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殼早報:一首暖暖不易,幣市企穩,大A股翻身在下季?

連日來跌跌不休的幣市,終於像今天的天氣一樣暖暖的。主流幣種基本小幅上漲,根據脫殼經濟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回升至6200美元附近,現暫報6225美元,24h上漲1.10%。​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重回2500億美元美元,現暫報2578.09億美元,比特幣佔全球數字貨幣的比重近來有所提升,現為41.36%。原因嗎,很簡單。數字黃金大藍籌,盤子大,扛跌啊!

脫殼早報:一首暖暖不易,幣市企穩,大A股翻身在下季?

據TokenInsight 數據顯示,反映區塊鏈行業整體表現的TI指數北京時間26日9時報730.66點,較昨日同期上漲3.54點,漲幅0.49%。通用平臺指數TIG報748.35點,較昨日同期上漲3.26點,漲幅0.44%。

另據監測顯示,BTC社群活躍度增速保持在0.1%,轉賬數較昨日上升11%至17.8萬(昨日15.9萬)。BTC單位算力利潤率創兩年新低後在昨日反彈4.2%。

BCtrend分析師認為BTC反彈勢能較弱,基本面依然較差。市場人氣聚集非一蹴而就,延續熊市防禦思維。

另據火幣區塊鏈大數據顯示,上週關鍵詞雲圖(中國),在數字貨幣領域,比特幣、EOS、以太坊為熱度最高的三種貨幣。比特幣的討論話題集中在幣價和交易時間點上,EOS相關話題以安全漏洞以及節點投票為主,以太坊的本週熱點除了平臺地位,智能合約的重要性,還包括未來技術路線以及SEC對以太坊的最新定義,即“以太坊不屬於證券”。

熱點事件方面,排名前三的為“投票”、“反彈”和“風險”。其中“投票”主要涉及EOS超級節點的投票,以及幣安投票上幣等;“反彈”主要反映經歷上週幣價的暴跌後,本週幣價有所反彈;“風險”相關話題主要集中在:

1)由於比特幣價格下跌和算力增長導致的挖礦風險,

2)EOS主網上線後技術漏洞風險,

3)場外交易風險(銀行卡凍結等)。

交易所及幣圈KOL領域,火幣、OKEX、幣安仍舊佔據社區前三的注意力。另外Fcoin作為新興的交易所,連續兩週關注度大幅提升,話題除了集中在上週討論的其代幣FT的模式分析、價格走勢分析等之外,也提到了Fcoin模式的可持續性,以及類似Fcoin模式的其他交易所。

至於A股嗎,貌似沒有啥好說的了,今日早盤A股跌幅迅速擴大,目前滬指一度跌近2%,最低觸及2803.79點。

上證50指數跌逾2%,滬深300指數一度跌破3500點關口,跌幅近2%。創業板逆勢翻紅,目前漲0.70%。

不過,如果幣市能夠暖暖單曲循環,那A股的逆轉也就不遠了。從恐懼與貪婪指數看,該指數並沒有因為昨天大盤的下跌而進一步向恐懼狀態偏移——現在市場是悲觀,而非恐懼。

未來隨著市場成交量在震盪下行,換手率在不斷創新低,當一切低到不能再低,股市也就沒多少下跌空間了。

根據歷史經驗顯示,A股比H股更悲觀後通常出現反彈。過去7年中,有3次A股投資者比H股投資者更悲觀,分別是2011年10月-12年1月、2012年9月-13年1月、2014年上半年。這三個階段中,A股容易受到政策和內部流動性的影響更大,調整幅度較大。

反彈時機:雖然不能指望中國股市立即反彈,但根據外媒的一份調查——中國股市在三季度可能反彈。預計中國三季度貨幣及財政政策有望放鬆,利於市場情緒小幅回升。

真所謂“無窮六絕七翻身”,看來A股如此,幣市也是如此了?現在還不承認幣圈主要投資者是中國讓人啊?A股的病學的一點不差。

​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過去24h發生的一些大事:

1.馬雲推出區塊鏈匯款服務,稱比特幣或有泡沫

中國億萬富豪馬雲批評了一直在對比特幣進行投機的人,表示將避免這種資產類別,並表示支持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應被用於解決社會問題。馬雲是在螞蟻金服週一舉行的一個活動上發表上述評論的。就在同一天,螞蟻金服在香港的一家合資企業推出了一項跨境匯款服務,該服務使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人們以遠低於銀行和其他匯款公司的的手續費向菲律賓匯款。馬雲表示,區塊鏈不可能也不應該用來一夜暴富,並稱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泡沫,但比特幣有可能是泡沫。馬雲稱,該金融公司並不持有任何比特幣,且將遠離這類資產。馬雲表示,銀行收取高額匯款費用的做法過於貪婪,螞蟻金服的目標是為大眾帶來低成本的金融交易。

2.央行姚前: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和實物現金的一體化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在其新書《數字貨幣初探》的序言中談到:

1. 數字貨幣一定與貨幣的數字化進程緊密相關,在這個進程需要觀察和研究,如何結合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也就是現在工作的重點;

2. 必須把目前虛擬貨幣缺乏價值支撐這一根本性的缺陷給矯正過來。虛擬貨幣的未來得有一個“去虛擬”的過程,一個可能的變化是在前述所言的“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的基礎上,再加上強有力的“央行信用”,也就是“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央行信用”;

3.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數字貨幣研發進程的大幕都才剛剛拉開,兩者也未必就是絕對的涇渭分明。就全局最優的角度而言,我們相信,央行數字貨幣理應更能滿足大眾對貨幣的需求;

4.所謂的數字貨幣應該是電子貨幣和實物現金的一體化。這個一體化如果動態地去理解可能會更好;

5.數字貨幣可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把實物貨幣轉為數字貨幣的夢想已在民間率先發力和試驗,中央銀行必須奮起直追。

3.最高檢:嚴查互聯網金融等重點領域金融犯罪案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要加大金融案件辦案力度,嚴肅查辦互聯網金融、證券期貨、銀行保險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金融犯罪案件,加強對新型疑難案件、跨區域涉眾型案件的研究和指導,及時制定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

4.數據顯示比特大陸算力逼近51%,但評論認為黑客攻擊更值得擔憂

數據顯示,上週比特大陸旗下的兩個礦池,BTC.com和蟻池(AntPool)在過去7天時間裡挖出的區塊數量達到了41.9%。Bitcoinist認為,比特幣和BCH採用了同一種算法,一旦比特大陸不再挖BCH,而是把這部分算力切換到比特幣網絡,其掌握的算力就可能達到約45%。而這個數字和51%十分接近。但Bitcoinist認為不必太過擔心比特大陸實施51%攻擊,因為不存在實施攻擊的激勵。更值得擔心的是外部黑客攻擊等問題。

5.韓國交易所Bitkoex在聊天群中洩漏價值7億韓元的用戶信息

據韓國民族日報消息,6月22日韓國虛擬貨幣交易所Bitkoex在用戶的聊天群中洩漏一部分用戶的錢包地址和密鑰信息文件;信息文件中有19名用戶的電子郵箱地址、虛擬貨幣餘額、錢包地址、密鑰等內容。其信息量值7億5千萬韓元(約人民幣440萬元)。

6.央媒:警惕傳銷區塊鏈等高科技變種坑害投資者

近年來,隨著比特幣大幅漲跌和區塊鏈概念日趨火爆,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傳銷詐騙也頻頻出現。可以說,區塊鏈是目前全球關注的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科技創新領域。不過,在應用初期,不少傳銷行為打著區塊鏈旗號招搖撞騙,侵害了投資者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一些不法分子也藉機炒作,或“空手套白狼”,炒高幣值“割韭菜”,或以“虛擬幣”之名行“傳銷幣”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