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很多莊主在流轉到土地後,第一個想法就是:找個規劃公司給做規劃。更有不少莊主把整個莊園的未來,都寄希望於規劃公司的方案。

但是,一位曾經的莊園規劃“大師”,操刀過幾十個上億元投資項目的資深規劃專家,卻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呼籲: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以下是這位“前規劃專家”的自述:

我大學學的是城市規劃專業,畢之後就進入了中國非常知名的一家規劃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後來隨著國家政策導引,以及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逐漸火熱,公司成立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部,憑藉以前的表現,我成為這個項目部的負責人。

之後,我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鄉村旅遊和休閒莊園的規劃工作中。到我辭職之前,先後負責有四五十個鄉村旅遊和休閒莊園項目的規劃。

最開始做鄉村旅遊和休閒莊園項目時,我個人,包括我們團隊都非常自信,因為之前做過很多大項目。

比如全國目前249個5A級景區中,由我們向國家旅遊局申報成功的5A級景區數量,就有五十多個。其中貴州的一個鄉村旅遊修規,項目投資額幾十億,光規劃費就有兩千萬。

所以我們一度認為幾百畝的莊園規劃,只要按照做景區的思路來操作,壓根不在話下。景觀不好的,可以造花海。沒有水面,就挖湖,引水造景。

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也的確如想象得那樣,我們做出來的莊園方案,從前期分析、項目定位到項目策劃,以及後期的開發運營、營銷宣傳等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內容非常詳實。甚至包括所有的圖件,平面佈局圖、建築設計方案、景觀設計方案、整體鳥瞰圖等等。裝訂成冊的規劃方案,每一本都是厚厚的幾百頁。

至於拿著方案去評審,我們更是沒有絲毫擔心。專家比著旅遊規劃通則一對:現狀資源分析到位,政策分析全面,定位更是好,什麼中國第一,亞洲最大……。全程讚不絕口,最後高票通過。

拿去政府立項,政府領導一看投資,幾個億的投資額,能帶動多少多少萬的農民就業,創造多少多少億的農民收益——政府也高興。

但是到後面,問題就來了:莊主拿著方案去翻來翻去就是不願去落地。當然他們也說不出來哪兒不好,就是覺得不對勁。

後來有莊主私下告訴我,你們做的方案看起來內容很多,但按照你們的方案去做,投入這麼大進去,能不能賺錢,我心裡沒底,不敢投啊。

當時,這樣解釋我不太理解:什麼叫心裡沒底?什麼叫不能落地?有規劃方案了,甚至連建築、景觀施工方案都有了,“公司+基地+農戶”這樣的運營模式我也設計了,怎麼可能還落不了地呢?

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就這樣幹了幾年,最後發現,我們做過那麼多項目,真正按照我們的方案去實施的非常少。

剛開始以為是我們水平不行。最後一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同行都是如此。大多數方案都是立項之後,就束之高閣了,沒有幾個莊園規劃方案最後真正落地。即便有幾個項目落地的,也幾乎都是被甲方改得面目全非。實際落地跟規劃圖完全是兩個方案。

後來我就一直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把之前做景區的思路,用來做莊園就不行了呢?

但遺憾的是,我身邊的同事、領導卻沒有把這個當回事。不落地就不落地,反正規劃做完了,提交成果後規劃費收了就行了唄。而且做莊園大部分要報項目,報項目就要做規劃,憑藉我們公司名氣壓根不愁沒有項目做,一個不行就做下一個,怕啥!

但在我心裡,這個問題一直像塊石頭一樣沉甸甸地壓著。幾乎有一年多的時間,我就這樣一邊糾結著,一邊還不得不埋頭做項目。

直到後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

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我大伯跟我老爸在老家承包的礦山,主要就是挖煤、採石場、販石頭,前幾年效益都很好,近些年因為環保問題,這些場子陸陸續續都關停了。他們就合計著在山頭周邊流轉了幾百畝地,打算做一個莊園。

因為山上本來就有很多果林,山下搞點大棚菜摘、遊樂園啥的,可以對外營業,也可以作為自己休閒養老的地方。因為都知道我在做莊園規劃,所以拿到地後,他們第一時間找到了我讓我給做個規劃。

我當然很支持他們的想法,也想著有一個能充分施展自己規劃所學的地方。畢竟是自己家的事情嘛,我也相當用心。前後想了好幾個方案:做什麼樣的主打產品,佈置什麼樣景觀等等,但是前前後後想了很久,但是就是一直不敢把東西拿給他們。

因為有一個問題我始終沒搞明白:這些項目能不能落地,能不能吸引人來,能不能賺錢?投資上千萬,啥時候能收回成本呢?所以我開始有點理解之前那位莊主給我說的話了。花自己的錢的時候,才知道心疼啊。

想著想著,我突然不敢幹了。但是又不能不管,怎麼辦呢?我開始找圈內朋友幫忙,但是也幾乎沒有人能告訴我解決方案。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個朋友說,你去看看參見莊主的文章吧,或者有機會找木堯老師聊聊。

後來我輾轉聯繫到木堯老師,跟木堯老師約時間,聊了一個多小時。聊完那真是感慨萬千啊,以前還以為自己是莊園專家,現在才發現自己壓根都沒入行。我發現莊園拿到地,不應該先去想做啥項目,而是先把商業模式梳理清楚。不是想挖掘個啥特色,而是去思考一個產業的問題。

這次聊天之後,我才徹底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不過遺憾的是,我知道問題在哪,但我更清楚在那樣的氛圍裡,我不可能去解決這些問題,某些慣性不是某個人能夠改變。所以思考了一個多月,我乾脆辭職,加入了參見莊主的團隊。

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真正來到木堯老師的團隊,我才發現,雖然我幹了這麼多年莊園規劃,也自詡懂點莊園策劃,可見了參見莊主做的莊園策劃,才知道什麼才是策劃。它不僅跟我們以前的思路完全不同,做的內容出發點也完全不同。

參見莊主做的頂層設計、產業規劃、時間規劃、總體商業策劃,完全是站在實際運營的角度,先解決了如何能落地運營,能形成商業模式和產業閉環的問題後,才去考慮如何填充內容。這跟規劃公司是完全不同的兩套思維模式。

而且在國內的休閒莊園領域,現在還沒有專業的策劃公司,更沒人提要先做頂層設計、產業規劃、時間規劃、總體商業策劃、品牌策略。

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實際中我們接到的案例中,有相當大比例,是已經做過規劃的,甚至做過不止一次規劃,找很牛的公司做規劃,花了不止百萬。然後莊主還是不滿意,覺得沒法落地,然後明白過來,想做頂層設計,然後找到我們。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高興的是,幸虧他們沒開工,真要是開工了,不僅浪費錢,拆的成本比建的要高得多。難過的是,他不僅浪費了上百萬,還白白耽誤了兩三年時間。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邊是很多莊主交了上百萬學費,知道拿到地後不能先做規劃。但是更多莊主,還在前仆後繼地交著學費,拿到地還是慣性地做規劃。前段時間跟老東家同事聊天,他們照樣忙得熱火朝天,不僅給新莊主做規劃,還提出免費做策劃。還提出要“多規合一”。

不過稍微欣慰的是,很多莊主慢慢地有了感悟。有的莊主找我們時說,我知道現在做規劃沒用,但是應付政府先做一個,這些方案肯定也沒發落地,實際做的時候,再認真做一套。

一位莊園規劃大師的自白:拿到地,先別做規劃!

當然,我們分析策劃和規劃的區別,不是說規劃不重要。相反,因為無論是給政府報項目,還是具體建設,規劃都非常重要,並且必不可少。

但規劃和景觀、建築一樣,他們都是階段性、局部的,專項的,單一的工作。而並非去整體把控“頂層設計和商業策劃”。

就像我們去醫院看病一樣,需要先找醫生診斷,找到病因開好藥之後,才能由護士決定在哪個胳膊打針,在哪個位置扎針,如何控制輸水速度等等。

所以說,我們做一個莊園,拿到地的第一步,不應該是去做規劃,去想打造什麼項目。而是應該要去做頂層設計、產業規劃和整體商業策劃。先解決好:我的產業支撐是什麼,商業模式是什麼,主題定位是否和我的資源是否相匹配,項目投入回報週期是否能承受。

只有系統地理順了這些問題,我們選擇的內容才有價值。否則,你做什麼都可能是對的,也都可能是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