摸底。

这一年:赚钱如捉鬼,花钱似流水

其次,對自己資金的流動性要有個基本的評估。

對未來消費支出要有一個大概的預期,不確定因素多的話,不建議大額購買長期理財產品。

像今年我家萌娃出生,除了基金定投雷打不動之外,其他的我都以短期為主。

在投資渠道上,“基金定投”我覺得可以作為標配,每月固定投一筆錢到相關的基金裡,然後忘記這回事,一切交給時間,等到年末,靈光一現:發現了一筆意外之財,坐等財富升值。

每次定投的金額不必太多,支付寶上10塊、20塊就可以起投,重在培養習慣。

今年我基金定投採取的方式是周定投,每週兩次,在沒有怎麼投入精力的情況下,年收益率能有12.3%,這個成績單我還是挺滿意的。

選什麼樣的基金?可以先從指數基金玩起,或者標註了低風險的基金開始玩,不用做太多功課,可以綁定工資卡,保證每次都能成功且及時扣款就行。

有沒有好的工具可以用?非常多。像螞蟻財富的“慧定投”、好買基金“智定投”、廣發的“贏定投”,以及中歐錢滾滾,足夠了。

總結來看,無非是三步走:目標設定、時間管理與執行力。

2.

這年頭,靠工資性收入實現財務自由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絕對大多數人的現狀是,平時不怎麼有理財習慣,看到別人的錢包鼓起來了,就開始胡亂買各種理財產品想扳回一局,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很容易把人帶歪。

理財觀念時刻有,方便該出手時就出手。換言之就是:儘早理財,謹慎投資。

看到一段非常有感觸的話,與大家共勉:

每一代都有一個除了工作之外發家致富的路徑,90年的股市,00年的房子,10年的比特幣,哪怕你沒趕上最好的,買點茅臺騰訊也是好的。

這些行情都沒趕上,早日找個對象結婚,進行資產組合吧。

婚姻的一大作用是抵禦風險,不要隨便進行自我閹割。

但是,謹慎要小孩,不要盲目生二胎。

生二胎與買房加槓桿不同,脆弱的中產根本經不起這種施壓。

講真,生娃我沒花多少錢,用了生育險之後自己實際上花了七百多塊,聽說深戶自己掏的錢更少。

但養娃就是行走的碎鈔機,我的支付寶消費賬單中,母嬰用品貫穿整個孕期。今年比往年多的消費也是因為娃的到來而增加的,尚在可控範圍。

在深圳,非深戶即使有社保也不萬能,像滿月體檢和產後複查都是自費的。

梳理了自己的財務狀況後,萌娃這一變數讓我感到惶恐。作為賦閒的娃她媽,好好帶娃,就是變相增值。

一腔詩意餵了狗,願有歲月可回頭。

原創不易,承蒙不棄,本公眾號長期專注各種生活理財諮詢分享,副業專注各種情感問題解答。歡迎騷擾~

*小貼士:想系統學習理財,可以先從這些書單入手:《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投資最重要的事》、《傻瓜式投資》、《聰明的投資者》、《低風險投資之路》。

換個方式,從知乎知笨投資

笨投資正式入駐知乎平臺

-----End-----

聰明錢,笨投資。公眾號:touzi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