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邗銘媽媽,你兒子在踢球那個足球俱樂部能否推送給我們,我們也想讓孩子去試試。”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在上海的一些球場,每天都有好些孩子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每週一次的足球興趣課,也有的孩子一週會安排更密集的頻次,基本上都是上完學校的課就來。

照理說,現在的小學生平時放學回家,做作業就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到了週末又有一大堆課外學習班要等著上,怎麼這些家長依然如此支持孩子去上足球興趣課呢? 家長們送他們來這個俱樂部踢球,是有意培養足球運動員麼?

事實上,很多中國家長帶孩子來踢球,最初是抱著強身健體,讓孩子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放鬆一下的目的,漸漸地,家長們發現這些孩子不僅在這裡提高了球技,還學會了很多足球以外的東西。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相處

溝通

在踢球中,孩子學會了與人相處,與人溝通的能力。有時孩子們之間吵架了,教練不會做和事佬,或者做法官硬性要求哪一方認錯,而是讓孩子之間去解決了,這樣等到他們長大了,也會知道怎樣自主地去解決問題;

在踢球中,孩子學會了團隊意識。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教練會時刻激勵孩子和場上的夥伴齊心協力達成目標,而不是質疑或埋怨隊友,這樣他們長大以後,工作中生活中不管遇到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都會掌握相處的方式;

在踢球中,孩子學會了自立自信,願意主動去承擔責任。在教練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會把足球和水壺放得整整齊齊,也會幫教練回收訓練器材,整理訓練背心,而非隨手一扔,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成為孩子長大後的好習慣,成為做事有條理,內心強大而又心細如絲的人

快樂

感恩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在踢球中,這些孩子還學會了向周圍人發自內心的感恩。每次訓練結束,孩子們都會整齊地排成一排,在隊長的帶領下,分別向教練和家長鞠躬感謝,並一一握手;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切都是帶給孩子們快樂、夢想和希望的踢球氛圍中達成的,

在這裡,足球不是一堂專業課,也不是艱苦而枯燥的訓練,在歡樂與笑聲的足球背後,孩子們卻學會更加努力、堅強、自信地面對未來的人生!

沒錯,這就是家長們為什麼願意送孩子們來TFA踢球,與野口教練一起玩足球的原因。在野口教練看來,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其實是相通的,而足球就是一堂關於人生啟蒙的教育課,培養孩子逐漸成長為更出色的大人!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近期足球教育心得

“在任何環境都能玩得開的孩子”也可以說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生存”的孩子。贏了、輸了、歡笑和淚水、不方便的時候、委屈的時候... 經歷過在這樣的環境中的踢球體驗後,孩子們能保持笑容,也一定能堅強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野口大輔

理解他人

語言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孩子們有勝負心這是非常好的事,但如果謾罵對方,出現讓隊友失去積極性的語言就不好了。於是,我中途停止訓練問孩子們:“為了球隊的勝利,有必要說那樣的話嗎?為了球隊的勝利,沒有更好的話語了嗎?說出那樣傷人的話,對方下次還會想跟我們打比賽嗎?”語言有時候會成為兇器,有時候會成為讓人開心、讓人積極性更高的重要的工具。孩子們終將成為大人,進入社會後,可能每天都沐浴在扎人的話語中,我希望孩子們成為能理解他人心情的人,我想重視培養孩子的本質,讓孩子們的心技體得到鍛鍊發展。

———野口大輔

溫柔

強大

昨天的TFA Academy U8(1,2年級)的訓練中,有孩子熱心幫助了新來的小朋友。我覺得這個孩子也被朋友們溫柔對待了吧。比起把球踢好,做人更重要——做一個能熱心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的人,也要做能努力去追趕比自己強大的人的人。和孩子們做了這樣的約定。因為我希望培養的不僅是身體強壯的孩子,更是內心強大且溫柔的孩子!

——野口大輔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經歷

基礎

基礎牢固的話,馬上可以站起來。就如建房子一樣,將孩子們培養成大人也是,基礎很重要。心靈的基礎也好,技術的基礎也好,要讓孩子們在孩提時代好好掌握。還有不講理的事情也是,要讓孩子們擁有這樣的經歷。

——野口大輔

笑容

鼓勵

對於孩子成長的觀察和足球的分析。我認為足球訓練並不是尋找孩子的錯誤,不是去指摘他們“哪些做得不夠好”,而是去關注“哪些做得很好”,並傾注感情給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希望讓孩子積攢一點點的小的成長,使他們擁有最好的笑容。就從今天的訓練開始吧!

——野口大輔

放學後功課那麼多,這些家長怎麼還送孩子去踢球?

傾聽

合作

所有的一切都是從覺得足球有趣,喜歡上足球開始的比起踢足球,更重要的是和夥伴們一起合作;向夥伴們傳達自己的意見。傾聽別人的意見;無懼失敗,持續挑戰;並時刻懷有感恩之心。這些是除了足球之外的漫長人生中,孩子也能受益無窮的能力。

——野口大輔

環境

做人

在最近的訓練指導中,和孩子們接觸了許多,我深深感覺到,作為教練,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十分之必要。我要給大家介紹下面的這篇文章,這是我在成為教練之時所學到的,並且至今銘記於心的警言。(節選自《兒童教育的魔法語言》)。 孩子們是按照下列方式來學做人的——

在批評聲中長大的孩子,就會經常貶低別人;

在充滿憤怒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就容易和別人起爭執;

在嚴苛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就容易變得謹小慎微;

被人認為很可憐而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可憐;

從小被冷落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很害羞;

父母(教練)如果一直嫉妒其他人,孩子也會跟著羨慕其他人;

在被羞辱和被貶低中長大的孩子,不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自信;

而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則會變得十分自信。

在寬容的家庭(俱樂部)長大的孩子,能夠學會容忍。

在表揚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學會感謝;

被用心培訓的孩子,能學會如何愛別人;

在不斷的認可中長大的孩子,會更喜歡自己;

認可孩子們能夠做到的事情,可以使得孩子們學著有目的地去做事;

在一個共享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能學會同情;

在一個正直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能懂的誠實的重要性;

在一個光明正大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能懂得何為正義;

在一個溫柔和懂得同情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能學會如何尊重他人;

在一個安心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能夠信任自己,也能信任他人;

在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俱樂部)中長大的孩子,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我們作為足球教練的職責,並非“教給孩子知識”,而在於“教孩子做人”。雖然上述內容與日常的足球訓練並無太大關聯,但我個人認為十分之重要!

——野口大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