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殼日報:超級節點吃飯砸鍋?世界盃火熱也難治通證項目拖延症

脫殼日報:超級節點吃飯砸鍋?世界盃火熱也難治通證項目拖延症

1.增發的USDT中,約30%正在與ETH交易

據cryptovest消息,Tether大規模增印2.5億枚代幣,使得USDT的供應量超過了28.5億美元,在市場上的份額佔比攀升至22%以上。在所有的USDT交易對中,大約30%的代幣正在與ETH交易。ETH/USDT在以太坊的所有交易對中佔比25%。

脫殼點評:別忘了公佈一下28.5億美元賬戶,說好的1:1哦!

2.由中本聰委託給開發者的神秘私鑰或將正式公開

由中本聰委託給幾個比特幣開發者的一個私鑰或將正式公開。該私鑰用於激活比特幣協議的所謂的“警報系統”,用來向運行軟件的人發出警告,以保護資金安全。2016年Core將這個系統從新代碼中取消,如今Core貢獻者Bryan Bishop計劃將這個代碼公佈。他正在考慮在7月初發布這個私鑰,不過還沒有最終確定.

脫殼點評:就算私鑰公開,悶聲發大財的“中本聰”也不會再現身了?

3.世界盃火熱進行中,但預測類通證項目進展令人失望

世界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預測競猜類項目本應成為市場熱點,但實際表現卻讓人失望。TokenInsight對預測類通證市值靠前的十個項目進行評級,結果如下:REP、CND為BB級;GNO、WINGS為B級;BOT、DPY、SAN為CCC級;SOC、STX、WICC為CC級。超過半數的項目存在代碼更新緩慢、社區熱度偏低的問題。去中心化預測類項目當前無論是網頁端還是DAPP,都難以帶給用戶流暢的體驗。在動態賠率方面目前還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各項目的進度遠未達到投資者預期。

脫殼點評:世界盃各種爆冷,通證想要暖暖,你覺得那可能嗎?

4.網友爆料:至少數十個EOS區塊生產者仍在使用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的雲服務

6月24日,有Reddit論壇網友爆料,有46個EOS BP仍在使用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雲服務。這些BP使用著5000美元一個月的“傳統”科技企業的雲服務器,賺著“創新”區塊鏈項目1萬美元一天的收入。據悉,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網絡服務都已經或正在遷往雲端,因為傳統機房的穩定性無法和雲端相提並論,而且成本昂貴。以目前的流量,雲端服務器的成本的確不高,但是如果未來流量變高,成本也會隨之激增。只是,若能成為BP,就意味著高額收益,這筆生意還是划算的。

脫殼點評:這是典型的“吃著硅谷的飯,還想翻了互聯網巨頭的天”。不過,這個吃飯砸鍋的生意貌似收益還不錯哦!

5.麥肯錫:區塊鏈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三到五年”

日前,麥肯錫在一份新的報告中聲稱,儘管人們頗有興趣對區塊鏈進行投資,但這項技術距離廣泛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麥肯錫預計,10年之內,人們將能通過區塊鏈處理全球10%的交易。短期來看,區塊鏈的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成本削減方面,但這一戰略價值僅會在商業化應用可以大規模部署的情況下實現。為此,區塊鏈還需要一個正常運轉的生態系統,以達到區塊鏈應用所要求的臨界量。為此,麥肯錫稱,區塊鏈行業中的各大競爭對手需要合作,要制定出一套共同的標準和明確的規章制度,以便就如何領導和管理整個全球系統、數據和投資等問題達成一致。

脫殼點評:​區塊鏈是未來不假,但眼下道路曲折也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